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心理|搞懂了,回避的本质其实是情感低能量,不是什么不自信之类的。教你识破假回避,家属们可以进来疗伤
来自:西野武
8.5更新:
提供一个思路,有违jin词只能发图片。



7.10更新:讲一讲自卑型回避。实际上确实有很大一部分回避型都是自卑的,对待亲密关系的自卑。在没有能力正确处理某件事情的时候,最简单的做法就是逃,这样的行为很好理解。
如果往上溯源,这种自卑创伤可能源于婴幼儿期母亲的过度控制,而母亲的过度控制又源于父亲的逃避行为。恶性循环。
为什么男性更常见回避?(从别的帖子里借鉴了一些)
男性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产生自觉改变意识比女性更难。 在整个社会习俗和舆论体系中。 默认女性情感优先(婚恋、家庭更重要),因此女性更有动力在亲密关系中自我反省,成长改变。 而男性只要处理好外在(事业、金钱),就可以获得高社会评价,因此男性往往不愿意面对自身的问题,逃避成长。比如成龙、王思聪这种。 或许这也是一种自然调节,让女性逐渐取得竞争优势,未来社会情商、爱商高,会更易取得成功。 女性可以带动、影响男性成长,但是不能浪费宝贵的能量在不值得的某一单一男性身上。世界有更广大的空间供女性们作为、创造、成就自己。
所以我们要的平权首先就得摒除性别概念和偏见,在社会资源和价值上占有一席之地之后,女性会凭借天生更高的情商和爱商真正在亲密关系中占据主导权,而不是娇妻思想,他爱我就应该为我改变。
————————————————————————
7.8更新:是否自信跟是否回避是不同的概念,人都很复杂,在同一个人身上有不同的人格特征交叉很正常哇。原帖的内容确实有些偏颇,我是从一个比较自信(自我认同感比较高)的回避角度去分析的,可能不太适用于其它情况。
——————————————————————
更新一下:排除有些本身自己也想改变的,我发现很多自称回避型的挺以此为荣,性格缺陷有什么好以此为荣的……我自己之前也是回避型,在慢慢调整,有点能理解这种心理状态。以此为荣的根本原因在于享受take他人情感价值而又不为所动带来的优越感,有点类似于“生性凉薄”这种zhuangbility的自我表达。
可以把这种自称回避的理解为天生的PUA高手,不做回应就是在打击对方的价值,只要不是绝对强大自信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受挫。要想扭转这种状态,你就要做到完全不拿对方当回事儿。
而且真相可能是,如果不是极端的回避型,比如疏离,那回避就是一个相对状态,或者说回避型依恋这个概念根本就不适用于你那个爱用冷暴力逃避问题的另一半,ta根本就不是回避,不信你试试比ta更回避,ta绝对倒过来,前提是你对ta有吸引力的话。
所以警惕那些一上来就告诉你自己是回避的人,要辨别,如果ta因此感到痛苦想要改变,可以帮ta。如果不是,ta很可能就是借此为由享受你的高付出带来的轻松和优越。谁不想躺赢不劳而获呢。
应对办法很简单,以回避治回避,ta逃你也逃,ta冷你也冷,放心,如果对方真的回避,在确认你的感情的前提下,ta会enjoy这种状态,你冷不走ta,反而会让ta觉得舒适。如果不是,那恭喜你,戳破了一个谎言,你会看到你比ta更回避之后ta反过来讨好你,因为你也打击了ta的价值。
谁痛苦,谁改变,作为爱人你可以试着帮助对方,但倘若对方不买账,别忘了选择权在你手里。
——————————————————————
原文
之前刷到过一些帖子分析回避成因,有谈到家庭因素、个人性格因素,还有说回避是因为自卑的,不敢苟同。
对自我不自信因此不敢接触感情跟回避是两码事儿。自信甚至自负跟回避并不冲突。
打个简单的比方,我们把对待情感(任何:亲情爱情友情)的能量看作杯子的话,那么高情感能量的人等于1000ml的杯子,回避这种低情感能量的人等于300ml的杯子,你同样往这俩杯子里注水(情感),结果:
1000ml的杯子会容纳大量的水,甚至有些情感高能量的人不止1000ml,那么当你不能满足ta的容量需求,ta就会向外寻求更多能量。That's what we called “海王”之类,其实只是因为ta们情感需求过剩而已,天生的或者个人选择。
300ml的杯子呢,ta本身就不需要你给ta那么多水,如果你偏要给那结果只有一个,就是ta承受不了,要逃跑要远离摆脱你,不然下一步就是被你过剩的情感给淹没喘不过气来了。
ps:这个能量仅限于指情感能量,一个回避型的人可能对别的事情有很高的热情,比如个人爱好、事业等等,这些东西是ta的能量来源而不是感情。ta一样可以因为这些获取极大的满足和自我认同。相反,情感高能量的人就会把感情当做主要能量来源,得不到满足就会发展成为焦虑型依恋或者舔狗之类(不太喜欢这个词)。
问伴侣或者自己是不是回避型的,从对待追求者的态度就很好辨别。
1.低情感能量的人无法从被很多人喜欢这种状态获得很多价值和能量,ta就300ml的容量,一下子来了10个人每个人都要给ta灌水,烦都烦死了爱你个鬼,哪怕对方是金城武刘亦菲,只要ta当下不需要,金城武和刘亦菲的爱情就是多余的,顶多满足一下虚荣心而已。但如果你不是金城武也不是刘亦菲,你给ta太多ta就会觉得你想淹死ta,然后远离你讨厌你甚至恨你。所以这种人不会养鱼,因为没精力管理鱼塘,不排除心血来潮撩一下找乐子但不会走心,鱼跑了也无所谓。
2.与之相反的就是高情感能量的人,热衷于从被他人认可中获取能量,像海洋一样宽广的情感容量是不介意多几条鱼的,而且多多益善。hhh所以海王这个词发明的很妙,十分形象。获得的情感价值越多,ta的能量就越高人越自信。
组里一群问自己的伴侣是不是回避型的,先搞清楚对方有没有养鱼或者有其他目标吧,如果有但是对你爱答不理的不回应你,那不是回避,是你个人价值对方瞧不上鹅已,he/she is just not that into u!(虽然这么说有点mean但是是真相,真相不会伤害人,幻想才会。)
但这两者没有孰优孰劣,个人性格和选择,只是不match而已。模式不同,不必强融。
遇到不是同类的,duck不必苛求和妄图改变对方,要么降低自己的情感需求把自己也砍成300ml,要么直接say bye去找个跟你一样1000甚至1500的,各得其乐。
但这个状态也不是一成不变,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譬如有些人回避是因为从小处的环境就这样,300ml就很舒服自在了,够了。但有些人后来变成了回避是因为ta本来是800ml,结果一直欲求不满或者拿过多能量给对方结果人不买账,硬生生的给憋成了300,这种就处在dynamic的状态,随时可能变回去。
总之,选择大于努力,要play a game找好队友很重要。我觉得回避还是要找回避,大家轻轻松松其乐融融,不match需求过高的也最好不要在回避这儿白费力气了,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找个一样高需求的人一样能成为幸福的欢喜冤家。
个人浅见,欢迎探讨。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如何判断一个人爱不爱你 (林树学长)
- 三十年恐惧型回避依恋,随便问 (Abb)
- 性魅力其实指的不是外在 (林树学长)
- 回避型其实很好判断 (林树学长)
- 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人格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 (好梦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