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读后所思
RY
缘分妙不可言,有时候一句话就是打开一扇窗的钥匙。
偶然翻看,映入那句“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他们能让你悄悄成为自己”。觉得很投脾气。但我个人对宗教没有研究也不太了解,但这丝毫不影响阅读此书。
其实故事很简单,一个名叫悉达多的婆罗门,经历离家成为沙门修炼,到入世经历情爱痴贪再到回归本我一步步参透人生成佛成圣的故事。
我是喜欢这个故事的,因为他确实带给我思考,似乎也给我以解惑。
1. 生活是要自己经历,纵有千百种智慧在你耳边,那也是飘着的,沉不到心里去。
总是经历后,才可能会有通透彻悟。或许心里才会接纳自己曾经的年少无知。
开始悉达多不顾父亲的怒气离开家乡,为了他最求更真切的理想。后来虽然遇到佛陀乔达摩,尽管他正直令人尊敬,告诉他真知灼见,但还是因为不能知道佛陀亲身经历,不能了解其中过程而离开。他想知道过程,但似乎别人只在告诉要达到的结果。
2. 经历过的或好或坏或福或祸,不是所有人能走出来,个人的修炼,看天分,更靠前期基础知识素养,也许现在我们无法参透其中真道,但是其实之前积累已经形成,会潜移默化再经历的过程种重新塑造你。让你从欲望的生活找到宁静。
悉达多早年修行是基础也是条件,为达到更高目标,他独自一人去发掘自己,释放自己,了解自己。不忘初心才能从世俗中超脱。
他通过妓女卡马拉,享受着情欲的放纵,金钱的贪婪。他热情真实的活着。他堕入泥潭,被世俗的娱乐、欲望、懒散俘虏。也是这种黑暗的时光彻底暴露出他身为人,那种人性最深处的欲望。他讨厌着众人,更厌恶着自己。是什么让他醒悟?那是之前他虔诚修炼的内心,仍在挣扎,他还总在回顾那位崇高佛陀的所言所行,最终一个梦的契机,奇鸣的鸟死了,似乎他世俗欲望之火也灭了,他看到的眼前生活没有任何生机勃勃的东西,他更感到心灵的空虚。
他回归到思考中,会想总结着这一路的经历,了结世俗娱乐的游戏,重新上路,内心却充满痛苦,没有安宁,差一步走上死亡,却是最初的信仰把他拉了回来。
3. 想起佛家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4. 人性带有两面 一面阴是,欲望,贪婪。一面阳,是宁静祥和。向上迷失的商人,赌徒也能摒弃贪念,修身自立。向下佛也能成魔,被欲望控制。
最后摘抄一下喜欢的句子:“看透世界、阐释世界、蔑视世界,这是一个伟大思想家的事。对于我,唯一可做的事情是:能够爱这个世界,不蔑视它,不去憎恨它和我自己,能够怀着爱、惊叹和敬畏的感情去观察它、我以及其他一切生物。”我也希望我能都爱这个世界,爱自己。怀着敬畏与同情珍视眼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一个女性主义读书群,QQ群,欢迎支持女性主义的朋友来 (合子)
- 《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入门指南 (叙事通勤族)
- 野生机器人和她的野鹅儿子--荒岛机器人 (Senny)
- 《天真的人类学家》:用幽默解构差异 (叙事通勤族)
- 《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关于我的“觉醒体验” (叙事通勤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