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典”,《史记》里的传说人物...

来去如风

来自:来去如风(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2021-06-06 11:10:52 已编辑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静坐常思人非

    静坐常思人非 (不放弃不撤退每次爱的机会。) 2021-06-06 11:29:53

    以前孙武和孙膑都不知道是不是两个人,更别说黄帝那时候的事了。

  • 一蓑烟雨

    一蓑烟雨 2021-06-06 11:30:02

    关于秦人的祖先,和商无异,都是说一个女性吞一个玄鸟之卵,便生下一个儿子,故事就此开始。可是让我想不通的是,秦的这个女子,明明是颛顼的后裔,生下儿子大业后,又娶少典之子,而这个少典不正是颛顼的曾祖父、黄帝的父亲吗?因此,我想这里的少典应该不是指某个人,而是一个部族。 ——这是我之前读史记做的笔记。原文在《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

  • 来去如风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21-06-06 11:33:01

    以前孙武和孙膑都不知道是不是两个人,更别说黄帝那时候的事了。 以前孙武和孙膑都不知道是不是两个人,更别说黄帝那时候的事了。 静坐常思人非

    我有点晕,少典是传说中人物,所以个人以为“少典之子”不翻译更好,这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哈哈哈

  • 来去如风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21-06-06 11:34:37

    关于秦人的祖先,和商无异,都是说一个女性吞一个玄鸟之卵,便生下一个儿子,故事就此开始。可是 关于秦人的祖先,和商无异,都是说一个女性吞一个玄鸟之卵,便生下一个儿子,故事就此开始。可是让我想不通的是,秦的这个女子,明明是颛顼的后裔,生下儿子大业后,又娶少典之子,而这个少典不正是颛顼的曾祖父、黄帝的父亲吗?因此,我想这里的少典应该不是指某个人,而是一个部族。 ——这是我之前读史记做的笔记。原文在《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 ... 一蓑烟雨

    哈哈哈,晕。少典究竟是传说中的某人还是一个部落?

  • 独自在山坡

    独自在山坡 2021-06-06 11:37:24

    我觉得少典是一个氏族

  • 一蓑烟雨

    一蓑烟雨 2021-06-06 11:39:07

    以前孙武和孙膑都不知道是不是两个人,更别说黄帝那时候的事了。 以前孙武和孙膑都不知道是不是两个人,更别说黄帝那时候的事了。 静坐常思人非

    应该是两个人,之前的学术界众说纷纭,搞不清楚。可随着近些年来,考古发现,竟然出土了孙膑兵法,便有力的证明了孙武、孙膑并非是同一个人

  • 一蓑烟雨

    一蓑烟雨 2021-06-06 11:41:18

    哈哈哈,晕。少典究竟是传说中的某人还是一个部落? 哈哈哈,晕。少典究竟是传说中的某人还是一个部落? 来去如风

    少典之子,我觉得应该“是少典部落里某个人的儿子”来解释

  • 来去如风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21-06-06 11:42:49

    我觉得少典是一个氏族 我觉得少典是一个氏族 独自在山坡

    但传说少典是伏羲与女娲之子,哈哈哈

  • 一蓑烟雨

    一蓑烟雨 2021-06-06 11:44:14

    哈哈哈,晕。少典究竟是传说中的某人还是一个部落? 哈哈哈,晕。少典究竟是传说中的某人还是一个部落? 来去如风

    所以我觉得岳麓这个译文还是比较好的,是比较符合原文的

  • 来去如风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21-06-06 11:44:33

    少典之子,我觉得应该“是少典部落里某个人的儿子”来解释 少典之子,我觉得应该“是少典部落里某个人的儿子”来解释 一蓑烟雨

    我认为这里不翻好过翻,大家去想吧

  • 来去如风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21-06-06 11:46:28

    所以我觉得岳麓这个译文还是比较好的,是比较符合原文的 所以我觉得岳麓这个译文还是比较好的,是比较符合原文的 一蓑烟雨

    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看看“少典”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部落(或氏族)?

