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于坚《印度记》
你才豆友呢
这是一个50来页的中短篇,我在陈晓明老师选编的《非虚构文学(下)》(改革开放40周年丛书)看到的。不知道百度能不能搜到。它打破了我对印度的刻板印象,不管作者的视角和观念我们是否认同,至少看完这篇文章后,我会用更为宽阔和多样的目光去看待印度。
这篇以玄奘去印度取经的故事为远方的呼唤,以历史、文化知识穿插其间,丰富“个人游记”的内容,笔触也深入对民族精神的探讨。这篇写印度的非虚构文学还是不错的,不论对印度人和印度风格的探讨是否十分切实,至少观察入微并且以文学的艺术的语言进行了表达——“印度的城市保留着无数的毛细血管(P201)”。
印度的古典精神。
“脏乱差”、“像狗一样活着”未必是贬义,它背后也许只是蕴藏了与高歌猛进的现代主义不同的价值观。
“瓦拉纳西的朝圣之旅的终点是一条河流。芸芸众生从世界的台阶上下来,从文明的金字塔上走下来,回到大地上去,朝着大地最低处去,从衣冠楚楚向着沐浴走去。”
“垃圾化是解构、去蔽最有力量的方式。在这种神出鬼没、神祇无处不在多如牛毛不可胜数的地区,只有垃圾可以解构神权。如果只是升华、顶礼膜拜,一再地升华,诚惶诚恐,人就神魂颠倒,下不来了。升华是一种洁癖,它其实终结了轮回(P247)。”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银龙-2025年阅读记录 (银龙)
- 读书是持久做感觉很舒心的事 (笑看恩仇)
- 打卡|《真实的幸福》马丁·塞利格曼 (Yemi)
- 书摘|每日一小摘 (清心)
- 短篇小说 |《黄金谷》杰克·伦敦 (E3F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