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打卡|古典文学历史探秘

月谪溪

月谪溪
2021-09-04 08:38:27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月谪溪

    月谪溪 楼主 2021-09-05 13:39:31

    《追宋》阅读过半,尤其喜爱古代书院部分,仿佛是一场与先人大儒的遥遥执礼。书本美中不足可能是存在一些虚话,或许可以更生动些。

    九月五日记

  • 月谪溪

    月谪溪 楼主 2021-09-17 09:00:04

    《万历十五年》阅读完成

    此书英文名叫做《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这大概是这本书最为巧妙的一点:在这无事发生的一年里,大明的国祚已经消耗殆尽。只是体量如明朝这般的庞然大物,哪怕推动她在历史长河中翻滚前行的合力已然消失,她仍会依着惯性漂流些许。 且借用时下流行的文字:有些人早已死去,只是直到很久之后方才掩埋。 在这无事发生、无关紧要的万历十五年,一位君主、两万朝臣和千万子民一起,毫不经意地让大明的最后一寸卯榫解体。

    这本书一共讲述了这一时段的七个人物,分别为:早期的万历皇帝和晚期的万历皇帝,首辅张居正、申时行,固执的忠臣海瑞,晚明四大名将之一戚继光,和淹没在社会中的哲学家李贽。借用这七个人物的经历,作者构阐明了明朝的社会结构:上下丕鬲 —— 上层是以道德为核心的文官集体,下层是千千万万的农业个体。 张居正、李贽、万历、戚继光,他们曾经想过要用个人的光热去挽救行将就木的社会。所以他们的人生历经波折,饱受非议。申时行、十五年后的万历,则是比较清醒地认识了社会无可动摇的核心即以“四书”为核心构建的道德体系,申时行选择用自己为人处世的老道去维持这个机器的运转,也最终倒在其日益严峻的官僚体制下。万历则是选择了借用老子的“无为而治”去消极地等待帝国的崩塌——生命赋予他的更多是枷锁而非权利。 海瑞更富戏剧性。其人格恪尽儒家正统,不惜家徒四壁、满朝树敌。在这个以道德代替了法制、以文俗顶替了统筹、以“儒术”压制了科技的时代,他本应扶摇而上。然而,本朝的道德已经脱离了儒家的本意,沦为文官集体掌控历史车轮的一根坏死的椽木。海瑞几经波折,难能可贵地留取丹心不变,可社会不会一直留取一块固执的顽石。

    人无完人,但可尽人事。世无大任,不可蚍蜉撼树。万事有阴有阳,如李贽所言,文极则质生。这文质间转变的代价,不过是崩碎一个摇摇欲坠的朝代罢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34779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