  • 一蓑烟雨

    一蓑烟雨 2021-06-06 11:47:47

    但传说少典是伏羲与女娲之子,哈哈哈 但传说少典是伏羲与女娲之子,哈哈哈 来去如风

    就像神农与炎帝一样,可能起初的确是一个人的名字,可在这之后,就成为一个氏族部落了

  • 独自在山坡

    独自在山坡 2021-06-06 11:49:39

    我贴一个版本的注释,关于史记第一段的

  • 独自在山坡

    独自在山坡 2021-06-06 11:50:45

    我贴一个版本的注释,关于史记第一段的 我贴一个版本的注释,关于史记第一段的 独自在山坡

    一共四张图

  • 独自在山坡

    独自在山坡 2021-06-06 11:51:00

    1

  • 独自在山坡

    独自在山坡 2021-06-06 11:51:15

    2

  • 独自在山坡

    独自在山坡 2021-06-06 11:51:36

    3

  • 独自在山坡

    独自在山坡 2021-06-06 11:51:55

    4

  • 静坐常思人非

    静坐常思人非 (不放弃不撤退每次爱的机会。) 2021-06-06 11:58:12

    应该是两个人,之前的学术界众说纷纭,搞不清楚。可随着近些年来,考古发现,竟然出土了孙膑兵法 应该是两个人,之前的学术界众说纷纭,搞不清楚。可随着近些年来,考古发现,竟然出土了孙膑兵法,便有力的证明了孙武、孙膑并非是同一个人 ... 一蓑烟雨

    对的,我想说的是孙武孙膑那时候已经有文字可以记载了,但因为文献半路失传,还会让专家对他们身份起疑,更何况黄帝时期。如果黄帝生活在夏初,那距离商朝也有五百年了,距离甲骨文出现更远,即使有考古发现最早的文字记载黄帝的事,也不会准确。

  • 来去如风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21-06-06 12:07:39

    这张图的解释是依据国语,少典娶女生黄帝,少典也就是黄帝的父亲,如果是这样的话,原文翻译就简单了

  • 静坐常思人非

    静坐常思人非 (不放弃不撤退每次爱的机会。) 2021-06-06 12:09:22

    关于秦人的祖先,和商无异,都是说一个女性吞一个玄鸟之卵,便生下一个儿子,故事就此开始。可是 关于秦人的祖先,和商无异,都是说一个女性吞一个玄鸟之卵,便生下一个儿子,故事就此开始。可是让我想不通的是,秦的这个女子,明明是颛顼的后裔,生下儿子大业后,又娶少典之子,而这个少典不正是颛顼的曾祖父、黄帝的父亲吗?因此,我想这里的少典应该不是指某个人,而是一个部族。 ——这是我之前读史记做的笔记。原文在《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 ... 一蓑烟雨

    我印象中五帝本纪里面也差辈,搞得稀里糊涂的。

  • 来去如风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21-06-06 12:10:56

    就像神农与炎帝一样,可能起初的确是一个人的名字,可在这之后,就成为一个氏族部落了 就像神农与炎帝一样,可能起初的确是一个人的名字,可在这之后,就成为一个氏族部落了 一蓑烟雨

    我们继续找考据,哈哈

  • 一蓑烟雨

    一蓑烟雨 2021-06-06 12:11:44

    对的,我想说的是孙武孙膑那时候已经有文字可以记载了,但因为文献半路失传,还会让专家对他们身 对的,我想说的是孙武孙膑那时候已经有文字可以记载了,但因为文献半路失传,还会让专家对他们身份起疑,更何况黄帝时期。如果黄帝生活在夏初,那距离商朝也有五百年了,距离甲骨文出现更远,即使有考古发现最早的文字记载黄帝的事,也不会准确。 ... 静坐常思人非

    不要说太史公对这些东西记载有出入,搞不清楚了,连生活在春秋末年的孔夫子也同样是搞不清楚了。《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足,则吾能徵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後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更何况我们今人呢?

  • 静坐常思人非

    静坐常思人非 (不放弃不撤退每次爱的机会。) 2021-06-06 12:13:47

    不要说太史公对这些东西记载有出入,搞不清楚了,连生活在春秋末年的孔夫子也同样是搞不清楚了。 不要说太史公对这些东西记载有出入,搞不清楚了,连生活在春秋末年的孔夫子也同样是搞不清楚了。《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足,则吾能徵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後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更何况我们今人呢? ... 一蓑烟雨

    是啊,搞不清世界起源、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起源,真是人生三大憾事!

