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剧组在看,你们要不要考虑宣传一下时代背景,不直接买“启航里能看到哪些互联网大佬发迹史”的那种?
来自:୧⍤⃝🐾
再次写在最前面,剧组你觉得做不到唤起观众对90年代创业的兴趣,那就炒cp吧,别杠我了😢
——————————————
我今天一打开热搜 剧方,如果你们真的在看
”启航里能看到哪些互联网大佬发迹史”显然是没用的 现在观众认为题材赶客,对题材没兴趣,觉得年代创业剧就是枯燥说教的,创业史也是枯燥的,你直接放上”启航里能看到哪些互联网大佬发迹史”,那不就等于是双倍的无趣
只有先能让人觉得90年代创业有趣了,再推出启航就是讲的这么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事,才有用啊😢
需要的不是自上而下的俯视的“互联网大佬发迹史”。
而是当时同样领着死工资的普通人是怎么抓住机遇发迹成为互联网大佬的,是“一年前和我在同个单位的员工,一年后成为了千万富翁”,“和千万富翁在同一家单位工作,每个月领300元工资是种什么体验”;
是现在这批互联网活跃用户的父母,当时面临着什么机遇和困难,是“当初选择下海经商的95后父母现在怎么样了”,是“曾经有个年赚千万的机会放在我妈面前”
也是现如今的你我,“这辈子成为亿万富翁的方式找到了”
不是要起这些标题的意思!!
另外需要的也不是自上而下,直接挂在上面的热搜。因为对这个题材只看名字现在的人没兴趣
需要的是具体的大up主,具体的微博kol,联合讲一下当时有趣的大事件,难道你们了解时代背景那么详细之后,没有找到任何事有意思能宣传吗
哪怕是“3年时间涉案金额500亿的第一走私案”,“震惊全国的8.10事件”这种呢。当然没有要用普通民众受害的事件营销的意思
但哪怕是kol说,“看启航我想起来了我曾经我爸单位的一个同事,上海人,当时都是xxx单位工作的,后来92年跟风买了xxx张认购证,30买进5000卖出,一下有了xxx万,直接辞职下海做生意了,blablablaba,现在一家住在汤臣一品blablabla”(不是) 这种扩写呢。
让人对时代有兴趣需要的是自下而上式的推进啊,是up主和kol从普通人角度,讲一些属于当时的普通人的,属于父母得,属于能带入观众自己的,唤起赚钱共鸣的,“卧槽还能这样”的疯狂搞钱的有趣的大事件,配合启航中提到这些的画面和情节一起安利啊。这不才叫启航符合时代吗......
现在的热搜也没有管的特别严,我还记得之前“xxx破产了”这种标题直接带着剧标也可以上热搜,虽然点开不是真的社会事件会引起逆反,但首先能让更多人知道这部剧,其次热搜里yxh带的内容有意思的话,也是有作用的啊。
现在剧方上的热搜,真的 非常 一板一眼,一眼看过去就是“启航剧组要买热搜宣传剧了”
你就算直接买个“启航剧组要买热搜宣传剧了”的热搜,都比现在的热搜让人有欲望打开。尤其还是低位半夜热搜
——————————————
我觉得目前这部剧很大的一个问题
就是被认为题材赶客
“年代创业剧”这种标签,从目前的舆论反馈来看,直接被等同于“复古”、“古板”、“枯燥”、“受众人群窄”
这就等于:现有观众不仅完全不了解90年代创业史,还有着和实际情况完全相反的印象。
先说在前面,我一点也不专业而且没什么知识储备,但是如果对90年代有最基本的了解,不可能觉得当时尖端计算机人才,下海从商,能是一件古板枯燥的事情
这个题材本来应该能是加分项
90年代这个时间点,是80年代私人买卖属于投机倒把犯罪,到90年代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巨大转折点
夹在二者中间的这个时间段,大部分人仍对民营买卖闻之色变,把国企尤其是工厂员工当成金饭碗,工龄长,单位分房,一月挣几百块钱的双职工家庭,就是最大追求。
甚至这其中的大部分人,直到90年代末期,国企改制裁员,迎来了席卷全国的下岗潮之后,根深蒂固的观念依然无法撼动。
下岗潮的艰难和仿徨其实之前有不少影视作品都拍过,这可能也是很多观众一提起来年代创业剧,就觉得是“搪瓷缸子,筒子楼,节衣缩食,黑白灰”的原因
但是与此同时,这个时代的另一面——是在时代中应运而生的“吃螃蟹的人们”,抓住了时代机遇,乘风启航,野蛮生长
好工作月工资几百元,售价却已达到3万的计算机; 92年官方30元一张价格发售,3个月后,以万元一张高价被倒卖哄抢的上海认购证; 数百亿金额的特大走私案,几年时间飞速崛起又被判无期锒铛入狱的走私犯; 应运诞生了无数百万、千万富翁的我国第一个牛市; 又让更多人逐利而来的人倾家荡产,千万资产化为泡沫的第一个熊市
等等等等,上述这些剧里或详或略展现出来的大事件,都真实的,和“铁饭碗”、“双职工”、“万元户”、“搪瓷缸子筒子楼”共存在同在一个年代
92南巡之后的市场腾飞,是无数抓住时代机遇的人,从白手起家到完成了资本积累的过程。这个时代的有趣就在于,有朝一日穿越回90年代,可能是这辈子成为亿万富翁的唯一机会😢
但是现在观众直接觉得年代创业剧肯定又红又专,枯燥说教,导致毫无兴趣,甚至去看了的人也因为这部剧“太不接地气,太悬浮、主演年龄太小”,觉得没有年代剧的“厚重感”。因为有的人以为会看到的是盘出包浆的搪瓷杯子,和多挣一百块钱就是发家致富的开始的穷苦年代
这个时候剧方你为什么要迎合错误刻板印象,去宣传“高度还原的搪瓷杯子”,“年代感、复古感和情怀”。你不知道自己拍了什么吗?
这个时代创业的魅力不就在于,有一批眼光可以跳脱出历史遗留下的、跳出当下的时代限制,敢闯敢干,走在时代前沿的弄潮儿,一批当时也不过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搞钱失败搞钱失败搞钱疯狂搞钱的过程吗
不如宣传一下这个时代的机遇和风险吧,90年代创业剧题材明明不应该是限制热度的原因。
b站、微博这种输出长视频,长篇文字的地方,找点大up主和博主,通过结合剧里提到的各种90年代疯狂的大事件,宣传一下启航吧。人们对甜宠搞笑有兴趣,但人们对搞钱更有兴趣。抖音这种段视频平台你再推你的搞笑短视频和磕爱情cp的短视频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从2分多钟的彩蛋推测第二季剧情走向(多图分析) (君子)
- 侯明昊的裴庆华演得还挺好的 (momo)
- 个人《启航:当风起时》追剧楼(已完结) (猫猫公主打怪中)
- 掌控在自己手里的独木桥不走 非走拥堵的独木桥? (老龙打滚)
- 萧闯一开始为啥对裴庆华那么好啊 (任五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