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把消费资本主义讲得透彻的视频
来自:小鱼鳞
整个硬核系列都值得n看,每看一遍都有新的思考。
看别的视频2小时一晃而过;看这个视频10分钟就仿佛过了两小时,很多东西都要慢慢消化。
好些事物的发展轨迹在几个世纪前就被哲学家们预言出来了。有些专业名词很陌生,但不影响整体阅读。看了这个系列的视频后,我对哲学也产生了兴趣,打算找一些哲学书看看。
因为内容生涩,我自己都还在似懂非懂地消化中,以下摘录不能代替看原视频。
(一)消费主义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的一个强大变种,通过拜物的形式应许一切幸福和美好,让人对工作和生产剥削无感化。
消费文化的三个学派:资本通过消费控制人民、消费体现阶级差异、消费塑造精神幻梦。
(1)异化情感、价值、工作
异化传统情感,赋予其资本价值。资本不断创造、定义需求,并把一切需求消费化。驱使工人被迫工作,与真正的兴趣疏远、分离。故而工作只为创造经济效益,不创造精神成就感。
(2)异化成为勋章
当人被异化后,商品开始获得“自我意识和自我行为”,而人却恰好丧失这两者。
统治阶级使异化成为“荣誉”和规范,全方位异化驱使人们进入消费死循环。
(3)广告、市场营销 构建消费性社会秩序。
(鲍德里亚) 广告整体上造就了一个无用和不必要的宇宙,它是纯粹的、被编织的意义。广告本身就是消费的对象,高奢广告与产品本身的细节毫无关系,而致力于买下草蛇灰线的情感线索。这个社会从功能和实体,走向符号和拟象。
(二)符号和拟象超脱现实世界,为资本创造无穷无尽的对更美好生活的幻象。
(现代)功能性消费——>(后现代)符号消费、拟象消费
物品的功能和实体 ——> 消费性文化符号:仍受限过去真实存在的文化属性(复古) ——>(符号的符号)拟象:脱离现实,由资本无限地塑造、再定义(经典复刻) 。
至此,消费主义超脱凡身肉体,成为新神、新宗教,商城成为教堂。教义:购物自由、消费自由。人们自愿被夺舍,无思考无负担地消费商品。消费成为信仰、成为存在的根基,延续资本主义的寿命。
- 时至今日,当你和你的朋友出门时,你几乎难以找到一个与消费不挂钩的活动。我们不再思考公共假日本身的价值,只关心什么东西打折。
- 工作越累越不自由,越需要在消费中寻找付款自由,也因此越无法反抗这个系统。
(三) 消费资本主义之下,人和人的差距商品化,使人们意识不到除了商品之外的、实质的权力差距。
1. 消费宗教化:我们相信消费社会能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相信这个系统是完美无缺的。
2. 生产被异化:消费主义的核心前提是对生产的抽离。
生产决定身份——>消费决定身份。
- 前现代社会:(为何不存在消费主义)生产本体交换,生产价值感知,彼此对对方价值的承认,“黑格尔的承认理论”。
- 全球资本化:生产失去能见度,个人无法意识到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的集体失忆症”。劳动成果的尊重与认可被加在“拟人化”的“消费品”、“公司”或“某些资本家”身上。
3. 消费资本主义:一个主要结果,两个伴生结果。
(1)人类轻生产、重消费。
消费成为价值依归,人类逐渐遗忘生产价值,进而认为生产对于自己的价值实现是无关紧要的。职业无关紧要,能赚钱能消费即可。放弃生产的个人性,完全投入消费。
(2)商品成为无人性的、流水线造物。
反应 生产者个人特质、经历和情感的事物会逐渐降低,整个社会滑向“符号”和“拟象”的深渊。
(3)资本加快机械化和AI化进程。
劳动者远离生产技术和资料,当资本决定全面机械化和AI化时,底层无力抗衡。
我们需要工人获得对工作生产更多的掌控权,人类不被剥削不被异化。
“ 只要生产不被异化和剥削,工人可以掌权,只要人类在生产中能获得更多的精神和物质价值,消费的价值自然就会被降低,而我们也能拥有更多有灵魂、有情感的劳动结晶,而消费和生产也将从对立回归统一,回归到其作为“交换”的天平两端。”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女性成长|家里没什么东西,自然没什么家务 (秋叶原✘绿联)
- 盖楼打卡|2022-2025年极简记录-一叶知秋(截止2025) (秋叶原✘绿联)
- 盖楼打卡|2025消耗记录 (momo)
- 盖楼打卡|极简日记-消耗与断舍离 (安隅)
- 盖楼打卡|记录一下2025年的极简生活,特别是一些空瓶记录。 (安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