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大所、精品所、红圈、外所面试/笔试经验贴(不定期更新)
来自:穆十七
这是一个律所面试经验帖,记录了楼主近两年遇到的笔试、面试经验,或成功或失败。从范围上讲包括大所、红圈和英美所。从形式上讲包括群面、压力面、三v一、计时笔试、take-home笔试。
本着保密原则,楼主就不说题目本身是什么题了~但可以仅仅以自己的实践记录一下应当具备的能力和知识点。
😇😇顺便安利一下自己的小红书‼️:
穆十七(ID:117586291)
😀😀已在xhs上更新一些秋招求职经验/学习心得/律所实习/法学生切换赛道,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关注,希望和大家一起学习进步啦~

1.【综述篇】
在仔细介绍某一类所或某一个所的某一个团队的面试笔试如何应对之前,楼主先写一些在任何所都普遍的,主要涉及:面试礼仪、应备物品、自我介绍礼节、内容和面试结束的收场小窍门。
1)面试礼仪
这里说的礼仪主要是面试的着装。楼主之前在群面的时候遇到过穿着BM风的美女姐姐,当时面试官对衣着要求很严格,直接在面试的时候对不合乎要求的着装开怼。所以咱面试的时候不要追求时尚、特立独行的服装,最好配挑不出错的衣服:女生可以参考小西服/白色衬衫+小黑西服裙2长裤+平底黑鞋(有些面试官很烦高跟鞋的哒哒哒)
2)应备物品
通常来讲面试官会自己打印出大家的简历,但是某次楼主在某红圈DR组面试的时候,面试官第一个问题就是问我们有没有准备自己的纸质版简历。所以这里建议朋友们自备三份彩打简历(中英文兼备为一份),以防突袭。
3)自我介绍以及面试的结尾我们能怎么准备
请准备一分钟中英文自我介绍。楼主目前没有遇到任何一家不主动要求实习生准备自我介绍的律所。自我介绍是面试官认识你的第一通道,请一定好好准备,不要搞砸!自我介绍的时候手不要乱扣头扣胳膊,记得面带微笑哦!
从自我介绍的内容看,最好包括:你的大名,你的学校,你的绩点,你的奖学金,你的模庭/实习经历(如有),你的英语能力(外所必备),你为什么来这家所,你对这个团队有什么了解(之前红圈某合规团队面试的时候专门问道过,大家可以面试前自行百度你目标团队的过往业绩),你可以实习的日期。
在面试的最后有两个小tips:
第一,准备一两个问题。有的团队在面试终结时会问你有没有任何问题,楼主之前听一些律师说他们不喜欢的问题是:工资,我可以从这里学到什么blabla。建议uu们问的问题:贵团队认为一个合格的实习生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总之是和如何成为一个合格打工人有关,姐妹们都懂我就不再赘述)。
第二,(如果面试官看起来对你还算满意)建议uu们礼貌性问一句面试官是否方便给一个名片。要这个名片干嘛?第一,你回去以后可以发邮件感谢面试官拨冗面试你;第二,方便以后自荐(尤其是当你的面试官就是你的校友)。
——————————————手动分割

更新啦!
