思考及感悟|兴趣广泛带来烦恼的思考与和解
阿昕今天也很棒
作为大学生,未入社会,对很多事物的看法过于单纯。以下仅为个人浅薄观点。爱护房子,如有任何问题随时更改。 我是一个兴趣爱好极其丰富的人。(分类全凭个人想法,不一定合理)运动:篮球,羽毛球,骑行,滑板,长跑。艺术:动画,手绘,vlog,香薰,软陶,纸模,Diy小屋,滴胶,羊毛毡,钩针。人文:读书,摘录,写文,描字帖。 在大学前,我在小县城里,闷着头开发着我的新大陆。 然而,如今,我却为它们焦头烂额。首先,大学里看到了很多将爱好发挥到极致的大佬,他们带着桂冠,在学校这个小群体里以一技之长闪耀。其次,评价体系告诉我们,你要把你的爱好变成谋生工具或是专精,把爱好爱出名堂。过多的爱好会分散你的注意力。于是,我慢慢的去斟酌,筛选,放弃,努力的去专精,我以为这样我就会轻松,可是我更痛苦了,我不快乐。 究其原因,似乎是结果式的导向让过程式的体验削弱了。当焦点汇聚于结果时,因不可控因素的过多,结果的不可确定性极大,这样其中不满意的风险会大幅提高,人又有规避风险的趋向性,因而产生的沮丧情绪不言而喻。人们都告诉我:你要坚持你的爱好。似乎是在告诉我:你要成为这个领域的大师。当这样的思维被个人价值体系承认并执行时,快乐却是指数倍的递减。在每次做有关爱好的事情时,大脑里的反馈不再是:哇,好有意思,好棒。而是:接下来我要做什么。于是成为大师的整个发展道路铺在眼前,宏大而壮阔。于是,畏难情绪慢慢爬上心头,停下来,你已经不快乐了。而兴趣最初不过是因为你做,并且你做完很开心,仅此而已。谁会去拿着自己宝贵的时间主动去做不愉悦的事呢(人的异化不在该命题讨论范围内) 突然意识到,真正的热爱不需要勉强的坚持,也不需要成为大师。我爱做这件事并不是因为我要成为大师,而是因为我喜欢做,我觉得很快乐,仅此而已。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给所有东西安上意义,只是“我想”就已经足够了。诚然,我们需要谋生,但对我个人而言将兴趣爱好作为谋生手段,无异于剥夺自己的快乐源泉,当兴趣爱好成为事业,也可能是一种负担。它不再是想做就做的事,而是必须要做的事。这完全是两个性质。个人认为,事业选择更多源于内心的使命感。
当认识到这一点时,我不在关注我做这件事能取得什么样的结果,比如关注或是收益等等。我更在意的是在这些“玩”的过程中,我的内心感受和愉悦程度。我不需要成为大师,一个时常在“玩”的开心的普通人也很不错。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出谋划策|没成为小时候讨厌的人,却成了小时候想成为的人眼... (白🌲)
- 点亮心情|打卡每天满意5件小事(可以一起加入) (三号银河碎片)
- 思考及感悟|学会给关系降级,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少内耗、不内耗 (Joker)
- 思考及感悟|我好像蛤蟆模仿人类 (风滚草)
- 思考及感悟|关于如何发现自己的优势 (Sæglóp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