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的年轮在二十年后唏嘘
来自:子曰
乐队组合往往比单人歌手有着更多的故事与传奇,尤其是那些有着几十年历史的,披头士的歌到今天还在一些酒吧小店中回荡,而辣妹在解散多年后还能以辣妈的姿态回归舞台并重新聚集起巨大的人气。在中国,也有很多乐队,但是像Beyond这样整整支撑了二十多年的,不多,像Beyond这样拥有如此多的拥趸,范围从南到北,年龄从弱冠到中年,更少。有乐迷骄傲的宣布:不是所有的摇滚都是音乐,不是所有的乐队都叫Beyond。我深以为是。 我迷上Beyond要追溯到十多年前了,直到现在每次去KTV唱歌,都会随便在他们的歌里选上几首来唱,只不过由于工作繁忙,已经顾不上关注他们的近况。而最近,看到Paul与家强的矛盾终于公开化了,当时的第一反应已经不是去判断他们到底谁是谁非,我相信能够到这一天,一定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吧。只不过,这件事情对于我来说,就像一个标志性事件,这个乐队在精神上,也基本上不可能回到从前了。十四年前,家驹从舞台上轻轻的跌落,其他三子依然艰难的支撑着Beyond走了很多年,而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宣告解散我也不以为然,形散神聚而已,果然,05年他们就在各地举行了巡回演唱会,让我总是不现实的期待他们一直在一起,与我一起老下去。然而,这一次,我所看到的,是这个乐队的真正散去,虽然料想到总会有这么一天,而这一天真正到来时,心里却不是十分难过,所能用来描述心情的,也竟是经常在他们歌里常出现的:唏嘘。是的,唏嘘不已。 于是,打开Realplayer,调出Beyond的歌曲库,插上耳塞,闭上眼睛,耳边传来熟悉的曲调,“盼望你没有为我又再渡暗中淌泪”……悠扬深情的声音,加上家驹磁性的唱腔,淹没了我的记忆,就如大海涨潮般,在我的大脑中拍打着记忆的岸,轻轻的,激起小小的浪花,而潮水褪去,沙滩上留下一地回忆。 还记得那是中学的时候,一起踢球的一个朋友有天晚上到我家,塞给我一盘磁带:“很好听,你一定会喜欢的。唱得真好,可惜主唱死了”。。我看了看封面,Beyond四子的头像引入眼帘,而家驹的身影是灰色的,那时他已经离世两年了。他走以后,我把磁带放进录音机,于是《海阔天空》的曲子飘了出来,那天晚上我就一直坐在那听,直到睡觉。如今,这个朋友已经结婚而且马上要为人父了,曾经问过是否还让他的孩子继续听Beyond,他斩钉截铁:那当然! 在一些资深Beyond迷看来,我入行已经算晚了,没有经历过Beyond从地下走向商业的过程,没有第一时间听到他们早期的叛逆歌曲,甚至在家驹离世之后才迷上这支乐队。然而,在被那盘磁带征服之后,我就开始补课,将他们的历史,从如何创建、发迹、挣扎、彷徨,到最终涅槃,一一复习。而也到处搜寻他们的每一首歌,经常为了一首歌而买一盒新的磁带,逐渐见证了他们歌曲的变迁与风格的多样化。至今,还有很多人批评Beyond说他们违背了真正的音乐精神,从地下走向商业,但是在我看来,如果一直在地下,那么他们最终与千千万万个地下乐队将没有任何区别,而正是入世,使得今天我们能够听到《海阔天空》,《光辉岁月》。 爱一个乐队,不在乎他到底是什么形式,只要他能够带来让我喜欢的作品。Beyond就是如此,歌曲不算多,但却覆盖生活的各个方面,让我不管何种心情,都能够在其中找到共鸣,找到慰藉。Beyond的歌,无论是歌词还是曲调都很精良,歌词或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或幽默欢快、诙谐有趣,或感情真挚、直抒胸臆,而曲调则悠扬、婉转、激昂、暴烈一个都不缺。他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摇滚乐队了,但正因为他的改变,造就了他的成功。对情人唱的歌就应该像《情人》那样如泣如诉,娓娓悠扬,对父亲唱的则要像《大地》那样雄厚宽广、深远高亢。听了《早班火车》,我能想象一个暗恋同车女孩的人那种隐秘的心灵激荡,而《AMANI》则让我对那种对儿童的关爱体会得淋漓尽致。有几个乐队能够在控诉社会不公、世态炎凉的同时又饱含深情的宣传真爱?有几个乐队在歌颂爱情的同时还能顾及亲情?又有几个乐队能够将反对种族歧视列入其视野?Beyond做到了,所以他独一无二。 