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大家是怎么读下去角色具有恶劣行径的小说呀?

明白人

来自:明白人
2021-09-09 21:48:35 已编辑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明白人

    明白人 楼主 2021-09-13 19:32:52

    滴滴

  • 明白人

    明白人 楼主 2021-09-13 19:32:56

    滴滴

  • 明白人

    明白人 楼主 2021-09-13 19:33:05

    已解封

  • 铁心

    铁心 2021-09-13 19:39:46

    我觉得作者在写作品,写这些人物时,并不是为了让读者保持冷静和理性。相反是在勾起读者的情绪,如愤怒,《白夜行》这种,我感受到的是他们的可悲可怜和遗憾吧。总之,并不需要保持理性和冷静啊。引起什么情绪就是什么情绪。这个情绪,本身是你和书中人物之间的一种交流。如果这个情绪超过你的承受能力,你无法去继续,那就放下这本书就好。

  • 豆友224379088

    豆友224379088 2021-09-13 19:54:23

    [内容不可见]

  • 豆友224379088

    豆友224379088 2021-09-13 19:58:43

    [内容不可见]

  • user9265358

    user9265358 2021-09-13 20:02:32

    虽然没看过……但是《蝇王》主题似乎就是人性本恶?就是要把恶写出来给读者看的吧?读后愤懑和不适也是作者想要达到的效果之一? ……读明晃晃的“恶”却不觉得厌恶的人才比较奇怪吧…

  • 江牧

    江牧 2021-09-13 20:07:11

    能感受到难过悲哀与愤怒是一种幸运,很多人并没有和你一样的共情能力。人与人之间常因为这种钝感而冷漠。

  • 豆友168305960

    豆友168305960 2021-09-14 00:36:42

    [内容不可见]

  • 百无禁忌

    百无禁忌 2021-09-14 01:36:55

    三本都没看过,但我看过洛丽塔,主角是个ltp,我以旁观者身份去看,不论某个角色如何邪恶我都看得下去,因为这种邪恶是存在的,人性之恶非常正常,社会新闻让我对文学作品的包容度无限提高

  • 下意识地看日期

    下意识地看日期 2021-09-14 05:17:25

    我有点理解这种感觉,我记得我看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时候因为描写太有代入感了,所以看的很痛苦。不过我倒是不会因为这些因素读不下去,我会很希望知道下面的剧情,我唯一对自己的不适感做出的反应是,加快阅读速度以减轻对文字的反应,只看个这段的剧情就快速进入下一段

  • momo

    momo 2021-09-14 06:14:15

    以上帝视角看,不带入任何角色,如果觉得难受就不看啦

  • 多吃青菜多喝水

    多吃青菜多喝水 2021-09-14 08:17:58

    最让我崩溃的是《洛丽塔》,当年拿起来看了几章就引起了生理性不适…立刻弃了…

  • 胡汉三

    胡汉三 2021-09-14 09:12:20

    当然是一边读一边骂啊 至今犹记我读白夜行的时候 真的是读几页就要立刻合上书骂一会唐泽雪穗才能继续读下去

  • 漫长的等待

    漫长的等待 2021-09-14 09:15:38

    作者写具有恶劣行径的角色就是为了让读者进行思考的啊,看完却什么感觉都没有才不正常吧

  • 阿布阿布说

    阿布阿布说 2021-09-14 09:56:11

    没有感觉,现在剧情也忘的差不多了

  • quaser

    quaser 2021-09-14 10:04:34

    我读白夜行的时候是当言情小说看的,“可怜人为了自己不可怜而令别人变得可怜”,整个故事的基调都是冷灰色,我看完了以后,对恶的愤怒少于对世间存在恶的惋惜

  • Test

    Test 2021-09-14 10:08:00

    理解不了这种情况…不过看了不喜欢不舒服可以不看,不要勉强自己,没有什么书是非看不可的至少你列出来的就是

  • 派大星你去哪啦

    派大星你去哪啦 2021-09-14 10:35:29

    把你自己想象成主人公就能看进去了,从第三人称转为第一人称读,当然很容易走不出来也是事实

  • 薛呓淞

    薛呓淞 2021-09-14 10:39:48

    无论如何文学作品中的“恶”至少不会让我觉得危险,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止有love&peace,人性也很复杂。一方面单纯欣赏文本的时候,也有“恶”之美;另一方面,会得到有关现实生活的启示,前几天看《洛丽塔》的书评,还在说渣男的话术几十年前就定型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 铁心