【内所笔试篇之线下闭卷笔试】
1.常见题型
综合国浩某诉讼组、中银某IPO组、K&W某IPO组、环球某合规组和竞天某合规组的笔试经历,楼楼觉得最有可能的笔试闭卷组合题如下:
三道大题,两道中英文翻译,一道实体法。
两道翻译题,一般最常见的内容如下:
1)和equity有关(楼楼随便举个类似但是不是考题的例子哈,比如让你翻译一个优先认购股权协议),这里的难点第一在专业术语(以刚刚的举例为基础,如果不是专门积累融资、优先股这些词汇,一时真的难以应对),第二在长难句(一般给你的中文句子一句话就占三行,光是看中文都要瞪半天,更别提翻译成书面英语了)。
2)让你写个邮件(比如你是某团队实习生,让你给你的par或者你的客户写个邮件,告知他们blablabla事项)。这种题目一般不难答,但是答好也不容易,考察的是简练而准确的英文文书能力。
说完翻译说说实体法。
楼楼遇到的考察法律知识的题几乎全部聚焦民商法(但是也有可能考察其他内容哈,只是楼楼没遇到)。
举个例子,比如问你怎么理解某法第xx条的规定(一般律所会厚道地给你附上法条原文)。再比如,给你一个担保案例让你用所学分析。前者考察理论,后者考察实践。
2.如何准备
1)提高法律英语能力。楼楼听说貌似一些大学的法学院都开设了法律英语或者法律写作课程,如果课堂上有教给大家如何规范撰写信件那是最好。另外,购买此类书籍也可以帮助uu们积累法律词汇的准确表达。再不济,面试前临时抱佛jio,上网搜一份英语的某某合同/协议也不是不行。要是uu们实在觉得法律英语枯燥至极,那咱也好歹多多积累积累普通英语单词,说什么咱也不能交大白卷。
2)多关注品质优良的法学公众号。很多法律相关的公众号经常会推送对于某部法的某一些条款的理解,或者对于某些案件的分析,看多了自然考试的时候不会一脸懵逼。想要流畅地输出一杯美酒,必然要“灌下”千杯百杯苦水,并加以酝酿。
3)多多记录自己的笔试心得。楼楼大二升大三的假期焦虑至极,加之当时有本科毕业就工作的念头,于是投遍了在公众号上看到的招聘律所,连轴参加了小十场面试笔试,并在电脑里及时记录了自己的考试心得。私以为复盘是一把利器,它能帮你精准切割每一次考试的精华与腐肉,让自己具备更好的应试能力。
4)摆正心态。姐妹们千万不要因为答不完题目责备自己或者干脆写一半放弃,强大的内心是咱实习路上必备的。学会接受自己的无知和失败是成为更强大的法律人的开始,谁都经历了无数次的拒绝、嘲讽与冷眼旁观,才渐渐尝到了坚韧与恒定之心带来的甜头。
楼楼先更到这里,明天再更一波内所笔试。
近期uu们可能面临工作/实习、律所面试/笔试、出国申请、保研考研的压力,今天睡前就用孟女士的一句话鼓励咱所有美女们:Over the past years, my life has been turned upside-down. It was a disruptive time for me […] but I believe every cloud has a sliver lining.
希望我们能够成为看得到silver lining的人!
———————————这是手动分割线
早安姐妹们!俺老孙来也!

【内所笔试篇之take-home exam】
楼楼遇到的这种考试方法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给你两天的时间让你conduct a legal research on certain issues(是的,内所也会叫你做英文法律研究哦),然后叫你把你检索到的内容形成文章,添加到附近,发给律所团队(在某红圈合规和某红圈外投遇到过)。第二种是跟你约一个时间,从那个约定时间开始给你一个小时,让你做完一份题量不算小的试卷,相比第一种考核方式,第二种更注重基本功(在高薪非红圈某辉遇到过)。
1.两天限时法律研究——考察点已经应对策略
1)考察点
楼楼目前遇到的红圈所take-home exam好像还真的都是英文的legal research。大致描画一下这类考试的出题感觉:
【例】请你对对A国的B事物进行比较法律研究。在这过程中你至少应该考虑的有:1)是否有任何关于B事物的规定,2)B是否通常被C法中的D范围所覆盖,3)是否根本没有关于B的规定,4)治理B要采取哪些措施。
