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细节|逐集整理隐藏在剧中的时间线索(930更新至第36集结束啦)——向细节怪制作组致意
来自:AI手指
第二十八集:
第二十八集开头,巧巧满月了。一成虽然气四美气得要死,给同事的礼却没少。其实照理说,四美和一成是兄妹关系,一成甚至用不着跟同事分享,又不是自己得儿女,或是孙辈,外甥到底是远一层了。所以说,在一成这里,弟妹总有点儿当作儿女养的意思。

这里老宋贡献了“一堆男娃找不着对象”的金句,道具组则贡献了货真价实的“红鸡蛋”。满月送红鸡蛋的民俗现在已经很少见了。道具组就为了这么一场不重要的戏,竟然认认真真做了不少,还专门找了个有时代特色的网兜兜着。
四美因为戚成钢得罪了大哥和三姐,连满月请客都请得战战兢兢,生怕哥姐不给面子。三丽和四美姐妹俩在巷口一脸焦虑地翘首以盼,大哥一出现立即笑开花这里,拍的真的太生动戳心了(张导好的时候还是要夸的)。

而大哥既然来了,就会做足面子。

98年确实是虎年。巧巧是个小虎妞儿。一成是用了心思给孩子选礼物的。
第19分钟:与南方相识一年的一成,终于鼓起勇气表白,“毛脚女婿”要上门见人了!

上一集我说过,一成在南方自己的住处看到她儿时照片的情节我有意见,问题就在这里。小一成和小南方相遇,有且仅有一次。而张导用了两场戏来说一成记起了他们见过这件事(“以前见过”是张导的什么癖好吗?《清平乐》仁宗见过小时候的贵妃也是……)。然而这两场戏都没有南方的情绪反馈,完全成了一成自己不带台词的内心戏,既没有起到促进二人关系的作用,对观众也交代不清。因为回忆镜头留在了这一集,看到照片那场,甚至连照片近景都切得很“吝啬”,一点提示都不能给观众,二十多集过去了,有多少观众能记得当初那场短暂的相遇呢?所以,这两场戏,要么就是有的观众一成看照片那场没看明白,一头雾水,要么就是记性好的观众在一成看到照片时已经知道二人的前缘了,这一集就会很惊讶一成为什么又一脸“惊讶”地回忆一遍。总之就是两场戏总有一场要让观众跳出剧情来思考为什么这么拍。我还是觉得,这种让被迫观众中断情绪去琢磨导演为什么这么拍的过程,绝对不是什么好的观剧体验。
第25分钟:1999年的春节到来了。一成给所有小辈都准备了红包,包括智勇。一成当初的确激烈反对过二强和师父,然而一旦接受,就是完全站在二强的角度上处理问题的,一般父母都做不到这个地步。一成真的绝世好大哥。而阿望这个渣爹完全就是另一个极端,明显没有提前准备,是看到一成拿红包才不得不掏腰包,没有红包遮掩,他也好意思就这么明晃晃地一人给了10块。

乔家过除夕,又是一次性别倒置,两个女儿都带了女婿回来,俩儿子一个有媳妇不能上门,一个还在单身。这种场面在国产影视剧里实属罕见(所以到底哪里“仇女”了)。
除夕还形单影只的一成,正月十五终于带南方回了自己家。街边有烟花,有糖葫芦,空中挂着“元宵快乐”的横幅。这一幕的确拍出了“人间烟火气”,难怪预告片一出来就打动了无数人。

1999这一年,一成34岁,二强30岁,三丽28岁,四美26岁,七七22岁,轩轩和小芝3岁,巧巧也该一岁了。
这一年,一成终于再婚,二强、三丽、四美和七七,各家分别开始了开店创业的新道路。总体来说,日子终于越过越好。唯一的例外,就是戚成钢又要不做人了……
第二十九集:
一成与南方的婚礼和12、13集成朗的婚礼一样,横跨了两集(这什么奇奇怪怪的特殊待遇?)。一成“入赘”项家,抽空回老屋嘱咐弟妹不要随便上门打扰项家,结果惹毛了四美。表哥为二人说和。一成为此去了趟表哥家,也顺道给升级为“齐咚呛”家长的表哥表嫂贺喜。
表哥家墙上挂着1999年的日历。



一成送了纸尿裤,表哥说不便宜,可见那时候婴儿纸尿裤还是稀罕货。查了一下,我国最早出现纸尿裤,是1994年金佰利进入中国后才推出的。那时候的确还是稀罕货。前面我们说电器产业说的比较多,其实哪怕就是很平常的日化领域,在进入新世纪的时候,我们的创新能力都仍旧非常有限,现在属于全世界的义乌那个时候还没有摆脱遍地假货的“帽子”。中国制造的每一步都走得非常不容易。
这一集又是神转场大跨度的一集。
第15分钟,戚成钢终于按奈不住,跟小孟发生关系。重看到这里我才注意到,戚成钢冲进小孟换衣服的房间,墙上掉下来的镜框里,应该是96年二人旅行结婚时,四美让家人寄回给她的明信片。这个细节设计的真的好细致,也好扎心!

