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闲书话丨作家们追起星来,可了不得……
广西师大出版社(为了人与书的相遇)
你见过作家们“追星”吗?
娱乐圈爱豆的“房子”会塌,但是你爱的作家可不会塌房,追星不如追作家。
今天就带你看看作家们的作家,文学偶像们的偶像是谁?
欢迎来pick你心中的文人追星第一名,欢迎在评论区讲讲你知道的作家追星故事。
“1
大师如马尔克斯,也有崇拜的偶像

“海明威却是对我的写作技巧影响最大的人——不仅是他的著作,还有他对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惊人知识。”马尔斯克曾这样评价他的偶像。 1957年,年轻的马尔克斯会永远记得这天,他和偶像海明威在巴黎街头相遇了。 那时马尔克斯还在做记者,怀揣文学梦想,住在巴黎小宾馆的阁楼。他阅读了海明所有的作品,想要写出和偶像一样好的小说。 那天他正在巴黎街头闲逛,在二手书摊和巴黎大学生里,马尔克斯忽然望见59岁的海明威和妻子。 “不知该上前请他接受采访,还是向他表达我对他的无限景仰。但无论哪一样,对我来说都不容易。” 年轻的马尔克斯灵机一动,操着一口拉美腔的英语在人群中喊道: “大——师!” 在场的大师自然也只有海明威,他转过头来,朝年轻的马尔克斯挥手:“再见,朋友!” 迷弟马尔克斯在回忆时感慨而满足地说“这就是我见到他的唯一时刻。”
“2
徐志摩追星泰戈尔

民国文坛上的往事历历,诗人徐志摩的浪漫风流更是一时传奇。 除了大家熟知的风流才子的身份,徐志摩还是民国文坛最成功的追星族之一。 1924年,偶像泰戈尔来华,徐志摩全程接待,逢人便安利泰戈尔,妥妥地当了一回头号宣传员。 在给泰戈尔的信中徐志摩是这样夸赞偶像的:
“我们已准备停当以俟尊驾莅临。这里几乎所有具影响力的杂志都登载有关你的文章,也有出特刊介绍的……
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作家,从来没有一个像你这样在我们这个年轻的国家的人心中,引起那么广泛真挚的兴趣。也没有几个作家(连我们的古代圣贤也不例外)像你这样把生气勃勃和浩瀚无边的鼓舞力量赐给我们。”
徐志摩称偶像为“老戈爹”,泰戈尔为徐志摩取印度名“索西玛”,意味月亮宝石。 鲁迅曾经在《骂杀与捧杀》里甚至暗戳戳讽刺徐志摩的追星“人近而古的,我记起了泰戈尔。他到中国来了,开坛讲演,人给他摆出一张琴,烧上一炉香,左有林长民,右有徐志摩,各各头戴印度帽。徐诗人开始介绍了:“叽里咕噜,白云清风,银磐……当!”说得他好像活神仙一样..….”鲁迅的这段话里也能侧面看出来徐志摩对偶像泰戈尔的崇拜(狗头)
“3
粉他,就为他写本书

林语堂先生是苏东坡的超级粉丝,为了表达自己对苏东坡的崇拜,他专门为偶像写了《苏东坡传》,在书中林语堂写道:
“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存心给他写本传记的念头,已经存在心中有年。”
“1936年我全家赴美时,身边除去若干精选的排印细密的中文基本参考书之外,还带了些有关苏东坡的以及苏东坡著的珍本古籍,至于在行李中占了很多地方一事,就全置诸脑后了”
粉丝林语堂说,偶像苏东坡简直举世无双,放之四海也难能有二。
“4
是偶像也是好朋友
古龙是金庸的粉丝,也是受偶像金庸影响,才走上写小说这条路。 古龙本人曾说,在《绝代双骄》前的作品,都是模仿偶像金庸先生写的。 后来倪匡替《明报》向古龙约稿,古龙终于认识偶像金庸,二人迅速成为了好朋友。经常一起吃饭、喝酒,聊武侠,说电影。