  • 安安静静

    安安静静 管理员 2021-06-06 12:15:36

    不求甚解,我就当故事看看😄

  • 独自在山坡

    独自在山坡 2021-06-06 12:16:27

    这张图的解释是依据国语,少典娶女生黄帝,少典也就是黄帝的父亲,如果是这样的话,原文翻译就简 这张图的解释是依据国语,少典娶女生黄帝,少典也就是黄帝的父亲,如果是这样的话,原文翻译就简单了 ... 来去如风

    我的理解,如果少典是一个人,那华夏族的始祖应该起码提前到少典,不应奉黄帝为始祖。

  • 来去如风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21-06-06 12:17:31

    不求甚解,我就当故事看看😄 不求甚解,我就当故事看看😄 安安静静

    第一句话就卡壳了,哈哈哈

  • 飘萍万里

    飘萍万里 2021-06-06 12:17:34

    我一直觉得,史记的现代注本,有套史记笺证就足够了

  • 来去如风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21-06-06 12:18:42

    我的理解,如果少典是一个人,那华夏族的始祖应该起码提前到少典,不应奉黄帝为始祖。 我的理解,如果少典是一个人,那华夏族的始祖应该起码提前到少典,不应奉黄帝为始祖。 独自在山坡

    那国语上的注释就有问题了

  • 来去如风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21-06-06 12:22:12

    我一直觉得,史记的现代注本,有套史记笺证就足够了 我一直觉得,史记的现代注本,有套史记笺证就足够了 飘萍万里

    我也有同感,太多的解释,当自己知识不够的情况下,一定会“晕菜”的,更何况来自传说中的故事

  • 一蓑烟雨

    一蓑烟雨 2021-06-06 12:22:30

    我印象中五帝本纪里面也差辈,搞得稀里糊涂的。 我印象中五帝本纪里面也差辈,搞得稀里糊涂的。 静坐常思人非

    太史公在《五帝本纪》末,太史公曰中,就已经明确说过此篇他已搞不清楚,只是听取当时人的传说而整合成的,所以怎么不乱,怎么不会有出入?所谓“: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所以我们今人只是看看就行了,不必太过拘泥

  • 飘萍万里

    飘萍万里 2021-06-06 12:22:41

    刚查了下,笺证也倾向于认为少典是族名

  • 来去如风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21-06-06 12:26:13

    刚查了下,笺证也倾向于认为少典是族名 刚查了下,笺证也倾向于认为少典是族名 飘萍万里

    两种解释,是国语解释有误?

  • 一蓑烟雨

    一蓑烟雨 2021-06-06 12:26:14

    是啊,搞不清世界起源、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起源,真是人生三大憾事! 是啊,搞不清世界起源、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起源,真是人生三大憾事! 静坐常思人非

    这是不可能的。现在一旦过去,便成为了当时,便成为了历史。第一历史是永远不可能完全复原的,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把第二历史尽可能的去接近第一历史。更何况所谓世界起源、人类起源呢?

  • 飘萍万里

    飘萍万里 2021-06-06 12:29:49

    我也有同感,太多的解释,当自己知识不够的情况下,一定会“晕菜”的,更何况来自传说中的故事 我也有同感,太多的解释,当自己知识不够的情况下,一定会“晕菜”的,更何况来自传说中的故事 来去如风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注其实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要注好,需要极深的功底,而又极耗时间。所以在挑选古籍注本时,我的首选是老先生们的注本,现代人的注本,则主要看他的专业。如果专家一辈子只研究某一方面的古籍,则可靠性会大大增加。

    另外,有本史记选,极佳。是王伯祥老先生注的。这本书几乎是我的古籍启蒙读物,极力推荐

  • 飘萍万里

    飘萍万里 2021-06-06 12:32:23

    两种解释,是国语解释有误? 两种解释,是国语解释有误? 来去如风

    看来很可能是国语的注有误

  • 来去如风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21-06-06 12:33:29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注其实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要注好,需要极深的功底,而又极耗时间。所以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注其实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要注好,需要极深的功底,而又极耗时间。所以在挑选古籍注本时,我的首选是老先生们的注本,现代人的注本,则主要看他的专业。如果专家一辈子只研究某一方面的古籍,则可靠性会大大增加。 另外,有本史记选,极佳。是王伯祥老先生注的。这本书几乎是我的古籍启蒙读物,极力推荐 ... 飘萍万里

    谢谢我去关注一下😄

  • 来去如风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21-06-06 12:38:04

    看来很可能是国语的注有误 看来很可能是国语的注有误 飘萍万里

    同著者的注释内罗列不同的注释,应该有其深意的,读者自去分辨吧。

  • 飘萍万里

    飘萍万里 2021-06-06 12:40:07

    谢谢我去关注一下😄 谢谢我去关注一下😄 来去如风

    我读的是老版,繁体竖排。由于喜欢,一直希望能出套精装的,可藏或读。可惜人文社一直不出。

  • 来去如风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21-06-06 12:56:09

    我读的是老版,繁体竖排。由于喜欢,一直希望能出套精装的,可藏或读。可惜人文社一直不出。 我读的是老版,繁体竖排。由于喜欢,一直希望能出套精装的,可藏或读。可惜人文社一直不出。 飘萍万里
  • 心閒無夢

