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业力的束缚
风吹云一笑(知道不知道自以为是还是实事求是)
摆脱业力的束缚 (2011-12-08 10:26:01)转载▼标签: 四圣谛业流观察禅修涅盘佛陀《大念住经》文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6580101012kk3.html 无明是业流的驱动力,对众生来说,只要无明存在,业流就无法停止。无明是什么?经典中说,无明是对四圣谛的无知。不知“苦、集、灭、道”的四圣谛,众生就一直在业流中痛苦地挣扎,直到他们明白四圣谛为止。 业流是什么?业流就是心形成的一股习惯力量在无明之心驱动下的无尽延续。只要“无明”不止,心的这股习惯力量就会随其自然的规律在延续。这种延续是无休无止的,事实上,众生已经在这里走过了无尽的岁月,并且多数人还将继续走下去。 就其本质而言,业流只是一种习惯的力量而造成的势能,他并没有固定的目的,只是随当下的因缘(环境)而展开,但它的本质是确定的,因其不知身心的规律是“无常、苦、无我”,所以众生的心都要推动着这个习性的巨轮旋转,一生又一生。 业流是一种假相,也称幻相,其中并没有众生。其实业流只是现象世界的一角,但众生却认为那些现象就是自己,这是不明白身心的终极真理而引致的错误观念。多数宗教都看不破业流的幻相,把铸造业流当成唯一目标。而佛陀则不同,他以智慧照见业流的本质其实只是无我的幻相——毫无意义。 当摆脱了业流的幻相,心就回归了真实,佛陀教导众生的目的就在这里。他的教义是看清身心的无常,藉此而脱离现象界的束缚。这是真正的智慧,禅修者将从看清身心的幻相而脱离痛苦的轮回。 事实上,轮回是空虚的,其中什么也没有;但众生却对此非常执着,以为轮回中显现的那些现象都是自我,这是非常错误的认知。但正是由这个错误的心理认知,推动了业流的巨轮转动。佛陀看到每个众生推动着巨大的业流,必定要遭受巨大的痛苦,所以佛陀把业流概括为“苦”。 业的流动每时每刻都需要无明的推动,一旦心摆脱了无明,业的流动立刻会停止下来,苦也就止息了。佛陀与阿罗汉都是这样的典范,他们并没有失去什么,只是丢掉了痛苦和无谓的轮回。也许世人并不理解这一点,其实可以用一个比喻,众生就象关在身心现象牢狱中的囚犯,而佛陀和阿罗汉们就象完全摆脱了牢狱囚禁的自由人。 如何摆脱这身心的囚牢,象佛陀一样成为自由人呢?佛陀在《大念住经》中集中地给予了开示。佛陀的教义概括起来,就是看清身心现象的幻相本质,藉此就可以摆脱生命的囚牢。从这一点上来看,这是非常简单的,众生执着身心现象,并把它误认为自我,因此而背负着身心的枷锁,这是业流形成的原因。解除这业流枷锁的钥匙就是看清身心现象的“无常、苦、无我”,于是心就完全放开了那些无谓的空虚现象,这就是解脱——苦的止息。 没有人愿意一直受苦,也没有人会为那些空无的现象去努力,这是解脱的立基点。身心现象就是苦,而其本质完全是空无。如果众生一旦知道身心现象这三个特点:“无常、苦、无我”,他的智慧就圆满了。没有人总是愿意一直让自己受苦,并为那些空虚而无益的事情费心。 不论那些身心现象多么迷人,它们的本质注定是空无和痛苦的,这是佛陀发现的真理。众生只要能看到身心现象中的空无,就有能力放下它们。业流是空无的,只是宇宙的一些能量在流动,但众生总是认为业流是真切的,并认为那就是自我,这是导致轮回不休的主因。只要通过对身心的观察,发现它的空相和痛苦相,没有人不对其撒手。执着它是因为不知道它的本质,当观察清楚了这些只是空无的现象,业流就在当下那一刻停止了。 摆脱业流束缚的秘密就在《大念住经》中,在这部伟大的经典中,佛陀集中地开示了四念住的禅修方法。藉此方法,众生可以通过观察,看到身心现象的本质:无常变迁、痛苦和无我。 这是唯一的道路,在此之外别无他途,这条路就是实相的道路。只有看清身心的实相,就可从痛苦烦恼中解脱。不论是此生的痛苦交替,还是一生一生之间的曲折辗转,它们都是痛苦和无益。摆脱了这种顽固的痛苦,就会另有新天地,那就是心的完全自由;佛陀把这种境界称为涅盘,事实上,那只是佛陀给修行者的一种标记,以便实际禅修之人看清他的标记。当然,在这条路实修四念住的道路上,只有成功的人才能真切地见到涅盘。也许,众生通过想象大致能够知道涅盘是一种怎样的境界,至少现阶段的多数人把涅盘理解为“新生”,那确实是完全彻底地新生——由凡转圣。 如是 2011-12-8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分享 隆波帕默尊者法宝解苦心钥 (sikao)
- 【必看】如何处于当下,处于临在(一些有帮助的练习) (风吹云一笑)
- 正法是无价的!是没有学费的,是数千年以来的正法传统。-葛印... (风吹云一笑)
- 转:坦尼沙罗比库作品全集,需者自取 (风吹云一笑)
- 觉知的手段——希瓦宗教诲 (风吹云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