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目|安利|北京|日出|新剧场 新起点
来自:无关的人


1935年,著名电影演员阮玲玉自杀。曹禺先生深受触动,创作了继《雷雨》之后的个人第二部剧作《日出》。195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三年前辗转回到新中国的曹禺先生任院长一职。1956年,北京人艺正式接管首都剧场,《日出》成为北京人艺在首都剧场上演的第一部大戏。9月2日,历时逾两年建设的北京人艺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新剧场投入运营,由副院长冯远征担任导演的新版《日出》在戏剧中心主剧场——曹禺剧场正式公演。与之前各版《日出》不同的是,这一次新剧场、新版本的经典再现,由青年演员挑起了大梁。 剧作开场,新风拂面。简约的舞台布景、时尚的演员着装,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故事的年代感。这一方面给年轻演员尽快融入剧情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也似乎是希望提炼并更多聚焦于故事的内核。随着情节的推进,灯光、音效、多媒体的配合运用,也让剧作呈现出了与传统版本不一样的风貌。 整场看下来,陆璐、杨明鑫、雷佳、李越、周佳钰、孙翌琳、王佳骏、闻博、李劲峰、伍宇辰柠、杨琪芳、石云鹏、方洋飞、原维等年轻演员们的完成度还是比较高的。值得一提的是,本轮演员中的老大哥、“抗战剧大王”于震表现出色,他成功地将银行家潘月亭这样一个贪财好色、玩弄权术、心肠狠毒、虚伪油腻的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不时引发观众的笑声。 潘月亭、李石清、顾八奶奶、胡四、王福升、张乔治,以及从未露面的黑恶势力代表金八等人,共同构成了那个社会上的“有余者”;黄省三、小东西、翠喜等人则构成了那个社会上的“不足者”。而在二者之间,便是贪图享受、被人包养却善良未泯、富于正义的陈白露。她作为一个线索式的人物,串起了故事中的各色人等,展现出善恶美丑。 青年演员们的倾情演绎,将一个个贪得无厌、醉生梦死的“有余者”和备受侮辱、生不如死的“不足者”呈现于舞台之上,深刻揭露了那个“损不足以奉有余”型社会的光怪陆离和腐朽黑暗。陈白露身在“有余”却心向“不足”,充满矛盾的她没有勇气拯救自己,深陷暗夜之中难以自拔。正如她自己所言,“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 剧作中,陈白露那位一直保持淳朴正直的夕日好友方达生最终走出黑暗、迎来日出、奔向光明。而剧作外,开启新剧场的北京人艺则是将更多机会交予年轻演员,在近70年辉煌历程的基础上,矢志继承传统,不断开拓创新,迎接更美好的未来。随着北京国际戏剧中心的启用,北京人艺再添两座剧场——曹禺剧场和新的小剧场,加上原有的首都剧场、实验剧场、菊隐剧场,今后五座剧场同时运营,相信会有更多精彩剧作在这里竞相上演,给广大观众带来更丰盛的精神飨宴,并进一步提升首都北京的文化品味。







-
AXDNS 赞了这篇讨论 2021-09-22 08:04:06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其他|话剧交流群,好剧及时知道,不定时福利送 (谢特)
- 召集组员!一起助力开启小组中秋家宴! (小组活动官)
- 其他|未成年禁入,在法国唱了卷珠帘和out tonight,脱了衣服... (zzzzhiqian)
- 其他|进剧场可以带相机吗 (什么都没有)
- 剧目|吐槽repo | 《幺幺洞捌》:轻浮和烂俗腐蚀一切 (La Lune ble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