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的力量.
syvaart(心情好)
诚然,隐喻做为文学中,一种通常的修饰手段,用以一种事物来喻指另一种不相干的事物.而电影做为近100年新发展的通过声音,和影象来创造的艺术手段.就如戈达尔所说的那样:文学和电影完全是一玛子的事情. 艺术的创作离不开想象.电影艺术毕竟和文学还是有区别的,不可能将作者所要表达的完全用文字直白的告诉观众.那样电影就失去了其乐趣.也或者是犹如好莱乌式的快餐文化,在你吃完之后没有回味. 看懂导演的隐喻,或许是指自己的理解和导演所要表达最接近会带来好莱乌电影不能的乐趣.这个需要观众自己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也或许在电影结束之后,自己查阅下相关的资料,导演的背景,历史,文化然后在回过头再看,能有当初第一次看时不同的味道,或者说是恍然大悟的感觉. 隐喻是种技术活,是种艺术的表现.需要导演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可惜的是中国导演缺乏这种功力.往往电影表现过于直白,或者说不知道是认为观众智商太低,还是缺乏水平,将很简单的东西拍的过于冗长. 举些例子来说明吧,<Dreamers>中,雷奥姐弟和马修犹如法美关系,而马修插入伊莎贝拉的处女身,犹如美国主流文化对法国文化的侵入.戈达尔<人人为己>中也有多处的隐喻,在火车站边,一女孩被煽耳光的慢动作面部特写,隐喻着女主角在旁此时的心情痛苦.也或者如大卫柯南博格<Videodrome>中,人类作为媒体的牺牲品,行为和意识受到电视的控制,而衍生出男主角的肚子处犹如一个录象带放入口,最终的结局只有自己灭亡.恐怖,血腥但却有十分真切的表现着真实.在<再见,孩子>中,孩子们在观看卓别林<移民>时,那盼望的神态,以及<移民>中自由女神象,短短两个镜头表现出孩子对自由的向往,而<移民>中的那条铁连,又隐喻着自由对于于连的遥不可及.<蓝>当比诺什在泳池里不肯浮上来时,水面的一上一下代表着生与死,而孩子又代表着希望和重生.<无人地带>结局中,导演运用了上帝视角,来展示士兵身下的地雷隐喻人民仍旧处在水深火热的生活中,而片中的维和部队又隐喻着西方社会的道冒黯然.再者再者,在Luis Bunel的<朦胧的欲望>中,法官对事态的沉默代表世界的不公,而侏儒心理学家本能和理性的调和竟然中介是个侏儒,说明人在欲望面前的无主和丑陋。 呵呵,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只是想说说,和大家交流下哈.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求助】求九十年代初看的一部外国电影片名。 (小声说话)
- 谁知道这部电影的名字呀? (极度热爱三月的cherry)
- 求推荐|有没有什么好的全的看电影的资源gzh,或者网站都可以啊 (特吧)
- 分享|阿莫多瓦 电影合集 ;性告解1-14部(缺第12部);丁度... (Zuihouzhiren)
- 豆瓣凭什么不允许添加<嘉农>这部电影?三观很正啊,大家有兴趣... (Pac²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