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雷电露经典配方经验版
来自:jerry cih(爱摄影 爱音乐)
色影无忌食色兄整理 一、配置原理: 1、对氨基苯酚盐酸盐(分子式:C6H7NOHCL ,中间苯环,两边对位是羟基(-OH)和氨基和盐酸反应后形成的铵盐离子(-NH3CL),之所以很容易溶解于水是因为有铵根离子。溶于水后以氯离子和铵根离子形态存在,呈酸性。一加入KOH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铵根就变成氨基(NH2),对氨基苯酚盐酸盐就变成对氨基苯酚。因为没有离子,所以不溶解,析出。再加入KOH中和羟基(-OH)中的H使其成离子,溶于水,显影起作用的是氨基(-NH2) 如果有朋友直接用的是对氨基苯酚,就可以减少把对氨基苯酚盐酸盐转化为对氨基苯酚所需的那部分KOH的量。由于没有离子,所以配A液的时候是不可能溶解的,只有当加入KOH溶液后才溶解。 2、焦亚硫酸钠分子式Na2S2O5,溶于水变成亚硫酸氢钠,弱酸性(焦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区别在于少一个水分子),亚硫酸氢钠和KOH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亚硫酸钾,二者是抗氧化剂,所以焦亚硫酸钠的量不能少。很多朋友认为改用对氨基苯酚是否需要改变焦亚硫酸钠用量。我个人认为,焦亚硫酸钠不和对氨基苯酚盐酸盐反应,整个反应过程不过少了一个对氨基苯酚盐酸盐转化成对氨基苯酚的过程。而最终配置好的药液性质并没有改变。也就是说和焦亚硫酸钠的用量是无关的,不需要改变。 3、精确理论药品量: (1)对氨基苯酚盐酸盐12.5g(或对氨基苯酚9.4g);(2)焦亚硫酸钠37.5g;(3)氢氧化钾35g(或30.2g)。 --------------------------------------------------------------------------- 二、配置方法 1、经典配方经验版(食色) A液 蒸馏水156ml 对氨基苯酚盐酸盐12.5g 焦亚硫酸钠37.5g B液 蒸馏水40ml 氢氧化钾40g (1)先配置B液,再配置A液 (2)A液:称量好焦亚硫酸钠和对氨基苯酚盐酸盐,将蒸馏水沸腾去氧,等冷却后(常温)先倒入少量(一药勺)焦亚硫酸钠搅拌溶解,再倒入对氨基苯酚盐酸盐,待完全溶解后倒入剩余焦亚硫酸钠搅拌溶解(无色澄清) (3)B液:蒸馏水降温至零度左右,倒入KOH搅拌溶解,静置至澄清 (4)将B液50ml缓慢倒入A液(过快易产生蒸汽),再用剩余的B液滴定,注意要留少量晶体以防KOH过量,加水至250ml,过滤分瓶保存 补充:烨龙兄没有配置B液,而是称量好35gKOH后先往A液中投入20g,搅拌溶解,再将剩余15g慢慢投入,最后剩下1g不到时溶液澄清。个人建议可以先投入30g,剩下5g再慢慢投入,提高效率 (5)配置好的溶液无色透明(可能有轻微的茶色) 说明: 最好使用对氨基苯酚盐酸盐,因为对氨基苯酚盐酸盐在保存时不容易氧化。而对氨基苯酚平时保存时是很容易氧化的 --------------------------------------------------------------------------- 2、zhao365兄改版配法(500ml) A液: 偏重亚硫酸钠50克,溶入250毫升水,常温下。搅拌3~5分钟,用玻璃烧杯。 等偏重亚硫酸钠完全溶解后,加入edta 4克。 edta不会融解的,稍加搅拌混和一下即可。 这是应该是无色,混浊的液体。 B液: 配置50%的氢氧化钾溶液。一定要使用金属容器,带盖子的! 需要用75毫升的水,75克的氢氧化钾。 将氢氧化钾一次加1~2勺到水中,盖上盖子,轻微摇晃,放入水盆,降温,融完了,再加剩下的。 注意不要使水温太高,沸腾或产生蒸气都是很危险的。 需要带上手套和口罩! 刚开始,是米黄色的混浊液体,静置一段时间,凉下来后,变为透亮的无色液体。 关键的地方来了: b液放置成常温后,将b液“滴入”a液中,同时充分搅拌。 之所以要慢慢滴入,是因为温度会很快升高。出于安全,需要不时的将烧杯放入水盆降温。 滴入的量大概是80~85毫升。 注意,不能滴入太多!也不能太少!这里后面咱们单讲一下。(见后的解释) 这就配好了“对氨基苯酚盐酸盐”的保护液。(见后的解释) 然后再向这个液体里面直接加入 25克 对氨基苯酚盐酸盐。 大部分的 对氨基苯酚盐酸盐 立即就融了,还有少部分没有融解。(见后的解释) 这时,一点一点(需要非常小心,这个时候绝不能滴多了)滴入 50%的氢氧化钾溶液,并搅拌,使得液体里面没溶解的 对氨基苯酚盐酸盐 刚刚好融解,就停止滴入。 大概滴入5毫升就ok了。 出来的液体,如果 对氨基苯酚盐酸盐 足够纯并且没有被氧化的话,应该是无色的。 我所购买的 对氨基苯酚盐酸盐 是化学纯,出来的颜色是淡茶色。 加入 0.15克 无甲基苯丙三氮唑,这是用来防止灰雾的。 然后立即密封保存,24小时后再使用。 ------------------------------------------------------------------------------ 解释: 上面的过程概括起来,就是:先给 对氨基苯酚盐酸盐 建立一个好的保护环境,然后再加对氨基苯酚盐酸盐。 与现在帖子里面看到的,最大的不同就是 氢氧化钾溶液 需要先与 对氨基苯酚盐酸盐 加入,先加个差不多(保护环境的建立)后,再加对氨基苯酚盐酸盐。 这个保护环境由 偏重亚硫酸钠、EDTA、氢氧化钾组成。其中氢氧化钾的加入是个变数,这是因为对氨基苯酚盐酸盐是一味不稳定的药,你加入的是25克,需要被氢氧化钾保护的可能不是25克。 氢氧化钾不敢加多了的原因: (1)烧穿你的存储瓶子; (2)颗粒变粗; (3)反差变大。 (4)和偏重亚硫酸钠形成一种饱和溶剂,偏重亚硫酸钠可能会析出。 氢氧化钾不敢加少了的原因: 保护不了对氨基苯酚盐酸盐。 这个一条就足够多了。因为我们就指望着这个破对氨基苯酚盐酸盐给我们带来拿扯不断的灰调子呢,丫的全和氧气乱搞了,我们岂不是瞎白胡了。 所以,各位自己配置的时候,需要先做一遍试验,搞清楚自己的氢氧化钾到底需要加多少。上面的就是我的经验数据。 氢氧化钾,需要加两遍,开头一遍就加个差不离(需要自己先试验一遍),这样,对氨基苯酚盐酸盐 一加进来,基本上大部分立即被保护和溶解。剩下一点未溶解的,只要再适量的加几滴氢氧化钾溶液,即可大功告成。
-
hoho 转发了这篇讨论 2014-04-03 11:05:34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转载)送各位玩胶片的一个礼物——“我的暗房”胶片数据软件 (jerry cih)
- 湿板火棉胶配方 (jerry cih)
- 俺真不明白为什么针孔就是广角,黑边... (阿斗)
- 是没人玩针孔了?还是豆瓣衰落了? (蓝色牛仔裤)
- 古典摄影---铁盐印相(范戴克)的片子 (孤独的毛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