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克史学
来自:观亓不语
后现代史学坚决否定历史学的科学性,其主要理由不外乎两方面,一是史学研究者在历史研究中不可能排除主体价值的干预,因而无法实现历史研究的客观性。二是历史学中“元叙事”的不可能性。“元叙事”又被称为“宏大叙事”,指进行理论模式的建构。 后现代思潮认为,学术研究(包括元叙事)是纯粹的主观建构,而且是那些握有权力的主体在建构,它会随权力主体的变化而变化,根本不存在有对它们证实的客观标准。因此,后现代史学提出了复兴叙事史学的口号,认为历史学不必去奢求进行解释、进行理论建构。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022420/ 在史学界主张进行纯粹学术研究的学者大有人在,奠基了历史学学科地位的兰克史学的代表人兰克就曾被认为是纯学术研究的代表。但研究已经证实,兰克并不是在进行纯粹的学术研究,他不过是在代表德意志帝国的利益而写史,是一位帝国的御用史学家。可以说,纯学术研究只是一种神话。 ------------ 本节不厌其烦详引证据是想纠正一种认为陈寅恪只重证据不重理论的误解。希望说明其对近代中外哲学方法、科学理论的许多优秀成果不仅不生疏,而且有所汲取运用。 诚然,陈寅恪并没有关于史学理论的专论留下,他本人也没有刻意要创建一种史学理论体系,但其学问渊博,深悉中西政治、社会之内幕,有机会接触古今中外各种史学流派,包括兰克史学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887125/、黑格尔哲学、新人文主义史学、进化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一切积极的思想文化成果都在其视野中。 他对史学的追求、史学的效用、史学的魅力、史学的局限、史家所需的才识胆略等诸多史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均有深刻的认识,随机发表在他的谈话和论著中。他又有“不为牛后”的个性,于是融会贯通中外史学理论方法于胸中,自成一格治史,在传统史学向近现代史学转换的关头,在自己的论著中,将融会百家之长的独特史学理论方法昭示后学。陈寅恪是卓然特立的,我们认识陈氏史学,切不可将之比附归纳塞入某现成史学流派中去评说。 经过了这几十年,当人们醒悟过来,为过去都在同一理论模式框架中充填材料,做注经式的学术研究,甚至跟风逐流,制造了无数文化垃圾而懊悔蒙羞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看陈寅恪流传后世的鸿文名篇,就可以更正确地认识陈寅恪和陈氏之学的价值。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兰克史学 (观亓不语)
- 兰克及其客观主义史学的成就和影响。波兰尼.个人知识 (观亓不语)
- 美国中国史研究专业队伍的形成及其史学成就 (观亓不语)
- 誠品網站書店 (观亓不语)
- 拆除在场:德里达的挑战 (观亓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