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摄影:带我们迈进摄影的第二道门槛
来自:yore(hoping)
作者:it168(北京) 近几年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一座座高楼大厦好似巨人要撑起天空般在每一座城市拔地而起;轰隆隆的工地;紧张忙碌于上班路上的人群;大街上一家挨一家的麦当劳与肯德基;橱窗上招贴的大的宣传海报;路边穿着暴露时尚的美女,商场外墙上LED里播放的超级女生,一家挨着一家的酒吧,迪厅。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已经如此浮华,快餐式的生活,快餐式的文化,人们在这城市里疯狂的工作,疯狂的享乐。而当一切归于平静,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与灵魂,静静的靠在家里的沙发上,回想白天的过往,是否会在心灵深处萌生出对生命的丝丝感悟呢? 而在于摄影,大多男同胞有点点爱美之心,我们拍多了美女;大多男同胞喜欢旅游,我们走惯了乡间小路,看多了清山秀水。而当这一切归于平淡,是否会觉得阵阵失落呢?我们是否会自己问自己,摄影的价值究竟又在何处呢?我们拍的照片,真正的艺术探索又在哪里呢?是该休止于这样的创作,还是继续上路,寻找新的起点。我想被这个问题所困惑的不是一两个人那么有限,而是很多摄影学了两三年,略有小成,但又发现自己一直无法继续提高,止步不前的许多摄影人。 在这个“画”时代的岁月里,我们身边已经充斥了很多过于直白的东西。我们从那些图片里很清楚就能分辨美与不美。我们是这么的肯定我们做出的判断。以至于我们的眼睛在一张图片上逗留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三秒钟,甚至一扫而过。 美好世界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罪恶,社会上每天都会发生抢劫、偷盗、卖淫嫖娼、收受贿赂、贪污公款、欺压百姓、高价学费、高价医药费、虚假广告、空气污染、战争、禽流感、非典、艾滋、孤儿、乞丐......等等等等社会丑恶面。作为摄影人,我们除了可以用纪实的手法来记录外,是否想过用更加艺术的形式展现观点与立场呢?毕竟纯粹的纪实那是给记者的任务,而在于大多数求新求变的摄影爱好者,如果能够把自己的观念赋予给照片,那么将给你的摄影生涯增添多么浓墨重彩的一笔啊! 观念摄影,注重的不是摄影,而是观念。之所以与人们日常所见的照片形成明显差异,原因也就在这里。以往的摄影,人们都过于看重客观的表现客体(被摄物)的状态。而想做到客观也不是那么容易,只要有人在控制相机,就一定会涉及构图的选择、焦距的选择、光圈的选择、快门的选择、感光度的选择等等问题。而这些可控性的选择,又恰恰是以摄影者的文化差异为背景所决定的。而为了做到客观,甚至有人尝试不去控制相机,以便于抽出摄影过程中的主观性,虽然很多摄影师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很显然想要真正摆脱掉人对客体的主观性判断而全部以客观来代替是不可能实现的。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彻底以主观性来代替摄影的客观性,直接把表现观念作为工作的核心,这时,客体已经由被摄体转换为了观念本身,观念摄影由此拉开篇章。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日出与日落 (老夜娃)
- Game Glitch (ChenYu)
- 观念摄影《我是花生》 (唐伯虎点蚊香)
- 求灵感'老师布置了观念摄影的作业 完全没有灵感 有没有人可以... (榴莲就芝士)
- 找同僚!! (suco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