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孩子的情绪
初九
孩子的情绪像个谜,你误解过几次,妈妈带着两岁多的孩子,从商场里走出来,路过一个烤红薯的门店,看着烤出来的红薯,妈妈问你想要烤红薯吗,孩子点点头是,妈妈买了一块,孩子就伸手要拿,别着急,剥皮再吃,踮着脚尖伸手够红薯,把手抬得更高,并且安慰孩子说,马上就好,剥好后给了孩子,给孩子吃吧,扔到了地上哭了起来,妈妈非常生气,训斥孩子说,你到底想不想吃?不想吃干嘛着急要买?孩子哭得更厉害了,说不吃就算了,不许哭,走,回家,妈妈和孩子的冲突是由于妈妈对孩子的误解所造成的,孩子够红薯的行为,主要不是表达饥饿,而但妈妈却不理解,你在拒绝孩子,最终导致母女之间的情绪冲突不断的升级,生活中孩子的情绪很容易被大人误解,表达方式分言语表达方式和非言语表达方式,孩子语言表达情绪的能力是很有限的,主要都是通过面部表情姿势动作,这些非言语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的,同一非言语形式又具有多种含义,不利于准确的解读出来,他的神情和动作既可以被理解为急着想要吃红薯,又可以理解剥完之后自己不能破皮了,把红薯扔掉了,判断出他生气的主要原因是后者,有的家长可能会认为这是事后诸葛亮,家长怎么知道孩子所要表达的是哪种含义呢?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具有试探孩子心理的意识和行为,比如当孩子第1次伸手购红薯的时候,妈妈就可以蹲下来让她摸一摸,烫手他自然就不会自己拨了,即使自己没有办法动手剥皮,但因为妈妈是蹲着的,他可以看到妈妈一点一点剥皮的动作,这样的愿望暂时得到一种替代性的满足,最后孩子也不会那么气急败坏的,面对孩子,用言语形式来表达情绪的家长需要注意以下这4点来避免误解, 首先不要急于武断孩子的情绪,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的心理活动会越来越丰富的,情绪体验也越来越细腻,非言语本身就很难每一次都准确的解读出来,所以家长不要认为自己是过来人,孩子那点小心事儿,没有不理解的,很容易误解孩子的情绪,保持谨慎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做好去试探和理解孩子情绪的准备, 然后第2步要帮助孩子给情绪命名,发展水平低于情绪体验水平,也就是说孩子虽然有了情绪,但是他所掌握的词汇不足以表达自己丰富的情绪和情感,所以需要家长把他们所处的情绪状态用词汇表达出来,孩子就会把情绪词汇和自己的情绪体验进行对应,说明家长理解了孩子的情绪,如果是不匹配的,他会摇头不同意,继续验证自己是否理解了孩子的情绪,给情绪命名的经验积累一段时间之后,它就会大大提高用言语表达情绪的能力,这样就会使我们误解孩子情绪的概率大大的降低了,更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之后,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允许孩子体验自己的情绪,不管是积极的情绪,还是消极的情绪,都是孩子随着情境和心境的变化而自然出现的,而每一种情绪都有一个自然的来去过程,是心灵和精神成长的必要条件,所以家长不要遏制和压制孩子的情绪,比如孩子因为玩具被抢而哭的时候,家长可以对他说,妈妈知道你很愤怒,气得只想哭,想哭就哭一会儿吧,可是有的家长会对孩子说,玩具被抢了有什么好哭的,又不是什么好玩具,别哭了,不许哭了,不然一会儿妈妈不陪着你了,暂时停止哭声,但对管理孩子情绪并没有效果,允许孩子尝试自己消化情绪,不要过度干预孩子,看书或者做游戏都是很好的方式,如果孩子惹你生气,你一定不要用打骂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很可能会成为孩子日后发泄情绪的方式,告诉孩子摔东西是不对的,或者你也可以引导孩子,用你可以接受的方式来发泄他的情绪,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一定不要制止孩子表达情绪,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我是一名资深家庭教育指导师,大家可以加我vx: 272448104 共同探讨在育儿路上遇到的问题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想做上海家教的人请联系我 (流风)
- 零基础英语口语教学|交大硕士云上陪练,🉑免费试听 (Starlight)
- 高质量【宝妈宝爸育儿交流群 】 (思子蔓)
- 准备建一个家庭教育的群,有感兴趣的吗? (而立青年小助手)
-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成绩和品德哪个更重要? (学爸知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