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为什么女孩子更容易反思自己的消费主义?
来自:夏夜吹拂晚风(是)
补充:有姐妹谈到了男性其实也会有过度消费的问题,其实我原本有提到,觉得太啰嗦就删了,也感谢积极讨论,以及赞和收藏的姐妹们。
文中我提到的一些反思只针对我看到的咋们小组的情况,没有数据,比较片面化。加上一些讨论我把标题改为:为什么女孩子更容易反思自己的消费主义?更贴合我文章想表达的意思。
有姐妹发帖说到“粉红税”,其实也是大环境的问题,正如我在文中提到的,资本永不眠,它总是逐利的,现在对女性的营销,就我经历而言是比之前多了,从美妆国货的崛起就很明显看出女性购买力增强,市场扩大才有源源不断的品牌来加入。其实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的地方在于我们女性被重视,同时经济实力的增强,也有助于提升社会地位。但是坏事是,这些反映出社会对女性营销的切入点,不是强大的实力,或者突出的成就,而依旧是美丽的外表,华丽的服饰,其实背后营销的还是焦虑感,很容易在一次次消费后自我怀疑。
姐妹们反思自己消费主义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现实生活,希望我这啰里八嗦的话能让大家有所收获,也感谢讨论的姐妹让我体会良多,之后就不一一回复了,谢谢大家😊
原文:
加入小组有一段时间,经常深夜的时候喜欢逛咱们小组,有时候看到很多的姐妹发的咨询或者心得。咨询有的还好,心得很多都是大家普遍经历过的疯狂消费时期,我看了一些发现,时期普遍是姐妹们上大学开始、工作初期,这样的阶段,不外乎自由了,独立了,可以由自己支配金钱进行消费。
但是,却在此之前,很多人并没有树立正确的适合自己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不知道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包括我自己,在上大学之后也进行了很多的无脑消费。在淘宝买一些便宜劣质的衣服,跟风一买了很多廉洁平替的口红唇釉,没有多少用完就扔掉了,也是很大的浪费。
这样的事情似乎不是只发生在我一个人的身上,很多姐妹应该都有,所以我就在反思“为什么女孩子更容易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女孩子比男孩子的购买力更强呢?”
看过一篇标题为“what is happiness”(何为幸福)的文章(作者 John Ciardi),写到美国女性杂志的前几页和后几页都是美好广告,这些广告宣传的是美好又梦幻的梦境,广告里,眼之所及是婴儿般的肌肤,无暇的牙齿,女子呼吸是带着香气的,而六十岁的身材必须看起来是十四或十五或者十六。
到现在也何尝不是这样呢?资本永不眠,商业主义带了消费主义,而如何刺激消费就变成资本最重要的问题,其实资本只是看到了女性的消费力。女性的经济能力提升了,收入增加,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资本的营销目标,同时,不可否认的事情是,男性依然是社会的主体,也免不了对女性的物化,女性在大环境下、无形中被迫消费和装扮。
反思到这里,其实也明显,消费主义其实是资本带来的全球的问题,只不过我国近些年的发展就是靠消费为主,但是消费不是负面的,我们在社会中需要消费来进行日常的生活,我们反对消费主义,是反对无脑的消费和没必要的消费,改善消费过度造成浪费的行为。理性合理的消费,是能购入真正符合自己价值观和需求的东西,不会造成过多的负担。
希望我们女孩子能克制消费主义的前提是,我们清楚的认知到自己的需要,了解自己的消费水平,并实践这样能自我肯定的生活。而不是受了外界的影响,为了低消费而低消费,强制降低自己生活水平,反而容易会报复性消费。所以,不要因为看到别人做到低消费就很迷茫,一味自责自己的高消费。没有自我认知的强行低消费是很痛苦的,因为克制欲望就是要反人性。祝福姐妹都能在日常购买中慢慢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消费理念,在合理的消费水平下过自己真正热爱的生活。
最后,再分享一下我近些年一些逆向消费的做法。衣服鞋子类:衣服裤子一个月只能一件(除非工作需要),只买自己最想要性价比高搭配率高,尽量避免买反季节的衣服,不要觉得自己捡了便宜实际上是丢了西瓜。买之前先在购物车放一放多想一想,不要深夜逛淘宝,无聊就逛淘宝,千万别看到穿搭博主好看就上头冲动购物,实际上她穿好看是因为适合她!多建立适合自己的风格比较重要(我个人花费大头就是这些哈哈,必须克制一下,我自己衣服真的太多)。其他的,我本身购入的比较少,欲望低,就不展示了。
以上,写这些主要是提醒我自己,希望也能对姐妹们有所帮助,都是一些碎碎念,片面之处还请谅解,也欢迎大家在这里心平气和地讨论自己的消费观念和习惯之类的(不要吵架哟),谢谢~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讨论区|请劝退我毕业旅行!! (讨厌火鸡面)
- 心得分享|买过N把梳子之后发现还是最便宜的好用 (momo)
- 经验:不想让大数据推荐消费,就多搜点乱七八糟的 (momo)
- 不要买|投影仪买回来发现出租屋并不适用 (太空人)
- 不要买|打卡30天不网购! (吃面包的吐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