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实证科学的局限性

有树的风景

有树的风景
2008-01-09 00:58:19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有树的风景

    有树的风景 楼主 2008-01-12 23:23:25

    “那您认为佛陀老子他们是怎么认识到终极的真理的呢?他们不是这个宇宙的产物吗?”——————说来话长!非三言两语可说清。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高层理性认识 这是我们所熟知的摸索真理的方法,西方实证科学的路就是这样走的。 这是运用人的感官“向外求”。

    还有一种摸索真理的方法为今天的人们所忽略:“向内求”! 这个问题非常深。 为什么“向内求”也能获得真理?因为人是宇宙的产物,人的意识的来源与宇宙必然有一种“对应”。 “向内求”,讲究状态;讲究悟性;讲究直觉——就是在某种深层意识中寻找、感应这种“对应”。 今天的人类由于大脑思维过于繁杂,欲望过甚,反之,其直觉感应能力却会丢失——因此今天的人根本就不相信这种认识世界的方法,认为它属于无稽之谈,是不科学的,不严谨的。 老子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关闭感官,反而能获得真理;走的越远,反而知道的越少。他为什么要这样讲? 其实老子的境界在诸子百家里是最高的,也是最难理解。

    据我所知,心理学家容格把人的最深层意识称为“集体无意识”,他将“集体无意识”比方成人类共用的一个“智慧库”;法国哲学家伯格森似乎也有直觉高于理性的说法。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7496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