还记得学校足球联赛后与对手一起吃饭,大家一起唱《岁月无声》;那个沮丧之极的冬夜在大雨中对着天空默唱《冷雨夜》;对着心爱的女孩唱《喜欢你》;在母亲的生日上唱《真的爱你》;与几个兄弟深夜回家时唱的《午夜怨曲》;面对世间种种不公唱的《爆裂都市》;在埃及无聊的旅途中清唱《阿拉伯跳舞女郎》;还有让人心里暖和、亲切、激昂、百听不厌的《农民》、《长城》,还有很多……仔细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几乎每一个重要或者不重要的时刻都有Beyond的歌曲伴随,或者每听一次Beyond的歌,就如打开一扇通往过去的时空隧道,相关的记忆全部汹涌而来,不能自已。有时候,这种情结甚至过分到见到有任何关于Beyond的消息或者评论,都要去仔细的关注,并且随时做好为Beyond辩护的准备。 1999年,世纪之交,已进入大学的我第一次听到了Beyond解散的消息,当时的感觉远比今天强烈。很多人听Beyond的歌,只听家驹的,而后来三子的歌就不听了,我却一直听着,虽然感觉单薄了许多,但毕竟这个乐队还在,那种打不死的精神还在。终于,他们撑不下去了,累了。那次的告别演唱会很火爆,后来出的VCD封面上还请了两个外国女人对吻,让我觉得有一丝失望的同时又有一些侥幸,失望的是Beyond也终于完全被商业化了,开始利用一些以前从来不用的噱头了,而侥幸的是,或许这次纯粹是一次商业炒作,以后还是会重新出现在舞台上的。 幸而不幸,我猜对了,21世纪的前几年,Beyond依然活跃着,在内地开了不少场次演唱会,而我因为阴差阳错,始终没有机会亲临现场去感受。后来去了英国,随着空间的拉大,对Beyond也不那么关注了,只不过他们的歌仍然经常在我耳机里响起。直到2005年,我在各大新闻网站上看到Beyond大张旗鼓的开展全国巡回演唱会,去了全国很多城市,场场爆满。看着新闻报道和很多观众激动的反应,我的心又回到了过去,我当时真想马上买上一张机票飞回国参加一场演唱会,真正近距离的接触让我魂牵梦萦了十几年的Beyond。最终,研究工作的忙碌让我难以成行。我的心里隐约有了一丝不祥的感觉,没有噱头,没有包装,只是用最实惠的方式来馈赠全国的歌迷,我觉得,Beyond可能真的想在二十年的时候隐退了,而若真如此,我将永远没有机会看到他们同台演出了。 回国之后,我每年新年的许愿都是Beyond能够再开一次演唱会,不论在哪,我一定要过去,然而,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直到今天,得知Paul和家强的矛盾激化,Beyond再同台演出已不再可能,更不用说重新开演唱会了。其实一直挺心疼家强,他肯定是一直想将哥哥未竟的事业发展下去,也十分的努力,然而天赋上的差距注定了他无法成为家驹那样一个真正乐队的灵魂,他一直为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而努力,也一直生活在他哥哥的阴影之下,作为局外人,可能永远无法体会他那份心情吧。 落魄也好,荣耀也罢,寂寥也好,风光也罢,无奈也好,认命也罢,人情也好,世故也罢,不论承不承认,甘不甘心,Beyond已经开始逐渐停止他运行了二十多年的年轮了,也将开始真正的远离我的生活,远离这个变化快得出奇的世界,现在的天下,已经不属于那几个当初再见理想的年轻人,他们开始纷飞散落在天涯,而新一代人们的耳膜已经被五月天,飞轮海们占据。 在二十多年后的这个下午,Beyond让我最后一次唏嘘不已,而此时,耳边正好放至《无声的告别》: 无限唏嘘惜别天 含泪告别了无声 眸里倾出真挚心 凝望轻轻的嗟叹难再聚 无奈空虚心内追 留下一丝丝回响 没法安于车厢中 遥望天边的一角难再聚 风中飘着异土的引诱 细看朴素背影心痴醉 与你邂逅共对 与你进入梦里 点起恋火抚灼我 give me all I need 彼此相拥轻沁透 is fantasy oh fantasy forever 炎夏过后秋复返 如梦片断涌着心 夜里执笔写记忆 留下欢欣的忆记难再聚 …… 2008年1月11日下午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Just For Beyond (青山依旧在)
- 大家第一次听黄家驹的歌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感觉 (AMANI)
- 喜欢BEYOND的女生进来留个名 (AMANI)
- 岁月无声 (该洗窗户了)
- 形容家驹最好的一句话 (柯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