    铁心 2021-09-14 11:05:14

    其实文学艺术关注被道德谴责的人的另一面,也让另外的受害者变得失语,我觉得《断背山》《谁先爱上他的》这类很占男同视角,但却削弱了被骗婚和付出多年的人的痛苦,确实也让我觉得不是很舒服。

    《洛丽塔》其实也会真的蒙蔽很多读者的眼睛,觉得男主很真情啊什么的。

  • momo

    momo 2021-09-14 11:10:41

    保持不了🚬看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恨不得冲强奸犯的脸上来两拳👊👊👊

  • 路个个

    路个个 (从来不会给五星) 2021-09-14 11:35:13

    这种就像是看法制节目,本来看的就是坏人怎么做坏事 虽然我看白夜行和彷徨之刃也会被气到

  • 🐱

    🐱 2021-09-14 11:58:17

    我不太在意小说角色是好人还是恶人,也没有刻意保持冷静啥的,经常也是边看边骂哈哈哈哈,人是很多面的嘛,感觉不需要在小说里去要求这些

  • 啵啵椰椰啵

    啵啵椰椰啵 2021-09-14 12:49:53

    我也不喜欢白夜行,我们不喜欢这类小说可能是因为无论从悲悯的角度还是批判的角度,我们与它之间都没什么共鸣,它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了。

  • 薛呓淞

    薛呓淞 2021-09-14 13:46:05

    会不会让受害者失语我不知道,文学不是纪实,文学也不是道德指南,如果这些作品能让你注意到“受害者失语”这个事实,在厌恶之外,不也已经成为你的收获了吗?

    再者看《洛丽塔》、《钢琴教师》、《痴人之爱》、《假面的告白》、《爱的饥渴》这类作品的时候,好似固定的“加害者”视角并不是“为了”让受害者失语而特地选择的(以上作品也不全是“加害者视角”),都有是有各自的文学表达目的。如果一整批书里面有比较明显的共性,比如你所说的的“受害者失语”,那就得通过文化研究去讨论了。 不过看完《洛丽塔》真的会觉得男主很真情吗OTZ至少我是觉得纳博科夫完全破除了浪漫化的“大叔X少女”的叙事习惯,反而让少女们警惕。

  • 铁心

    铁心 2021-09-14 14:37:26

    我是感觉到文学艺术倒不是说关注加害者,但是确实是喜欢关注被道德批判的人的,某种程度这确实是一种道德体系外的补充,但又因为文艺巨大的传播力量、加上这种习惯性的选择,我会感觉到在传播路径上,一些正常人的苦和被爱有时候更容易被忽视,就像以前媒体喜欢报道凶手的悲惨一样,我自己比较希望的是达到一种平衡。既能让人看到作恶者的其他面,也希望受害者的痛苦也能得到关注。

    《洛丽塔》我倒没有看完书,电影的话,我看的那个版本,最后更多人是同情这个男人去了。

  • 豆友201582785

    豆友201582785 2021-09-14 14:38:11

    [内容不可见]

  • 豆友201582785

    豆友201582785 2021-09-14 14:40:00

    [内容不可见]

  • 铁心

    铁心 2021-09-14 14:49:03

    这些作品的存在可能对于这些议题的被关注有一些曝光作用,但硬要说是这些作品让被侵犯的敢于指控的话,那我觉得反而是《素媛》这一类的电影的作用更大一些吧。我不否认这些作品很美,我只是觉得就像林奕含说的有时候文字也确实会有一些诱惑性,对于头脑不甚清楚的人,有时候反而会跌入文字织出来的陷阱里。在洛丽塔之后,如果没有一本房思琪,我觉得这会是文学世界更大的一种缺憾。仅从社会价值而论的话。

  • 薛呓淞

    薛呓淞 2021-09-14 16:19:27

    我不是很赞同,文学作品喜欢关注“被道德批判的人”,以及作为“道德体系外的补充”的观点,只是楼主在这里提到了“角色具有恶劣行为的小说”这个特别的类型而已,不过在传播的过程中确实有很多营销带来的“噱头”,比如说提到《洛丽塔》就是炼铜啥的…… 相对的,关注“平凡人生活”、“小市民故事”、“正常爱情故事”的文学作品有——很——多!! 如果是讨论作品的社会影响的话,我觉得需要考虑的因素就远超过文本之外了,比较《洛丽塔》和《房思琪》的社会价值,至少我听到这个问题只能狂摇头……

