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看展 | 丹尼尔·阿尔轩:时间之沙
来自:那个Z(看书 看展 看电影 喝酒)























我们不得不在时间和空间的缝隙中小心翼翼的游走,持续的、突发的灾难,让我们重新审视过往的美好,看到躯壳之下的脆弱。丹尼尔·阿尔轩,12岁时遇到的一场飓风中,看到被毁后的家园,感受到同样的真实与荒谬。多年以后,剥离物体的表皮、将内在相异的结构露出,成为他“虚拟考古”的创作语言,这是一种使事物速朽后的反观,也是站在未来回溯当下的假设与虚构。上一次在上海的昊美术馆,他大量使用了当代icon作为载体,这一次在秦皇岛的沙丘美术馆,在名之为【 丹尼尔·阿尔轩:时间之沙 】的展览中,他将时间的刻度更大幅度的推向更为古早的时代,构思远自三年前的一场展览中,他使用了卢浮宫中的一些著名雕塑的元素,经由法国国家博物馆联盟的同意,等比例复制了这部分雕塑,同时将之变成自我观念的作品,这些可以上溯到古希腊、古罗马、基克拉底文明的雕塑,是古典美与精神的范式,它们出现在沙子覆盖的美术馆中,暴露于千年之后的日光之下,出现在海边劲风掠过的露台之上,观众如未来入侵者发现了可能如盖亚一般已被遗忘的古迹,围观那残破的躯体,看到巨大的头颅假想着未出土的更巨大的身躯,好奇于表象之下的石英石、方解石、贝壳等物,时间解剖了它们,使美不再完整,将虚幻的光芒祛魅,若说真实是残酷的,那么时间笑而不语,自然只以刍狗视之。 这些作品的名字和其形式同样具有解构之意,如:《侵蚀断臂维纳斯铜像》、《侵蚀宁芙女神与贝壳石英像》、《侵蚀雅典娜石英头像》、《侵蚀乌尔比诺公爵——洛伦佐·美第奇蓝色方解石像》,《侵蚀战神阿瑞斯蓝色方解石像》、《侵蚀狩猎女神狄阿娜石英像》、《出土的侵蚀悲剧女神墨尔波墨涅铜像》…我不厌其冗将之列出,反而强调了那种罗列的无意义性,无论它曾经来自真实还是神话,来自佚名工匠还是米开朗基罗之手,都只是时间之沙。 📍UCCA沙丘美术馆 🗓️20210711-1010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北京看展 | 戴头盔的女孩 (Tokugawa)
- 北京25.4 | 艺术展览(一) (L利兹)
- 上海看展 | 贝聿铭:人生如建筑 (呓呓)
- 2025川美研究生毕业展-雕塑装置 (沙丘植物)
- 2025川美研究生毕业展 (沙丘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