注:这类题一般都是用英语问你也叫你用英文答复的,楼楼上述是用中文捏了一道题,内容和楼楼遇到的考试不同但是考察的感觉类似,仅供uu们参考和感受哈~
2)应对策略
这部分内容包括检索工具、答题思路、书写格式、发邮件的tips
第一,检索工具。好用的法律工具库包括:westlaw/lexis/heinonline/kluwer,这些网站首页一般会分栏,比如statute、code和case是分在不同的栏目里面,我们想要找哪一种source就点到相应的栏目里面去搜索。那我怎么进入到这些网站呢?通常来讲学校图书馆会买通这些网站的使用权,学生可以通过登录自己的ID获得这些外网上的资源。
第二,答题思路。楼楼以上面说的那个例子为例说说解答这种legal research题的可行思路(仅仅是自己和身边一些同学觉得好用的思路,供大家参考哈)。律所考察的题目一般是某个领域最新/热点话题,不排除一些律所或者机构已经写出了关于这些方面的小文。
所以楼楼的思路是:
在谷歌上:
——搜律所/机构/各大网站上关于这一检索话题的文章(键入关键词:A国、B事件、C法、D范围、legal oponion)
——挑出来文章里提及的条文
——把这些具体的法条找来看(至此我的答卷至少不会是空白)
——接着再找与该法条相关的法条
——随后看看政府是否颁布相关规定以及最近是否有相关的新闻
第三,书写格式。假如uu们是用中文先写出了一个答题大纲,再用谷歌翻译把中文翻译成了英文作答,请千万再通读一遍。谷歌不是万能的,翻译出来的英语可能存在不通顺的地方。再有,如果遇到的试卷中有很多小题,严格分题作答,不要混为一谈。最后,可以在页眉署名,方便律师知道这是谁的答卷(当然如果律所试题另有规定那就按照人家的规矩来)。
第四,发邮件。uu们首先要注意的是“抄送”,有的时候律所会让你把答卷发给A,顺便抄送给B,千万别只顾A忘了B。其次,记得在DDL之前发送,律所最忌讳的就是不守时哦。再有,请记得给收件人写一些小小的问候,告知律师你的大名并提请律师查收你添加至附件的答卷,这算是一种礼节。
码字不易,如果姐妹们喜欢还求个赞或者关注xixi。祝姐妹们拥有美好的一天~有啥想聊的也可私戳~
手动分割——————————————
很开心大家喜欢本帖,楼楼也收到了一些姐妹的私信,希望我的答复对姐妹们有帮助。下面讲讲内所面试~

内所面试的形式一般是群面(很多个潜在实习生放一起面试)、一对一面试、三对一面试(三个面试官对你一个人)
1. 群面
遇到过两次,一次在某红圈DR,一次在一个外所奖学金面试(最后陪跑来着orz)。
群面对于面试官来说是高效便捷的,把所有潜在选手放在一起更利于他们横向对比这届的实习生。对于我们这些求职者来说,竞争的紧张感可能也会随之而来。
1)注意倾听
一般面试官会规定好大家的发言次序,别人在发言的时候一定注意倾听。有些面试官可能会问下一个选手你觉得你前面这个人回答的对不对,要是这个时候我们在脑子里反复过自己准备的自我介绍稿那就完蛋了,千万留意前面的同学是如何进行发言的,并可以想想你会如何补充或反驳他/她的答案。
2)不要重复前面选手的答案
面试官有的时候会问所有选手同一个问题,假如你没有比前者更好的答案,再次重复前者的答案不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尤其是假如面试官听得很仔细且非常在意自己的时间)。
3)准备好自我介绍的延伸性问题
面试官有的时候会先根据你的自我介绍问问一些问题。假如你跟面试官说了我参加过xx模庭,那么有些面试官可能接着问“那你跟我们说说这个模庭的几个争点和理论吧”;假如你跟面试官说“我很喜欢民法”,面试官有可能让你说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民法问题,时间三分钟;假如你跟面试官说我之前有过x段实习经历,面试官可能跟你说“展开说说你每一段实习经历的任务和收货”(几乎是个必问问题,大家可以打好稿子)……这个时候我们要是没有对自我介绍进行延伸性准备,八成当场愣住。所以自我介绍是一个基础,大家一定记住要对自我介绍里涉及的重点做好功课。
