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区|日常生活的样子
来自:钰晨成长手记(感受生活,解锁成长技能)
我和男友一直在租房,生活痕迹也非常重,所以极简和舒适度之间的平衡,对我来说极其重要。
我们也是有大件物品的,比如椭圆仪、懒人沙发、地毯等。所以搬家这种事情,我们依然会找搬家公司,不过整理、打包的效率还是很高的。
因为物品不多,所以住起来舒适度、便捷度都很高,现有的物品能够很充分地得到利用。物品本身就是服务于我们的嘛,房间的布局也会顺应我们的需求,阶段性地进行调整。
我自己住的时候客厅是这样的⬇️



具体描述如下:
① 投影仪放在鞋柜上,直接投到对面的墙面,傍晚跑步的时候才会开投影。
② 煮东西、烧水、泡茶、冲咖啡、看书、写文章、吃饭,都会在这个角落完成。
③ 到了晚上,只要打开鞋柜上这盏台灯就好,不需要明晃晃的灯光,否则不易入睡。
④ 茶几可拆卸,沙发我和男友各一个,都是自己选的,其余房间内所有物品均为两人共同的选择。
注:格局并不会经常变动,只是在男友出长差(几个月的那种)的时候,我会调整到适合我自己的布局。很方便,每次调整最多也就十分钟的样子。
两个人都在的时候格局会变成这样⬇️


原因是:两个人在家的时候,我们会拿出更多时间来一起做事,比如看电影、日常沟通、喝茶、吃水果、跑步等等。
对了,我们很久没去影院看电影了,都是窝在这个舒服的角落里,花上几块钱购买自己想看的电影,然后边看边聊。在观影过程中,我们会偶尔聊聊自己对剧情走向及人物设定的看法,这也是我们日常沟通中的一部分,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理解。事实上在沟通中逐渐达成共识远比观影本身更重要。
之所以会购买圆形地毯,是为了弱化棱棱角角的视觉感。同时地板的划痕、缝隙都有点重,地毯也能起到遮盖的作用。原本想跟房东商量一下,看是否允许我们重新铺地板的。我们提出的方案是在原地板的基础上加一层保护膜,然后再铺新地板,不过沟通过后还是无效,最终清理地板缝隙中的灰尘、杂物等,也花了不少时间。由于地板无法变动,所以我们只能把精力放在利用率最高的区域,因此就有了现在这个观影、聊天、跑步的休闲区了。
我之前在其他分享中提到过这台椭圆仪,我们是购买的二手的。原本的晨跑活动就被取消掉了,不过也会我们省出了一些时间。
电视背景墙原本是深灰、加黑色搭配的线条和几何图案,让整个空间看上去非常压抑,通过中介和房东的沟通,我们终于获得贴壁纸的“资格”,所以就把正面墙都贴上了奶白色的立体壁纸。
在长期租房的常态中,我们认为每一天、每件事、每次经历都很重要,所以对出租屋进行一些极简改造也是我们的常态,但前提是不会给房东造成任何困扰。
以下也是我之前在组内发过的日常分享: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求助区|怎么消耗香皂 (momo)
- 简化情绪 (capybara)
- 开蔚来汽车,带劳力士过极简生活矛盾吗? (anaphora)
- 求助区|大家怎么处理穿旧了or穿不下的衣服 (Pit Viper)
- 我的极简宿舍物品记录 希望大家可以提点建议 (半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