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对工作有期盼的状态是啥样的?
憩远心默(敢想,敢做,才是无悔的生活。)
作为一个还没有到30岁的年轻人,半年前的我,依然觉得对工作有期待,职业发展有所希冀。那时候的我是什么状态呢?
每天一起床完成早读,洗漱好就巴不得赶紧出门的自己。通勤路上会在微信里搜近来工作相关的话题,读关注的公众号里相关的文章,截图记录可以参考的案例、框架和信息,写下几条行动灵感。
到公司落座,跟进完待办,圈出今日重点产出,不懂不确定的带着草稿去问老板,又可以跟小伙伴一起头脑风暴一些创新的东西,说的每一句话、听的每一句话,都在推动成长。
每周交付物给出去,才能心无旁骛回家过周末。在飞机上复盘一周,也能清晰看到自己要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列好书单和课程去精进。
回顾一整年,development goals完成度喜人,老板会分享能落地的经验,引荐能帮我成长和挑战新高度的同事。一年中幸福的100个瞬间,起码有一半是工作带来的。 归纳一下,其实我的这些期盼来自于: 1.需要对变化的环境做出应对:因此需要持续学习借鉴好的案例,不断精进自己的商业认知和思维模型,期盼自己提升对未来的适应性。 2.以创造价值而不是内卷为导向的工作目标:抓大放小,用有限的资源去达成更优的目标。尽管有时候闲着,但绝不因为闲着去做一些根本不带来价值增量的事。大家可以用闲着的时间学习精进,或者一起团建聊聊生活,成为彼此的生命滋养团队,让人对职场关系、项目目标、合拍的价值观有期盼。 3.能互相促进的团队:职场榜样触手可及,每天都能观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期盼自己通过沿袭正确的做事方式,收获更好的处事结果。 4.健康可持续的工作氛围和文化:有周末,每个人都力求在周末前把工作完成,然后把生活还给生活。期盼努力工作,能够换来更惬意的生活。 5.有肉眼可见的成长,获得有用的反馈:目标定了可以达不到,但会发现目标真的推动了我的个人成长。每年绩效评估之后,领导会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帮助我更全面地获得发展。对公司的未来、自己对于公司的贡献、和自身的能力发展,都是有期盼的。 半年前,在我还没有经历组织架构调整时,我所在的团队就是这样让我有期待,它的文化也让我可以保持真诚。有不同意见可以提,我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珍视、被考量、被推动落地。作为群体中的一个个体,我能够拥有自主权,我的能力被尊重被看到;同时,我也能清晰看到并感知到自己对于其他人的贡献,我能找到自己定位,期盼自己打磨出生涯中的不可替代性和差异化竞争优势。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里说,工作课题是人生三大课题之一,一切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对自己100%负责,不干涉别人的课题,谁来承担后果就是谁的课题),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自我接纳-把他人看成伙伴而非敌人-感受到自己对他人有贡献)。这些,在我对工作有期盼时,都实现了。 但有多少人,能够有幸拥有这样的工作?且确保它一直不会变呢? 至少我不幸经历了变革,现在正在经历一些混乱的组织文化。我最近上班路上一直在读这本《被讨厌的勇气》,鼓励自己把自己和同事的课题分离,让爱自己比爱公司更重要,把执念变成职业,把被动承受转变为主动靠近生涯目标的契机。 2021即将过半,我希望对工作有期盼的状态,成为下半年的常态。也希望把有期盼的状态传递给更多人。如果你也喜欢阅读,欢迎来参加我和闺蜜发起的7月共读会。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求职求助|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攒钱出国工作 (Swish Swish)
- 大家做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能坚持多久呀 (Nana)
- “现在能有份工作都不错了”这句话在现在的环境下,真的是正... (最爱抹茶绿)
- 加班到现在才下班 (もも)
- 给大家看看ip地工作环境多恶心 (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