总的来说楼楼觉得群面也未必是坏事,虽然这种形式让我们不得不直面自己的对手,但是对手的言谈举止也会让我们受益良多。
2. 一对一和三对一
这种面试是比较常见的,楼楼此前遇到的流程基本上是:自我介绍——根据你的自我介绍提一点面试官感兴趣的问题——专业知识——英语问题(如有)——实习经历——其他。
首先,如果是三对一面试,可能会有一位面试官play tough,看起来凶凶的不好招惹,但这样做可能只是为了测试你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遇到“黑脸”
第二,除了上述群名的面试内容需要姐妹们提前准备以为,楼楼觉得(如果大家有余力的话)准备面试时不要把内容紧紧局限在目标团队的领域(比如一个合规团队可以问你VIE是啥,所以平日知识的积累还是很重要的)。
再有,遇到答不出来/从未听说过的问题也不要紧。之前看到姐妹私信说自己第一次准备实习,害怕一问三不知。其实无论第几次面试都未必是一帆风顺,答不出来题是常态,重要的是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气势镇住场面,学会向面试官学习,学会随机应变,并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表示你对面试官的尊重。
楼楼最近有点忙,更的可能有点慢,但是遇到姐妹们的私信也会尽量回复的!
祝大家中秋愉快


呜呜收到了很多非常人美心善的暖心姐妹的私信支持,互相交流了一些焦虑和心得,楼楼准备今晚整理一波文案再更新一波👶👶👶👶
大家十二月快乐呀!
———————手动分割———————
楼主来也
更一波外资所的面试
美所和英所之前都有面过(有一些不知名的小外所,也有魔术圈和chambers前十的所),楼长没有觉得考试风格差异很大,在此总结一些比较集中的考点。
1.【基本流程】
外资所的考试基本也是:面试-笔试-面试
第一轮面试的基本流程一般是:自我介绍,再针对你的自我介绍追加两个问题(如,实习期间跟的项目主要涉及什么方面,大致谈谈其中的法律知识/模庭的争点是什么,你怎么argue你负责的争点/你经历过最难的事情/你的未来规划),有时还会再让你谈谈对实事的看法。
第二轮是笔试,美所有的时候喜欢让你当场闭卷面试,但是我所经历过的英国所都是take home考试(比如限时两小时答完一张比较难的试卷)。题目从翻译到案例到法律研究都有。
第三轮基本上就是跟hr和senior聊聊,看看气场合不合。如果你到了第三轮,基本上就没太大问题了。
2.【我要怎么准备】
1)看招股书!英文版的那种!(针对翻译题)
2)好好学习证券法和公司法,读一读涉及VIE的经典案例
3)练好法律英语写作,能够短时间输出长篇英文案例分析
时间关系楼楼今天先更新到这里,下次更新的内容可能包括我所亲身体会、从同事了解到的英美所的业务、团队风格、大坑之类的(当然姐妹们想看什么也可以留言或私戳关注之类的xixi)
安安!
又来陆续更啦——
先安利一下自己的微博(害羞🤭🤭):罗大黑的黑。后面可能陆续更一点法律啊学习实习相关的东东,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关注,我们一起进步
最近有蛮多小伙伴问到律所的一些奖学金面试考试等等
就我了解,群面或者hr面不太会涉及专业问题,英语方面的问题偏向话题性讨论,比如就一个事实发表看法等等。但团队面试可能要涉及一些专业问题,建议针对该团队业务梳理一下知识。考试的话一般都是take home考试,需要法律检索的能力,但不会非常难为大家。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职场相关|offer选择求助 (Megan)
- 职场相关|现在的大环境下 要不要考虑跳槽呢 (轻轻茉莉)
- 职场相关|Offer选择求助 (momo)
- 学校/学习|现在开始在职准备法考来得及吗? (AIMING)
- 职场相关|25应届offer求帮选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