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草|大胆地说,我不喜欢《卡拉马佐夫兄弟》
17:00
《卡拉马佐夫兄弟》我是抱着很高的期待去读的,读完觉得很不喜欢。
首先我承认,这是一部厉害、伟大的作品,但我不喜欢,我认为读完他是浪费我的时间,我从中只收获了一段不舒服的阅读体验。
我不认为小说的精神、思想、主旨一类的东西是最重要的,我不期待小说可以“感动我”“震撼我”“影响我”,我读小说最大的期待是看到一个或精美、或磅礴的艺术品。
甚至,一点暴言:谁还没点思想啊?连写网文本本都还能扯上一个思想呢。但能写好一本小说的经验,技巧,把自己的思想完美,彻底表达出来的能力是多数人没有的。
所有的思考、感动都要建立在它是一件精美的作品基础之上,吊诡的是《卡拉马佐夫兄弟》地基打的不好,房子却雕得挺高。
《卡拉马佐夫兄弟》的语言和文本算不上好,结构也不算精巧。他的两个卖点:宗教辩论和故事。
故事噱头很大,杀父案的噱头在最早抛出来,却一直到最后才放出杀父的剧情,彼时读者已经由期待转为了疲惫。
故事节奏不好,太啰嗦,而且是越往后越啰嗦。好不容易看到最后一章了,居然还出现一个人要把每个人物,这个故事再罗里吧嗦复述一遍,看得我暴躁无比。
写作手法上多对话,对话中的人物性格写的倒是不错,但我很不喜欢陀氏把所有人都写成“精神失常”“冲动型人格”,我认为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懒惰做法,这代表着角色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都是讲得通的。
如果有人要说什么“真实的人就是这样”的话,对不起,我看小说不是为了看“真实”。
“说一本小说现实,既是侮辱了小说,也是侮辱了现实。”
现实有现实的规矩,小说有小说的规矩。现实中一个太不喜欢吃甜食的人,也会偶尔没有理由地吃两次甜食,但小说里的人,如果突然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一定要给出理由,符合逻辑。
而人物弧线,他们的转变我更不喜欢了。我一直期待的老二的堕落,很匆忙,急促,虎头蛇尾就完事了。他堕落非常重要的理由,为什么会爱上卡嘉没有任何描写,没有任何理由,就是爱上了。
围绕老二最重要的宗教辩论,也是本书最大的卖点。
我:……
我真的无法理解。我还想问问那些被《宗教大法官》那一章各种震撼的人,是都看过圣经,都有宗教信仰吗?
主角,阿廖沙,更是一个说教式的人物,包括一众教徒,一定要在小说各个地方差缝说教。后面两个小男孩的故事还一定要插一脚,毫无作用,出场只是为了给小孩子传.教。同样,长老生平那几章也没啥用。似乎就是陀氏写嗨了,根本无法抑制住自己的宗教热情,在这本书里不停地说教。
女角色我就更不想说了,塑造差着男角色一大截,没跳出的“荡妇”和“圣女”的框架。
如果纯打分,我会给《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个高分,但不会高到现在的评分。
但如果要问我推不推荐,问我喜不喜欢,我会说:快跑!!!
想看文学,体验艺术的,去看点别的小说不好吗?陀氏小说好像也没什么独特的,别的小说没有的写作手法。
想看宗教辩思,叩问思想的,去看哲学著作不好吗?比这深刻多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座谈|突然感觉阅读作为一种爱好挺寂寞的。 (205485217)
- 有人想讨论《流俗地》吗 (爱新觉罗·良乡)
- 座谈|有没有一本书的书名过于前卫/古典,让你认错作者的时代... (旅行柠檬)
- 座谈|请提名“自我意识过剩”的作家和“自我意识不过剩”的作家 (FIDELIO)
- 求解|被短视频腌入味的碎片人,想用书找回专注力,求推荐书单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