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洽日记|不会生气原来并不代表性格好
漾舟陶嘉月
今天在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第七章愤怒的表现里,当蛤蟆发觉“生气的总是别人,而不是我”时,我突然发现我也有这样的疑惑!
身边认识的人都认为我是个脾气温吞、不会生气的人,我妈也经常说我性格好,不急不躁,所以在我的认知里,“不生气=脾气好=人好”,我之前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逻辑,但今天却突然想到:我不生气了,但是我也没有在开心。
记得刚上初中的时候,因为一件小事发火,当我大声和朋友吵时,她却突然笑了,她觉得我之前从来没有这么急切又大声地说话,她觉得我是在“假装生气”。本来想朋友如果能和我道个歉我可能会立马熄火,可是她不仅没有反而对我的愤怒感到可笑,我就更生气了。不过在那以后,我好像就再也没有这么明显地表露过愤怒的情绪。现在回想,甚至觉得我大多时候感受不到愤怒。
每当别人诋毁、对我说我不喜欢的话、或者以其他方式伤害我时,我的情绪往往有这些:伤心 ——“为什么这样对我”;内疚 ——“我做错了什么”;好笑——“怎么还有这样(奇葩)的人”。然后可能就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情绪低落。
书里面蛤蟆对苍鹭发问也正是我的疑惑,“既然愤怒是塑造我的行为的基本要素,那我为什么不生气呢?”
苍鹭给的解释是,当我们被两个仁慈的独裁者(父母)俘虏,他们完全掌控了自己,但又对自己倍加关心;我们完全依赖着他们,并且深爱着他们,我们无法对他们生气,所以学会了不带攻击性的发火。
于是我又开始思考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好像确实如此。我父母对我的关心和照顾事无巨细,表面上看好像从来没有很严格的要求我,但我又一直生活在他们为我安排的条条框框里。大多时候我严重的抑郁状态都来自于我和妈妈相处间的不愉快(我觉得可能因为只有这种关系才是我真正在意的,所以才最能牵动情绪),但我采取的应对方式就是“怄气”。
我不能把情绪一股脑释放出来,因为害怕这样的情绪会对人际关系不利(我做事太唯唯诺诺了😿),所以只能用缓和的方式释放愤怒,也就是冷暴力。书里面说冷暴力是输家在对强大的赢家做出的反应,我不知道擅长冷暴力的我是不是意味着在每段关系当中实际都处于下峰。
但是我现在越来越羡慕那些情绪外露的人,他们看起来就更坦荡与磊落,似乎也更快乐。希望我也能学会正确释放情绪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有偿诚邀组内可爱的豆友参与深度访谈(20r-30r/人) (素馅不吃)
- 讨论&互助|怎么处理这段关系 (K)
- 过情关,放下十几年的感情。回归自我 (Be不功利的卷王)
- 自洽日记|每天夸夸自己 (R)
- 爱自己,熬一熬,就是黎明 (ni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