    心閒無夢 2021-06-06 13:11:03

    就像神农与炎帝一样,可能起初的确是一个人的名字,可在这之后,就成为一个氏族部落了 就像神农与炎帝一样,可能起初的确是一个人的名字,可在这之后,就成为一个氏族部落了 一蓑烟雨

    就像西方用“北京”代指“中国”,“台北”代指“台湾”一样。

  • 何求

    何求 (宗教是邪恶的!) 2021-06-06 13:18:14

    三皇五帝及之前的记录是一本糊涂账。我记得看史记,苏秦、张仪的时间线都有很多矛盾。

  • 来去如风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21-06-06 13:25:58

    三皇五帝及之前的记录是一本糊涂账。我记得看史记,苏秦、张仪的时间线都有很多矛盾。 三皇五帝及之前的记录是一本糊涂账。我记得看史记,苏秦、张仪的时间线都有很多矛盾。 何求

    是的,不能深究

  • 何求

    何求 (宗教是邪恶的!) 2021-06-06 13:30:40

    是的,不能深究 是的,不能深究 来去如风

    正史里可能本记中追述的帝王家谱世系部分可信度可以算最低的之一了。

  • 来去如风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21-06-06 13:33:05

    正史里可能本记中追述的帝王家谱世系部分可信度可以算最低的之一了。 正史里可能本记中追述的帝王家谱世系部分可信度可以算最低的之一了。 何求

    有可能。

  • 最烦取昵称

    最烦取昵称 2021-06-06 14:08:10

    我的理解,如果少典是一个人,那华夏族的始祖应该起码提前到少典,不应奉黄帝为始祖。 我的理解,如果少典是一个人,那华夏族的始祖应该起码提前到少典,不应奉黄帝为始祖。 独自在山坡

    也不能这么说,现在我们说到大唐,有几个会提到李渊?说来说去不都是说的唐太宗?

  • 飘萍万里

    飘萍万里 2021-06-06 15:41:38

    https://item.jd.com/12299726.html是这个吧? https://item.jd.com/12299726.html是这个吧? 来去如风

    是的。这书豆瓣评分一直是九分以上,可见是得到广泛认可的

  • 来去如风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21-06-06 15:45:22

    是的。这书豆瓣评分一直是九分以上,可见是得到广泛认可的 是的。这书豆瓣评分一直是九分以上,可见是得到广泛认可的 飘萍万里

    😊

  • 独自在山坡

    独自在山坡 2021-06-06 19:11:51

    也不能这么说,现在我们说到大唐,有几个会提到李渊?说来说去不都是说的唐太宗? 也不能这么说,现在我们说到大唐,有几个会提到李渊?说来说去不都是说的唐太宗? 最烦取昵称

    这样啊

  • 独自在山坡

    独自在山坡 2021-06-06 19:13:24

    那国语上的注释就有问题了 那国语上的注释就有问题了 来去如风

    这编注者似乎不认同国语的说法。

  • 独自在山坡

    独自在山坡 2021-06-06 19:14:20

    少典之子,我觉得应该“是少典部落里某个人的儿子”来解释 少典之子,我觉得应该“是少典部落里某个人的儿子”来解释 一蓑烟雨

    有点像现在说某某是“农民的儿子”?

  • 李藥師

    李藥師 2021-06-06 19:17:28

    我觉得是一个人,就是少典的儿子,否则太史公不会这么行文

  • 童言轻语

    童言轻语 2021-06-06 19:26:43

    呀,楼主蹭(史记)的瓜,哈哈!

  • 来去如风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21-06-06 19:26:47

    这编注者似乎不认同国语的说法。 这编注者似乎不认同国语的说法。 独自在山坡

    看看还有什么观点。。

  • 来去如风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21-06-06 19:28:59

    我觉得是一个人,就是少典的儿子,否则太史公不会这么行文 我觉得是一个人,就是少典的儿子,否则太史公不会这么行文 李藥師

    “黄帝者,少典之子”很容易就这么想,但少典的注释还有其它含义。

  • 来去如风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21-06-06 19:30:09

    呀,楼主蹭(史记)的瓜,哈哈! 呀,楼主蹭(史记)的瓜,哈哈! 童言轻语

    就得见一页,集思广益聊吧

  • 一蓑烟雨

    一蓑烟雨 2021-06-06 19:42:06

    有点像现在说某某是“农民的儿子”? 有点像现在说某某是“农民的儿子”? 独自在山坡

    我觉得至少是这个样子的,因为“少典”两个字曾在多处出现过,是不同时期的,那么,只有这一条解释可以通

  • 独自在山坡

    独自在山坡 2021-06-06 19:58:42

    我觉得至少是这个样子的,因为“少典”两个字曾在多处出现过,是不同时期的,那么,只有这一条解 我觉得至少是这个样子的,因为“少典”两个字曾在多处出现过,是不同时期的,那么,只有这一条解释可以通 ... 一蓑烟雨

