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别说韩国人唱歌比我们好了
歌者盟APP(让你唱得更好!)




要说中国流行歌手们的平均演唱水准被韩国歌手们超越,也就是十几年前的事。 放在更早的80、90年代,我国的歌手甚至整个娱乐行业都绝对是吊打邻邦棒子们的存在。如果大家看过堪称韩剧最佳的温情大戏《请回答1988》,一定会记得主角家的电视里出现的不是周润发便是张国荣,大家熟悉的刘德华先生也曾三次被评为“韩国最受欢迎外国巨星”。 而号称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人唱的邓丽君小姐的作品在韩国传唱至今,《月亮代表我的心》和《甜蜜蜜》是韩国KTV点歌榜上的常客,韩国妈妈们对这些歌曲的热衷与中国妈妈并无二致。 影视方面暂且不谈,只从我们最熟悉的流行音乐领域,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忽然发觉韩国歌手们唱得比我们好了呢?大约是十五六年前初代韩流偶像席卷中国开始吧。 在早年的华语音乐圈有没有偶像团体的身影呢?当然是有的,光光红极一时的就前有小虎队后有F4,他们的声乐水平显然还达不到职业歌手的素养要求,但因为走的是偶像路线,大众自然不会过多苛责。 然而反观韩国娱乐圈产出的偶像团体,大家会惊讶地发现他们的演唱担当就算单拿出来也至少是一个合格的职业歌手,有些甚至可以称得上出色,例如东方神起的金俊秀(团队解散后他也一直在坚持发布个人作品),例如EXO的chen和边伯贤。 哪怕是在韩国受训出道的中国艺人,在声乐上也都有着一定的专业功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几位归国偶像鹿晗、张艺兴、黄子韬。(wuli凡凡可能是个例外) 尤其是鹿晗,在个人单曲《勋章》中甚至有非常稳定地唱到降b4的表现,对声音的控制和表现也俨然是一位成熟的职业歌手。要知道天赋可能会带给人某方面超越常人的表现,比如高音能力特别强,但系统规范、有章有法一定是训练过的结果。 似乎在韩国的造星体系中对于偶像无论是演唱的基本功诸如稳定、音域、音色、表现力还是舞台表演都似乎有一个成熟的训练系统和标准规范,有体系地帮助韩国艺人们进步。 甚至跳出职业部队,相信不少同学看过这样一个视频:韩国的歌手悄悄走进KTV,走进任意一个房间都能听到里面传来普罗百姓不俗的歌声。所以在韩国,唱得好似乎日渐是一桩普及全民的事。 从声乐专业角度来说也的确是如此。我们就举一个例子以小见大:我们会发现韩国的歌手们,尤其是男歌手们似乎普遍很擅长飙高音,并且能飙得轻松自然。哪怕是用大家常说的“假声”来唱高音,也一样能唱得稳定舒展、宽阔有力,而不会像大部分男生一用到假声就虚弱漏气或挤卡堵塞。换句话说他们的假声有着不弱于真声的表现力,并且唱得更轻松,更能游刃有余地添加气声、咽腔共鸣等音色装饰,也能更柔和亲切地咬字,使整体演唱效果更佳。 这就是边缘化发声对于流行声乐带来的革命性的改变。对于不明就里的普通听众而言,只会觉得他们唱得很不一样,很高级,但又说不清为什么。 这些技术性的变革带来的是一代歌手整体代际的进步,而并非凭个人能力所能改观。换言之,天赋可以造就一两个鹤立鸡群的超级歌手,但无法推进歌手们整体演唱水平的进步。 而反观同时期的国内流行音乐圈还停留在无体系的星探思维中,期待天降超级新星,而不是通过系统训练去积极造型。 这也是邓紫棋横空出世的时候,媒体们感叹我们等了十年才等到一个邓紫棋的原因。以最有造星潜能的国内高等艺术院校流行音乐专业为例,流行音乐专业在国内至今也只有星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长春大学流行音乐系等寥寥几所大学有开设,国内9大音乐学院只有两所开设,并且基本都是2000年后才试点开办,近几年才趋向成熟。 例如招纳了2020年《中国好声音》冠军单依纯的浙江音乐学院成于2016年,2019年开始才逐渐向社会输送专业演唱人才。比起专业开设的落后,更遗憾的是师资与教程的落后。以流行声乐为例,大部分流行音乐专业的声乐老师仍然是由美声、民族老师兼任,而教程基本照搬国外,例如动辄以使用伯克利教程为招生名目。但并没有考虑水土问题,例如中文咬字与现代声乐技术的融合,例如针对东西方人的差异重点解决东方歌手容易有缺陷的问题等等。 乃至,老师们本身对洋教程的熟悉程度。但这些都是发展过程中毕竟的摸索和变革,幸而我们已经迈出了流行音乐专业化的第一步,也见证了一批国内新声代歌手的诞生。相信等待将来发展成熟后,专业的流行声乐训练会迈出象牙塔,逐渐社会化,就像英语培训一样,帮助全民唱歌水平进步。我们重拾声乐大国的地位指日可待哦。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武汉的K歌之王在哪里? (是快乐啊```)
- 组了个深圳K歌群,有想进的私聊~ (冬青)
- 建了个成都k歌群,单纯喜欢唱歌的私我 (入世)
- 成都唱歌群 (心黑手辣)
- 上海爱唱歌的看过来 (Ti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