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放映室,书剧对照,第一集《猴王初问世》
修小罗(刘波r刘海留疤 这是通知不是商量)
小时候夏天不看《西游记》就不叫过暑假。
虽然没暑假了,但夏天一样可以看《西游记》,一边翻书一边看。
刚出生的猴宝宝,眼睛好清澈。
帖子里动图不动的话,再点一下就可以了

我会摘取《西游记》原著片段和剧对照,其实个人感觉,仔细看,剧比书又升华了一截。书里的成长线没有那么明显,剧里有非常明显的成长线。让我慢慢来贴(中间会夹杂一些自己的议论):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胎。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
四大名著中,有两部的主角都与石相关,而这四部书中,唯一一个算得上是大主角,戏份最多的,就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孙悟空的出生又是彻彻底底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我们古代神话中更是有不少和石头相关的,女娲采石补天,精卫衔石填海,据说大禹的夫人因为常年站在门口望夫也化作了石像。
而且并不是因为石猴出生时石头崩裂才惊动天宫,而是石猴双目两道金光,才惊动了天庭。
很多书迷对这里的一句话都有困惑:为什么拜四方而非拜天地。
这段又与电视表现不同,石猴不是在海边,而是在山顶的仙石里孕育的。而且和哪吒出生一样,都是出生是个卵,然后再变成猴(人)。


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你看他一个个: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邷么儿;跑沙窝,砌宝塔;赶蜻蜓,扑蜡;参老天,拜菩萨;扯葛藤,编草帓;捉虱子,咬圪蚤;理毛衣,剔指甲;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压的压;扯的扯,拉的拉。青松林下任他顽,绿水涧边随洗濯。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却去那山涧中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
电视里没表现,看起来好像是出生不久,就成了猴王,其实书里是因为避暑才发现水帘洞。

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侞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锅灶傍崖存火迹,樽-靠案见肴渣。石座石床 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
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相个人家。
(其实水帘洞里的描写更像世外桃源,又有竹又有梅,清幽雅致,和电视剧里相差还挺大的。)
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这个写的有点问题,汉代没楷书,应该是隶书,不过人家在东胜神洲,也不是一个地点啦!

从猴宝宝主动跳水帘洞就可以看出,他就是一个非常勇敢果断的人(猴),对待未知没有丝毫顾虑,大胆直率地前进。
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书里的猴子们进洞以后就把谁带他们进来的忘的一干二净了,还要石猴自己跳出来问大家才获得王位,比电视剧里的猴宝宝更世故。




而且书里也没讲老猴妙语解释美猴王名字的来历。




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堕下泪来,众猴慌忙罗拜道:“大王何为烦恼?”猴王道:“我虽在欢喜之时,却有一点儿远虑,故此烦恼。”众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欢会,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为何远虑而忧也?”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众猴闻此言,一个个掩面悲啼,俱以无常为虑。
书里的猴王还是挺懂人间的,不像电视剧里那么天真,自己感悟到死亡,开始进行终极哲学问题思考(bushi)。





剧里这样写可能是为了造成更多的戏剧冲突吧,毕竟书里写的平铺直叙,总不能一直让猴宝宝自己唱独角戏,也不好看。

也是他运至时来,自登木筏之后,连日东南风紧,将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南赡部洲地界。持篙试水,偶得浅水,弃了筏子,跳上岸来,只见海边有人捕鱼打雁,挖蛤淘盐。他走近前,弄个把戏,妆个虎,吓得那些人丢筐弃网,四散奔跑,将那跑不动的拿住一个,剥了他的衣裳,也学人穿在身上,摇摇摆摆,穿州过府,在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朝餐夜宿,一心里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正是那: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这几句诗写的就是人间现实吧?感觉到了今天依然适用。
离开东胜神洲到达南赡部洲这段书并没有详写,剧里补充了很多情节。又合理又有趣。而且没有写吓唬人获得衣服,改成了单纯猴捡到衣服了。






猴王在南赡部洲呆了八九年都没有遇到仙道,于是独自再次出海,渡过西海,来到西牛贺洲。(这个意志好坚定啊)
猴王用手扯住樵夫道:“老兄,你便同我去去,若还得了好处,决不忘你指引之恩。”樵夫道:“你这汉子,甚不通变。我方才这般与你说了,你还不省?假若我与你去了,却不误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养?我要斫柴,你自去自去。”
猴王听说,只得相辞出深林,找上路径,过一山坡,约有七八里远,果然望见一座洞府。
书里的猴王想请樵夫帮忙带路,却挨了拒绝。剧里改的猴王经过人世凡尘更主动了,还把衣服悄悄搭在樵夫担子上当谢礼。