    我引的书这段的译文是这样的

  • 一蓑烟雨

    一蓑烟雨 2021-06-06 20:19:05

    我引的书这段的译文是这样的 我引的书这段的译文是这样的 独自在山坡

    是的,这和我的想法一样,只是叙述方式不同

  • 一蓑烟雨

    一蓑烟雨 2021-06-06 20:21:02

    我引的书这段的译文是这样的 我引的书这段的译文是这样的 独自在山坡

    即是少典不是指某个人,而是一个古老的氏族部落

  • 来去如风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21-06-06 20:31:11

    我引的书这段的译文是这样的 我引的书这段的译文是这样的 独自在山坡

    我知道这个版本。

  • 白石

    白石 2021-06-06 21:57:32

    上古就当做神话即可。动不动就活百八十岁的,明显不符合当时的生产力跟医疗水平。当年古史辩派对这些应该有不少论述吧。

  • 心閒無夢

    心閒無夢 2021-06-06 22:45:08

    我引的书这段的译文是这样的 我引的书这段的译文是这样的 独自在山坡

    ……明显是胡捏的,首先得搞清“公孙”之“公”的出处吧!

  • 来去如风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21-06-06 23:06:45

    上古就当做神话即可。动不动就活百八十岁的,明显不符合当时的生产力跟医疗水平。当年古史辩派对 上古就当做神话即可。动不动就活百八十岁的,明显不符合当时的生产力跟医疗水平。当年古史辩派对这些应该有不少论述吧。 ... 白石

    楼上我有张图,梁启超的观点,我赞同。

  • 白石

    白石 2021-06-06 23:30:27

    楼上我有张图,梁启超的观点,我赞同。 楼上我有张图,梁启超的观点,我赞同。 来去如风

    其实很简单的。最起码要有可靠的文字记载吧?现在最早的古文字,也就是甲骨文,时间在商朝时期。跟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又差至少1000多年呢。连夏朝都没有真正考证清楚。。咱小老百姓就凑合着知道即可,不用深挖。

  • 来去如风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21-06-06 23:34:58

    其实很简单的。最起码要有可靠的文字记载吧?现在最早的古文字,也就是甲骨文,时间在商朝时期。 其实很简单的。最起码要有可靠的文字记载吧?现在最早的古文字,也就是甲骨文,时间在商朝时期。跟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又差至少1000多年呢。连夏朝都没有真正考证清楚。。咱小老百姓就凑合着知道即可,不用深挖。 ... 白石

    所以,个人以为这句话不翻好过翻。

  • 木头

    木头 (屠龙勇士终成恶龙。) 2021-06-07 00:01:44

    ……明显是胡捏的,首先得搞清“公孙”之“公”的出处吧! ……明显是胡捏的,首先得搞清“公孙”之“公”的出处吧! 心閒無夢

    确实是,公子、公孙,这公是谁应该有所解释。公侯伯子男是周代爵位,三皇五帝、夏、商时期不一样吧

  • 独自在山坡

    独自在山坡 2021-06-07 08:47:31

    ……明显是胡捏的,首先得搞清“公孙”之“公”的出处吧! ……明显是胡捏的,首先得搞清“公孙”之“公”的出处吧! 心閒無夢

    司马迁称黄帝姓公孙,颇有点蹊跷,黄帝那时不可能有这个姓。公孙这个姓氏到春秋中后期才有。不过人世间巧合还是不少的。 按国语记载,昔少典氏娶于有娇氏,生黄帝、炎帝。明显黄帝在前。但现如今的人也不这样认为,一般称为炎黄,明显炎帝在前

  • 独自在山坡

    独自在山坡 2021-06-07 09:40:54

    注者在注[4]里提到了。

  • 独自在山坡

    独自在山坡 2021-06-07 09:42:37

    我知道这个版本。 我知道这个版本。 来去如风

    燕山出版社红皮也是这个版。我最喜欢这个版,用新考古发现订正史记的观点

  • 独自在山坡

    独自在山坡 2021-06-07 09:43:15

    [该条回复已被删除] [该条回复已被删除] 心閒無夢

    注者在注[4]里提到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3564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