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争论之我见

珍惜咏悦

来自:珍惜咏悦(Randomness;fate.neversaynever)
2011-12-07 21:08:22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1-12-08 13:29:16

    [内容不可见]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1-12-08 14:00:23

    [内容不可见]

  • [已注销]

    [已注销] (我知道我无知) 2011-12-08 17:11:38

    [内容不可见]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1-12-08 17:30:25

    [内容不可见]

  • [已注销]

    [已注销] (我知道我无知) 2011-12-08 17:31:50

    [内容不可见]

  • 珍惜咏悦

    珍惜咏悦 (Randomness;fate.neversaynever) 楼主 2011-12-08 19:36:54

    看到了小组长的批评了,我可否理解为您觉得我是来装逼或者捣乱的呢?首先我重申一次,我只想讨论奥派的经济学理论,关于自由主义和自发秩序等等问题,我觉得它不是可以逻辑推导的,只能靠说服。(小组长能同意我这样干吧?顺便说一下,波普尔发展了关于证伪主义的科学标准,也坚持社会科学应该进入这个标准,不过他在社会科学本质问题上是完全同意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的,请参看《客观知识》和《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组长在建小组言和写的、转发的文章中,经济学理论中更多的是批判其前提和结论,我不是认为前提和结论是不重要的,相反我认为它们很重要,前提假设代表世界观,结论直接影响行为和政策制定。不过您一定同意科学的理论首先是逻辑一致的,如果奥国学派的经济学理论逻辑矛盾,那它不是被攻破了吗?如果如果它的理论需要附加价值判断(如以个人自由为最终标准)才能得出政策结论,那么它不是没有合法的依据了吗?组长坚称奥派不科学,我想请问的是,您认为现代主流经济学理论是科学的理论吗?如果是(我认为是,不过我心我跟您的理由不一样)那么它成为科学理论的标准是什么?是它的前提更好的符合经验世界?还是它的预测能力?或者它经受住了经验的证伪检验?我能认为您是一个证伪主义者吧?请问您同意我关于社会科学检验的困难吗?经济学的预测能力我就不说了,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中认为大多数理论都没有通过或进行过证伪检验,最近我看到的布兰德、考德威尔等方法论者也认为是这样,不过它们都是方法论经济学家,不是主流经济学家。组长您认为现在的经济学理论经受住证伪主义考验了吗?奥派学者更多的强调他得前提假设,米塞斯是先验的,哈耶克认为他得方向更接近经验世界,不过您强调的是结论的检验,那么您怎么通过科学论证说明他们的错误?这个难道不是一个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的问题?正如门格尔与施穆勒的那场方法论大战一样,一边叫嚣着逻辑推理,一边强调历史过程,这两个难道不能有他们的位置?再次说明下,我不是来吵架的,我希望组长明白我的问题,真诚的希望您给予我答复,我们只是观点不同,不过观点不同不就是通过互相发问回答从而了解对方的真正观点的吗?

  • 珍惜咏悦

    珍惜咏悦 (Randomness;fate.neversaynever) 楼主 2011-12-08 19:44:27

    再说两句,或者组长会认为起码现代主流经济学起码是一个可检验的理论,这的确是一个优点。不过如果这个理论多次通不过检验,有没有更好的理论代替,怎么办?好,看它的解释,如果理论里有两个分支都很好地解释了同一方面(比如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那应该如何取舍?(我这个意见是建立在经济学理论检验失败方面的,如果组长您不同意的话,那么我所说的都是废话了。那样的话我希望您能给出经济学理论通过检验方面的一些主要例子)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1-12-08 21:09:49

    [内容不可见]

  • 珍惜咏悦

    珍惜咏悦 (Randomness;fate.neversaynever) 楼主 2011-12-08 22:39:05

    很抱歉,呵呵,因为您在这个小组没有表现出您的认为新古典经济学也不是科学的意向。您关于新古典的意见我去那个文章下面发表我的意见吧。你认为按照严格的自然科学标准,这会有两个问题:什么是严格的自然科学标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能否有统一的方法论即方法论的一元和二元论问题?我相信组长必然会从哲学角度去俯瞰经济学理论。这个不属于实证角度我不予评说。我也认为不应该单单以为不是新古典就是奥派(这里已经假定的确有两范式,这个大多数经济学家是不同意的)不过您说奥派是均衡世界观和原子式的理性人,我相信大多数读过奥派著作的人都不会同意。(参看《市场秩序与企业家创造性》,英文版《时间与无知的经济学》这两本书比较概括了自称奥地利学派大部分人的观点)另外新古典经济学的确有很多问题,不过也不至于您所说的那么狭窄,有时候新范式不能建立更多是技术上的原因。从您的意见看,我可否认为您在放弃整个理论体系?如果是这样的话,要么就是您可以创造一个新范式,不然的话您的批判只能成为您所抗拒的形而上学的讨论。(也有好处,能让人不那么容易不加思考就接受奥派)一个理论就算是坏的,它也是一个理论,我认为新的经济学革命只能从现在这个身躯长出来。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1-12-08 23:12:57

    [内容不可见]

