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工业中,为什么很多人都关注节奏问题?
来自:大肥欣(公众微信号:新大陆电影学习社)
我们作为剪辑师,一般都会跟导演一样,关注节奏的问题。不管是我的剪辑课教学,还是平常项目合作,我都强调节奏。因为一个影片有节奏,会让观众看得更舒服,更愿意看下去,这也代表着该影片的商业价值。
一般去剧组干活,剪辑师都会介入前期拍摄阶段。一个影片的节奏并不是最后才去处理的,在剧本拿到手开始,剪辑师就着手处理了。我们会从剧本中提取每一场戏的叙事逻辑,然后在脑子大概过一遍,整个影片呈现风格是什么样的,大概要处理的节奏是什么样的,我们也会跟导演等主创人员一起讨论。
在拍摄过程中,把控节奏的不是摄影师,而是导演。如果导演本身节奏感不强,很难从文字剧本中整理出每一场戏的拍摄重点,对整体拍摄节奏把握就弱,很容易出现拍摄周期拖沓,并且无效素材奇多的状况。如果剪辑师在开拍前介入,就可以给到导演一些实质性的建议,这样对整个剧组工作进程和效果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如果是广告片的剪辑师,一般都是等到素材拍完后拿到手进行剪辑,无法在开拍过程介入。像这种情况,导演和剪辑师在前期的沟通就几乎为零了,拍到什么素材就用什么素材,没有调整拍摄的机会。这时候对导演的节奏叙事要求就更高,有几次我还碰到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导演带着摄影师回去补拍镜头的情况。导演没有剪辑思维,那么影片就会有素材泛滥,叙事不清晰,节奏拖沓等问题。
剪辑师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也很难化腐朽为神奇,只能在此基础上去修修补补,尽我所能。所以原本是导演的身份来跟我学剪辑的朋友,我真的很欣慰,他们真心想把自己的片子在前期就尽可能处理得尽善尽美,而不是让后期来补救。
剪辑师能把控节奏的前提是对熟悉素材,做到心中有数。这不管是对我的助理,还是我自己,要求都是一样的。每次项目的素材都要看熟悉了,再动手。很多初学者一上来就着急下手剪,会缺乏对素材有一个整体把控的思维。只有把素材在脑子过了一遍又一遍,滚瓜烂熟了,你才可能有一个完整的剪辑思路,这样剪出来的内容才算过得去。
黑孩子老师的《眨眼之间》剪辑课程涨价中,欢迎扫码了解课程内容: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只有1%的人明白:学剪辑原来要这样学 (大肥欣)
- 在影视工业中,为什么很多人都关注节奏问题? (大肥欣)
- 电影为什么那么难学? (大肥欣)
- 优秀的电影创作能力其实很简单,也很难 (大肥欣)
- 想学好剪辑,有推荐的书籍吗? (大肥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