1972年,偶像金庸的封笔作《鹿鼎记》在《明报》的连载将结束,他指定古龙为接班人,向古龙约稿,请他长期为《明报》撰写武侠小说。 古龙接到偶像金庸的约稿信,放好水的澡也不洗,望着偶像写来的信激动好久。 世事难料,晚辈古龙1985年去世,古龙死后,金庸心中哀痛,写文悼念:
“古龙兄为人慷慨豪迈,跌宕自如,变化多端,文如其人,且复多奇气。惜英年早逝,余与古兄当年交好,且喜读其书,今既不见其人,又无新作可读,深自悼惜。”
能和自己的偶像成为好朋友,大概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5
谁也不服的王朔,只服他
“这个人,我是极其的羡慕,全国每人都必须追星,我就追阿城。”上面这话,是谁也不服的王朔说的。 一身傲骨的王朔在说起阿城时就不掩自己的迷弟属性了:“阿城,我的天,这可不是一般人,史铁生拿我和他并列,真是高抬我了。我以为北京这地方每几十年就要有一个人成精,这几十年养成精的就是阿城。” 不光王朔,陈丹青、木心、王安忆、许子东……都非常佩服阿城,在作家圈子里,阿城也被尊称“阿爷”。


阿城写文章,一出手就是大作《棋王》。 后来的《树王》《孩子王》《遍地风流》《威尼斯日记》也都是大作。 迷弟王朔说“我和陈村是那种油全浮在水面上的。阿城,是那种油全撇开只留下一汪清水的。” 阿城做起编剧来也是非常厉害,《芙蓉镇》《海上花》《聂隐娘》《卧虎藏龙》都有阿城的手笔,而阿城认为是败笔的《贞观之治》,豆瓣评分也高达9.2,难怪谁也不服的王朔能服阿城: “若下令全国每人都必须追星,我就追阿城。”
“6
你认识的小说家们,多半都粉他

博尔赫斯被称作是作家中的作家。 马尔克斯、库切、略萨、桑塔格是他的粉丝,在中国,他的粉丝群更是庞大,莫言、余华、苏童、格非、麦家、残雪、孙甘露......你认识的小说家,多半可能是他的粉丝 在博尔赫斯面前,很多作家称他们“先是读者,再是作家” 莫言在博尔赫斯那里找到自己叙事的腔调,博尔赫斯对很多作家都是意义重大。 而博尔赫斯的作品也成为很多作家模仿的样板,作家如马原、格非等也都坦言师法博尔赫斯写过小说。 当年,他们对博尔赫斯的评价,简直是“膜拜”,也成为博尔赫斯在中国的最好的学生。
“7
村上春树除了跑步,还热衷安利偶像

作家村上春树除了是跑步达人、音乐达人,还是出了名的安利达人。在村上的书里,处处流露他对前辈偶像们的致敬和崇拜。你很容易就被他安利了菲茨杰拉德、卡佛、钱德勒…… 以《挪威的森林》为例,在小说里借角色之口,村上大夸《了不起的盖茨比》。 请看原文:
永泽宣称:“对死去不足三十年的作家,原则上是不屑一顾的。那种书不足为信。不是说我不相信现代文学。我只是不愿意在阅读未经过时间洗礼的书籍方面浪费时间。人生短暂。”
……
“渡边君,这宿舍院里,多少算是有识之士?唯独我和你。其余全是一堆废纸。”
“何以见得?”
“我看得出来。再说我们两人都在读《了不起的盖茨比》。”
“可菲茨杰拉德才死二十八年啊。”
“那有什么,才差两年。”他说,“像菲茨杰拉德那样的杰出作家可以网开一面!”
自己读不过瘾,就让小说里的人读,可能还是觉得不过瘾,村上又搞起了翻译工作,亲自翻译日文版《了不起的盖茨比》。 他在《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序中提到:“菲茨杰拉德的文章具有独特的美感和韵律,会让人联想起优秀的音乐作品。与音乐相比,菲茨杰拉德的作品更加自然,更易于理解。”
“8
因为偶像没得诺奖,他拒绝领奖

2004年,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在得知自己获得诺奖后,直接表示自己不会去斯德哥尔摩领奖。
她觉得自己没资格拿,表示我不应该得这个奖,应该是由她的偶像汉德克拿到诺奖,
“这一奖项是应颁发给另外一位奥地利作家彼德·汉德克的。”
耶利内克粉汉德克,得了诺奖想给他,也是没谁了!
汉德克也在2019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下耶利内克算是和偶像一起拿到诺奖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晒书/房|进货啦 (Aleph)
- 求购转让|搬家闲置书,几乎全新,10/本 (momo)
- tb人类新史25 (粗糙右π)
- 求购转让|25折不包出一波全新书,马尔克斯、张居正、暗算、... (Gluck)
- 转让|出一套全新的谈迁《国榷》,六册全,价格好商量 (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