  • 铁心

    铁心 2021-09-14 16:25:17

    嗯,你有你的观点,我有我的观点。不需要彼此赞同,这没什么的。

  • 红小红的梦

    红小红的梦 2021-09-14 18:05:27

    我觉得我看这节作品时,一直都是旁观者的视角。书中受害者的遭遇对我来说更像是远处的哭声。虽然知道书中描写的恶在现实中可能存在或者更甚,在看书的时候还是有很多次会大受震动。但是我特别好奇这样的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书中人物的关系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样的性格导致了这样的事情发生?又是什么样的环境造成了这样的性格?他们是怎么思考问题的?这些特别吸引我。虽然是虚构小说,我觉得还是能够反映一部分现实的,而且我会觉得书中反面角色的一些问题,在我身上也存在。

  • 草莓糯米糍

    草莓糯米糍 2021-09-14 20:00:48

    大概分得清现实与书中世界。对于小说中的行径恶劣能够接受。但是现实生活中发生这些事情,真的忍不住想骂人。

  • momo

    momo 2021-09-14 21:41:48

    就当长见识,让自己不要太天真

  • momo

    momo 2021-09-14 22:30:40

    那只是书,通常不代入现实

  • Amisadtoday

    Amisadtoday 2021-09-14 23:29:15

    让我想起来布尔加科夫的狗心……也是不舒服没读下去

  • 洋李脯

    洋李脯 2021-09-15 01:14:13

    如果你愤怒了,那是作者,作品的成功。这很正常啦,好的作品是会通过一些做法让读者愤怒,进而思考更深层次的东西。

  • 小萌象象象象象

    小萌象象象象象 2021-09-15 08:29:32

    我看《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也是分了好几次才看下去的。第一章的感觉没有那么强烈,还写了很多跟闺蜜比较美好的事情。从第二章开始真的是忍着不适,看见那个男老师真的好恶心,其中还有好几个老师一起聊很多恶心的话,就很想弃。但是房思琪深深的悲伤,满满的自嘲又非常吸引我,自我拯救却又拯救不了,那种矛盾感很揪心,所以才能断断续续看下去

  • 月眠

    月眠 2021-09-15 10:18:14

    我会愤怒,但是我能看下去👀

  • 北纬

    北纬 2021-09-15 11:34:00

    并非把眼睛遮住,把现实美好化,邪恶就不存在了。

  • 边走边听

    边走边听 2021-09-15 11:41:33

    因为人性是复杂的 一个人物塑造 如果能复杂又自洽 我觉得算挺成功的

  • 蜜豆7

    蜜豆7 2021-09-15 12:10:37

    忍住,抱着不能白看的心理……

  • 阿乔宝贝

    阿乔宝贝 2021-09-15 12:26:08

    捍卫法律,但不局限了解人性的恶

  • momo

    momo 2021-09-15 16:55:09

    证明你理解作者了!

  • 心平气和塘月色

    心平气和塘月色 2021-09-15 18:40:21

    当成故事,尽量别带入现实不就行了

  • 香草瓦瓦

    香草瓦瓦 2021-09-15 20:02:03

    可能我看虚幻作品时道德观比较模糊,比如说唐泽雪穗,明明知道她坏透了但是很难不被吸引,这种蛇蝎美人的形象我是很能接受的,甚至有点喜欢。当然回到现实就不可能接受了。而有些角色我只能看出猥琐、可憎,ta们身上缺乏让我感到“美”的要素,所以我在看《房思琪》的时候就很难受。

  • 乡土咸鱼

    乡土咸鱼 2021-09-15 20:41:25

    读了愤怒不是说明我是个正常人吗

  • 离谱乐曲演奏家

    离谱乐曲演奏家 2021-09-15 21:45:10

    我很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你说的书里面我看完了《房思琪》,不过我没能读完《白夜行》……在我看来,《房思琪》中作者比我恐怕用情更深,毕竟林奕含是那个亲历者,即使我感到不适,但是可能只有被恐惧、厌恶、恶心“洗礼”之后我才能更靠近她,这种“倾听”是我对她的方式(因为除此之外,我什么也做不到,除了让自己更情感性地在场,我怕不这样的话,我会忽视她的苦痛);而对于《罪与罚》这样的作品,我知道作者想刻画人性的复杂,或者是某些更深刻的东西,因此会更带着审视的眼光去阅读,去体会人物是如何在故事中经历各种事情的,而不是代入个人情感