  • 珍惜咏悦

    珍惜咏悦 (Randomness;fate.neversaynever) 楼主 2011-12-09 13:15:22

    我想,作为一个小组组长,您是否应该读一下我意见再批评我呢?对于我上面提出的问题,组长是一个都没有回答的,如果您认为是弱智的错误,不屑回答。好,我接受。不过我的文章从来都没有提到过我是奥派的捍卫者吧?我同意您说应该批判奥地利学派吧?只是大家的批判方向不同而已,我是想大家在这方面是否能取得共识,我的首要意见是我们正反双方应该对“奥地利学派”代表什么达成一致意见。如果组长您批判的奥地利学派的主要论点都不是大多数拥护者同意的,那么你批判的奥派还是他们的奥派吗?我的确不能代表奥派,我也没资格代表奥派,不过《时间与无知的经济学》这本著作是米塞斯逝世后大多数自称是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聚在一起写出来的纲领性著作(详情请看《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在美国》和《时间与无知的经济学》(哈耶克没有参与))如果这样还不代表他们普遍同意的观点,那么我请问什么才是“奥地利学派”所代表的观点?(除非你是在否认这个历史事件)的确,有部分“教旨主义”奥派(米塞斯-罗斯巴德系)他们坚持米塞斯理论是唯一正确的理论,所有问题都是政府造成的,坚持自由放任甚至无政府主义,我说过它们是一个宗教,我没办法从科学角度去批判它。如果您坚持这些意识形态才是奥派的同义词,好,我错了。不过也请楼主不要披着科学的外衣,宗教与意识形态从来是不能科学批判的。我发现楼主对不是完全同意其意见的论述都认为是错误的,您不是进行您所宣称的科学批判,只是在宣传您的结论而已。奥派是错的,所有为奥派说话的人也是错的,那么在远离一种宗教的同时会不会有掉进另一个宗教的危险?这样和一些奥派的狂热者又有什么区别?“你们社科圈”这个打击面会否有些广?颇有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啊。楼主创建了一个新范式没有?通过了你所认为的严格的自然科学标准检验了吗?期待拜读。其实“我们社科圈”中已经有很多人向着您所说的新范式的方向进行了,只是知识技术上的原因还没取得重大成果而已。

  • 珍惜咏悦

    珍惜咏悦 (Randomness;fate.neversaynever) 楼主 2011-12-09 13:26:22

    如果经过这次回复组长认为还是不屑理会我的弱智错误,没有耐心应酬我,那我只能承认我们没有交流共识的可能,我退组。

  • 阿布

    阿布 (重新做一个勇敢的理想主义者。) 2011-12-10 17:26:29

    珍惜咏悦 我认同你对奥派的批判逻辑,这其实可以看做对任何经济流派的批评方式。 如果你愿意指出,我也愿意回应。

    从组长对奥派的批评“均衡世界观和原子式理性人”来看,似乎对奥派的认识完全没有入门。“均衡”和“理性人”这两者均是奥地利学派从一开始就抛弃的东西。奥地利学派对于均衡的抛弃,来自于认为经济学是一个过程研究,而不是一种分配方式的研究,所以采取的范式是市场过程。从创始人门格尔开始即如此,对于均衡以及相应形式化的批判,在米塞斯哈耶克手中达到高潮,也就是对市场社会主义的否定,完全拒绝均衡分析。而拉赫曼则完全拒绝均衡的概念,认为他是一个完全背离真实世界的伪概念,因为他认为背离均衡的力量远超过趋于均衡的力量,均衡分析毫无意义。至于理性人,则从来没有在奥地利的书中出现过,奥地利学派从来强调的是行为人,并将其作为最终分析对象,不再分析人们的喜好与选择。只考虑给定目的之后,如何行动,而不是如何使自己满足感最大化的理性人假设。这也是奥地利学派批判主流认为他们将人作为了机械,成为了“理性计算”函数的傀儡。

    人们常选择相信自己想去相信的东西。

    当然组长这也很像我,对马主义不屑一顾。从来不看。

  • 阿布

    阿布 (重新做一个勇敢的理想主义者。) 2011-12-10 17:35:52

    社会学的方法和自然科学是完全不同的,因为社会学无法控制历史事件发生的条件,使得想要证明和证伪的因素无法和其他因素分离。这也是历史主义只能作为经验借鉴,却无法证明与证否经济理论的原因。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着截然不同的研究方法。提醒这一点的人有很多,约翰穆勒在其《自由论》中阐明了社会实证主义的危害。哈耶克写的《科学的反革命》即是对此的详细说明。明白这一点的人其实很多。 Deirdre N. McCloskey的《The Rhetoric of Economics 》等等,都在阐述这个道理。

  • /mg.adam

    /mg.adam (困境) 2011-12-11 17:16:13

    思想如书法,书法学习都从临摹开始,谁会相信自己临摹太久后会失去自我?? 马克思的著作值得一看,理解别人的想法是件好事。

  • 阿布

    阿布 (重新做一个勇敢的理想主义者。) 2011-12-12 09:59:36

    并非开卷有益,多对比就好吧。

  • Trailblazing

    Trailblazing 2012-08-18 17:40:45

    如果经过这次回复组长认为还是不屑理会我的弱智错误,没有耐心应酬我,那我只能承认我们没有交流 如果经过这次回复组长认为还是不屑理会我的弱智错误,没有耐心应酬我,那我只能承认我们没有交流共识的可能,我退组。 ... 珍惜咏悦

    (1)你倒是不吝惜笔墨,这个作中性理解。 (2)这个贴的出发点甚至思路毋庸置疑是正确的。 (3)只是在论坛上说话更需要条理性,基本假设,结论,论证过程等等,最好分别说出来,一股脑长篇大论混杂在一起,对读者是不人道的,也容易把自己卷入被动不是?让别人无从下手,你的猎人也好、摆擂也好,这些意图很难保证。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68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