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探索|幸福的童年真的治愈一生吗?
什么名字比较好
今天晚上lz父亲对楼主说我如果单独和他出去,他先把我杀了再说,说我不配活着。
对此,我产生了以下思考:
1. 基于楼主无比幸福的童年(主观、客观来说都非常幸福),楼主童年的幸福感使童年后对于幸福的定义标准非常高,致使对于12岁到现在快20岁的青春期的大致印象是“压抑、冷漠、封闭”。
例如:一直以来我的姥姥对我非常非常好,12岁前的我我非常非常喜欢姥姥,但是源于幸福感标准提升,12岁时姥姥无意的对我的中伤让楼主对于姥姥的情感从爱退到假意维持爱。
这属不属于因为把幸福当做平常了,一旦脱离幸福的轨道就会不再信任、承认、接受幸福呢?
2.常说“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治愈。”不否定后半句,因为我没有体验过,不随意替别人下定义。这里只是想要思考明白前半句是不是不是那么肯定,至少不是百分百的治愈一生。
例如:我的童年不管是在父母关系(其中包含父母双方关系与对子女的状态)、经济条件、第三方亲属还是同学里的人际关系里,都是状态非常棒的。正是因为我在这些非常和谐的关系中长大,所以离开童年的舒适圈以后遇到的各种各样不和谐的人不和谐的事,我的承受能力没有那么的强,并且对世界对所有人越来越失望。每每想起童年都有“为什么对比这么大?”的想法。
这属不属于“童年幸福的人用一生治愈不幸福的长大呢?
3. 听音乐思考了一会,确实幸福的童年有治愈我一部分,因为幸福的童年促成我的性格非常好,阳光、乐观、热情、正向、善良。但是吧…我性格中负面的内容也是因为童年幸福感太强导致,比如越长大越明确的冷漠、疏离、不信任、极度冷静,都是因为与童年反差太大导致的…吧。
所以我想讨论的是“幸福的童年并不百分百治愈一生”。
也许是我无病呻吟了,也许是我太过片面,大家觉得呢?
幸运的是虽然我对所有人都保持内心和精神的绝对疏远,但是我有永远不会背叛我、欺负我、离开我的音乐,音乐治愈我的一生。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达芬好奇|不婚不育的男性女性在老年后会很悲哀吗? (lulululu)
- 突然发现其实我们已然生活在赛博朋克世界中了。 (失言与浪)
- 毕加探索|喜欢看风景的人到底在看什么呢? (啊啊嗷呜呜)
- 苏格拉倒|如果你被打败了,会掉落些什么? (闲余)
- 马克思考|理解了一个很微妙的比喻:君臣关系如夫妻关系 (Maca B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