  • 46976046

    46976046 2021-09-16 00:43:07

    接受自己的情绪,然后看下去

  • 刀削面

    刀削面 2021-09-16 04:47:38

    读不下去。之前读洛丽塔,做了无数遍心里建设,到图书馆借了上世纪很早的翻译版本,庄重的不得了。但翻了大概十几页,读到tmd畜生男主给小女孩按自己的龌龊标准分类已经要吐了,读到啥b男主说一个小女孩不给他上之后得斑疹伤寒死掉,仿佛这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直接爆炸。垃圾!畜生!恶心!

  • 源静海

    源静海 2021-09-16 07:45:36

    1.理解反派,认同反派,变成和反派一样的人,反派就是我,我就是反派,正派才是我的敌人! 2.研究粉丝为什么会喜欢反派,久而久之心里会有“你看了个喜欢了个寄吧”“你喜欢的根本不是反派”等等的傲慢与鄙夷(褒义) 3.人是会变的,或许某一天我就成了反派(或差不多的人),恐惧和迷茫等等压过愤怒 4.研究反派形成原因,从创作理念到现实中有的性格成因 5.虽然上面都挺扯淡,但我确实那么想过

  • 豆友227571238

    豆友227571238 2021-09-18 02:36:32

    [内容不可见]

  • 顾寒章

    顾寒章 2021-09-21 09:13:15

    房思琪文字很美都没能让我坚持到看完一半...极度生理不适,干脆放弃了

  • bobo

    bobo 2021-09-25 10:45:27

    不是,某一个角色价值观不一定代表作者整部作品价值观。像房思琪里的邻居,知道那男的家暴,不会把自己女儿嫁给他却拼命撮合伊纹和他。作者描写的时候甚至不会直接用“可恶”“可恨”的词汇来评价,但是你看见她说的话、伊纹的可怜和美好,自然就会知道作者对这种人的鄙夷和厌恶。 一本书里有反面人物很正常捏,或者作者有时候就是尽力达到客观叙述交给读者评判。

  • 豆友252381767

    豆友252381767 2022-02-25 07:57:44

    [内容不可见]

  • momo

    momo 2022-02-25 08:48:26

    理解之同情

  • 百舌鸟

    百舌鸟 2022-02-25 09:26:34

    对我个人而言,我其实很喜欢看到坏人,就像很多人去评价福斯塔夫的时候一样 “我们之所以喜欢坏人,可能是因为在那些人身上更容易看到自己。” 像《林海雪原》这样的文学作品主要人物都是很光正的,可我更喜欢那群有点搞笑的土匪。

  • 豆友142668429

    豆友142668429 2022-02-25 10:10:35

    [内容不可见]

  • 22

    22 2022-02-25 10:27:39

    我觉得有些作品主人公的“恶”其实是这个世界很多人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

  • 栗深

    栗深 2022-02-27 10:37:05

    看《白夜行》时我也烦得不行,觉得作者和读者对主角倾注的怜爱都过分了。房思琪倒是只顾着对那些比喻感兴趣了,不论内容有多悲痛,文字用词是明亮的,对“坏人”并没有特别在意。相对的可以想到《蒙马特遗书》,虽然并没有犯下罪行的“坏人”,但是文字太激烈,感情太浓郁,一口气读完并不想多多回顾。 世界就是有暗面,文章更常常聚焦于阴影,我觉得文字的角度比较重要。有时候它可能写到坏人坏事却清淡带过,可能你甚至没意识到这些事放到现实已经十分过分了呢。

  • Joeur

    Joeur (高中时代的签名太特么中二了) 2022-02-27 10:39:18

    我觉得我读书的时候会有很多视角,比如可能能从上帝视角看,也能从某个角色个人的视角看,也能从书中旁观者的视角看等等。一个视角看得不舒服了可以换一个视角。我觉得读小说最有用的一点就是培养人的共情能力。

  • 邪恶鼻嘎

    邪恶鼻嘎 2022-03-01 23:04:24

    生气愤怒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我一般还是不会因此读不下去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9120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