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细观灵福地,真个赛天堂!
书中菩提老祖的洞府比电视上的还要仙气。
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
这句十分欢喜,看来他在人间吃了不少亏,挨了不少骗,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猴王整衣端肃,随童子径入洞天深处观看: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说不尽那静室幽居,直至瑶台之下。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菩提祖师身边的都是小仙,不是小道,书里写的确实气派多了。
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甚么?”猴王又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
让一个本来一点脾气都没有的小猴变成大闹天宫的大圣,玉帝老儿你们反省反省!
祖师闻言,暗喜道:“这等说,却是天地生成的。你起来走走我看。”猴王纵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两遍。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
拐呀拐的走了两遍,电视剧里开始猴子走路左右摇摆真的很像书里描写的样子。
(书里的第一回到这就结束了)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祖师道:“你既识妙音,我且问你,你到洞中多少时了?”悟空道:“弟子本来懵懂,不知多少时节。只记得灶下无火,常去山后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矣。”
这段剧里台词和表演都超级可爱,悟空一边揉着肚子一边说被我饱饱吃了七次。
祖师道:“那山唤名烂桃山,你既吃七次,想是七年了。你今要从我学些甚么道?”
这山的名字未免起的太随意了吧。
祖师道:“我教你个术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术门之道怎么说?”祖师道:“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不能不能。”悟空道:“不学不学!”
以下这几句台词也是剧组原创,借这机会讲出了悟空的内心。




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
书里完全没有写悟空被打的反应,剧里演的十分精彩,应该是用了戏曲表演的手法,接连三下,直接打得坐到地上,可可爱爱。

师兄们此时俱甚报怨他,又鄙贱嫌恶他,悟空一些儿也不恼,只是满脸陪笑。原来那猴王已打破盘中之谜,暗暗在心,所以不与众人争竞,只是忍耐无言。
真是个好脾气的猴。不知道在人间受了多少白眼了。
悟空悄悄跟着师父夜里学道。
却早过了三年,祖师复登宝座,与众说法。谈的是公案比语,论的是外像包皮,忽问:“悟空何在?”悟空近前跪下:“弟子有。”
祖师道:“此亦无难,只是你比他人不同,故传不得。”悟空道:“我也头圆顶天,足方履地,一般有九窍四肢,五脏六腑,何以比人不同?”祖师道:“你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原来那猴子孤拐面,凹脸尖嘴。悟空伸手一摸,笑道:“师父没成算!我虽少腮,却比人多这个素袋,亦可准折过也。”祖师说:“也罢,你要学那一般?有一般天罡数,该三十六般变化,有一般地煞数,该七十二般变化。”悟空道:“弟子愿多里捞摸,学一个地煞变化罢。”祖师道:“既如此,上前来传与你口诀。”遂附耳低言,不知说了些甚么妙法。
原著是当着师兄们的面传授的。而且师父觉得悟空身体条件不行,比人少腮。
孤拐面,也有叫孤拐脸的,就是上部凸出下部尖削的脸。颧骨突出,而腮帮少肉。
凹脸尖嘴,也是一个意思,就是个小瘦脸。
祖师却又传个口诀道:“这朵云,捻着诀,念动真言,攒紧了拳,对身一抖,跳将起来,一筋斗就有十万八千里路哩!”大众听说,一个个嘻嘻笑道:“悟空造化!若会这个法儿,与人家当铺兵,送文书,递报单,不管那里都寻了饭吃!”
师兄们早就发现了空空快递的妙用。
书里没有这句话,但能寻师十几年,横跨两个大洲,可见悟空学道心智之坚。

祖师道:“你等起去。”叫:“悟空,过来!我问你弄甚么精神,变甚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悟空叩道:“只望师父恕罪!”祖师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吧。”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祖师道:“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悟空顿然醒悟道:“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祖师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悟空领罪,“上告尊师,我也离家有二十年矣,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师父厚恩未报,不敢去。”祖师道:“那里甚么恩义?你只是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
菩提祖师的意思是,你留在三星洞,师兄们要学,你教不教都会引来祸端,离开才能保命。
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 。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菩提祖师没有像电视剧那么和蔼,还威胁悟空来着。
于是悟空离开菩提祖师处,赶回花果山。
第一集结束。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说实话折腰有点厉害,🫘没有推广都破三万了 (momo)
- 折腰这个破三万的海报还挺有意思的 (Sisyphus)
- 摩登兄弟🍓刘宇宁(顶刘)正式成为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 (momo)
- 就问哪个二。番能氪1000万 (豆友ytev0jLlCU)
- 国剧分析|藏海传讨论下剧情啊,面具是好的坏的 (深藏b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