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疗愈过程中,幸存者身上发生了什么?
来自:作家元婴(作家元婴)
脱离虐待关系之后(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受虐者会经历一个敏感脆弱的时期。他们孤独、抑郁、悲伤、绝望,自我怀疑。从感情上,他们渴望靠近他人,获得安慰。但是,一旦这种靠近中出现与过去生活中类似的情境,就会在瞬间唤起他们伤痛的回忆。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他们会从现实中火速抽离,有时是言语、姿态,有时是行为、关系。就像主妇烫伤了手指马上扔掉滚烫的汤碗,他们急于退回到安全的区域,独自吮吸伤痛。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向一个深谙操控、剥削,言辞与行为充满冷漠、贬低与攻击的人敞开心扉,结果却遭到无情的践踏、压榨、虐待。他们的自尊变得支离破碎,就像刚刚褪去旧壳的软体动物,哪怕一点点风吹草动,也会让他们胆战心惊。
这种感觉与失去至爱亲人的感觉极为相似,只不过,他们失去的是健康、活泼、真实的自己。在病态的虐待关系存续期间,他们靠着施虐者灌输的虚假自我生活:我虽然差劲,但还有人要我,庇护我。当这种病态关系突然中断,他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在过去那段时间里,真实的自我好像从未存在过,我生活的价值只是为了满足施虐者的需要。表面上看,他们只是离开一个糟糕的人;但在内心里,他们与自己熟悉的一切断了联系:感觉、认知,自我评价,生活秩序。就像在风暴中断掉缆绳的小船,在波涛汹涌的海上,在颠倒、混乱的世界里徒劳地挣扎,想要找到一个可以依傍、赖以定位的支点。
这段“失去的时光”是很难讲述的。因为对他人来说,过去是一张完整的彩色照片,照片里的你微笑着,野餐、打球、唱歌,拥抱孩子,看不出任何异常。可是在你心目中,过去是一张拼贴的照片,别人的部分鲜艳、生动,而你却灰白、僵硬,神游天外。你的灵魂被吸走了,而爱你的人却茫然无知。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哀悼过去,表达愤怒,接纳自我,重建自尊是多么重要。在不同程度上,我们已经走出那段黑暗的时光——无论我们身边的心理资源是多还是少,我们总有一天会过上本应属于自己的生活。因为,脱离了虐待关系的束缚,我们内在的生命力就会复苏和生长,这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我们想要过更好的日子,就一定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从灰暗、绝望的过去,到鲜活、生动的现在,幸存者到底经历了什么?是什么让他们毅然告别过去,重启新生之路?
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心理资源,也是作为幸存者个人可以努力做到的:
1. 拥有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这一点对那些与施虐者有长期伴侣关系,经济上被剥削、控制的幸存者尤为重要。
2.一个健康的身体,或者健康的生活方式。虐待关系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恢复锻炼和健康饮食会让你减轻身体不适。即便你不能马上找到工作,或恢复正常的社交,身体的愉悦也会带来更好的情绪体验。 3. 恢复正常的社交活动。施虐者深刻侵蚀受虐者的精神世界,会让一切普通的社会交往变得黯然失色,甚至“乏味”“无聊”。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所谓“深刻”只是创痛留下的痕迹,普通才是生活的常态。我们的理智和直觉会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我们需要的生活。 4. 向爱你的人讲出你的遭遇。你需要表达:我曾经被人如此糟糕地对待。我很愤怒,我很难过,我很受伤。然后,接受他们的安慰,原谅他们不能给你需要的理解。因为他们对人心的恶毒还没有切身的体会。 其他的支持,我们可以向外求助。比如,一个专业的、温暖的、适合你的咨询师,一个相互支持的疗愈团体。 必须承认,真正的疗愈是发生在个人身上的。一个疗愈团体的积极作用,就体现在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个体疗愈,而不是替代个体疗愈。相信每个人都知道“我好了”是种什么感觉,而不是由别人来告诉他那是什么。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才是我最需要的。一个人能自由地从环境中吸取积极因素,重建真实而富有弹性的生活态度,他才能真正主宰自己的生活。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今后再被虐待的可能。疗愈不是“回到过去”,也不是“成为普通人”,更不是“成为不受伤的陌生人”,而是“成为我自己”。疗愈的金标准不在课本里,不在权威的讲座中,它只在每个渴望幸福的人心中。 说到权威,我想补充一点:暴虐者能够滥施淫威,正是利用了人们心目中对权威的畏惧、盲从。所谓“不带诱惑的深情”“不带胁迫的期待”,既体现在相处的态度上,也体现在相处的方式中。如果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说“你应该……”那么他无论多么谦卑、诚恳,台下的人们还是能体验到来自权威的压力。我们可能很熟悉这句话:“沟通的内容不重要,沟通的语气才重要”。那么,换成这句话也是一样的:“沟通的内容不重要,沟通的姿势才重要”。 所以,情感上的接纳与支持,是一个疗愈性团体最重要、最有价值之处。原生家庭的缺憾,虐待关系的伤害,让幸存者急需补充情感力量。好的疗愈团体,和好的咨询师一样,可以给无辜受伤的人提供一种再抚育的环境,帮助他们渡过最艰难的时光,重拾生活的信心。对于幸存者个体来说,疗愈团体的意义就在于:有这么多人理解我的痛苦,愿意陪伴我,给我安慰和鼓励。在这里,我可以汲取能量,重新缝补这个破碎的世界。如此来说,情感支持的重要性甚至超过知识的分享。知识当然是重要和急需的,但是仅有知识是不够的。人不是靠同一模式打造出来的,也注定不会按同一模式恢复健康。一个人只要恢复了对自己的信心,剩下的事情会容易得多。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NPD幸存寻在广州一起找工作生活的搭子 (寻找)
- 计划在广州创建公益性的青年疗愈空间,问下大家的看法 (寻找)
- 调 整 好 心 灵 的 焦 距 | 疗愈漫画 (简岛)
- 要不要报复渣男? (作家元婴)
- 勇 敢 去 追 爱 | 疗愈漫画 (简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