紧接着,四美在家,因为下雨打电话担心戚成钢,此时巧巧还是抱在怀里的小婴儿。

而再往后,隔过一段空镜,四美和戚成钢逛商场,不注意看不到的角落里,巧巧已经长大了。

再往后,又是一个雨夜,戚成钢跟小孟私会完回家,巧巧更清晰地出现,已经能张口叫“爸爸”了。

小孟闹到乔家,戚成钢终于暴露。此时乔家墙上的日历已经是2002年。戚成钢和小孟,已经在四美的眼皮底下偷偷摸摸苟且了三年……

2002这一年,一成37岁,二强33岁,三丽31岁,四美29岁,七七25岁。下一代的轩轩和小芝6岁,巧巧也4岁了。
说到乔家老屋墙上的日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从24集开始,就没有再参考过它,问题就在于,乔家老屋的日历比一成家的还乱!让我们回过头来从24级开始重新看一下:
之前我们已经梳理过剧中的时间线,第21集至23集都发生在96年,这几集中,乔家老屋墙上没有日历,只贴了一张风景画。参看22集戚成钢回来,四美给他做的饭被阿望吃了那里:

第24、25两集的故事发生在97年。
第24集第19分钟三丽生气回家,四美偷偷通知一丁,墙上的日历是这样的:

第28分钟,四美雨夜开车的戚成钢四处打电话,墙上的日历就变了(虽然都是山水画画风,然而长度、边框都不一样)。

等到第25集第25分钟,二强离家去和师父过日子,日历又变回了第24集前面那套。

第26到28集前24分钟,剧中的时间都在98年。
而第26集,第29分钟:四美怀疑戚成钢出轨打电话调查,墙上的日历是静物插花。

第27集四美真的发现戚成钢出轨时,日历又变成了国画风。

第28集第5分钟:巧巧满月四美打电话请三丽的时候也是这样。

反而到了第25分钟,99年除夕夜,日历又变成了似乎与26集一套的静物插花。

总之这几集乔家老屋的日历一直挺乱,可能有些场景拍摄时间隔得比较久,或者有补拍,道具组难免百密一疏吧。
第三十集:
第三十集前半集接着第二十九集的内容。
第7分钟:二强给四美拿钱,告诉她戚成钢如果再犯,就打断他的狗腿。

其实同样的话,四年前巧巧满月那天,一成早就对戚成钢本人说过了。只可惜对戚成钢这种人来说,一点儿用都没有。

这个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姑娘深陷泥潭无依无靠还在苦苦挣扎。而乔四美你有两个好哥哥一个好姐姐给你撑腰,你却不仅不领他们的情还反复伤了他们的心……
第17分钟:一成因为四美的事觉得无法面对南方,二人闹了一番别扭又别别扭扭地和好。南方走后,一成更觉得无法在项家立足,大晚上漫无目的四处乱走。
十年前,一成发现弟妹们正在脱离自己的时候,也曾茫然无措无处可去,最终去了小朗宿舍。十年过去,一成已经走进第二段婚姻,却连被大家庭的事情烦恼,躲进小家避风港都做不到了……

一成和七七这次谈话,看不出具体发生的时间。因为非典的传播也有一个过程。这里我们也猜不出,七七是听了大哥的话,很快就回家了,还是犹豫了很久,直到非典爆发才受到触动决心回家看看。
从第20分钟开始,街头行色匆匆的行人纷纷戴起了口罩,2003年随着非典一起到来了。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空镜,就跟喜欢开头拆抗震棚那个镜头一样,萧疏冷清的街头,行色匆匆的行人,厚厚的棉纱口罩,短短一秒时代氛围扑面而来。
而乔家兄妹们互相奔忙着给彼此和老屋添置的东西,白醋、板蓝根、口罩、消毒液,包括一丁的疑问,相信后疫情时代的我们,即便没经历过也能感同身受。





七七回老屋还特地带了一个紫外线消毒灯,算是当年的防疫中贵且稀有的物资。七七为了这趟回家,真的花了心思。

果然消毒灯一拿出来,前脚还吹嘘自己连“二号病”都不怕的阿望,立即就要求单独拿去给他那屋消毒了。别说儿女了,你还记得家里还有你几岁大的外孙女吗?!

阿望这里说的“二号病”,应该指的是霍乱。我国的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只有两种,一号鼠疫、二号就是霍乱,其他如甲流、非典等等,都只能归在乙类。
然而正常人都在忙着防疫,戚成钢却还有心思出轨。对比之前他删掉外遇对象时的直板手机,这里他跟小孟联系已经换了翻盖可手写电阻屏。

电阻屏手机最早出现于1994年。由于汉字需要专门的输入法,但是我们用不惯拼音输入法的人很多,而手写输入比笔画部首要方便得多,所以一出现就在我国受到了格外的欢迎,尤其是中年商务人士……当然电阻屏也有它的劣势,所以直到2007年电容屏出现,我们现在的智能手机系统才得以快速发展。
当年通讯技术没有现在发达的另一个佐证就是,非典时期我们是没有办法像现在这样做流调的,否则戚成钢从被隔离的那一刻可能就已经社死了。四美只怕也不会慷慨激昂留下遗嘱去陪他同生共死了……

四美的东西是留给三姐、大嫂、二嫂的,信确实写给大哥的(甚至连“大”字都省了,然而没有人会怀疑,这留言就是给大哥而不是二强的)。四美对一成,真是永远理直气壮毫不见外。2003这一年,一成38岁,二强34岁,三丽32岁,四美30岁,七七26岁,轩轩和小芝7岁,巧巧5岁。乔四美,你已经30岁了啊!你把巧巧扔给你哥的时候,有考虑过一分,你哥也有他自己的生活吗?!
第三十一集:
第三十一集又是跨年的一集,前面三分之二的内容是上一集的延续。
四美去医院闹着要陪戚成钢,被医院送到派出所,又被街道送回家。街道两位大娘为了看住她在乔家门口蹲守,都是街里街坊,还不能板起面孔来训斥四美,只能搭上自己买的早点不动声色把四美堵回去。基层工作真的很难了,能少给人家添点儿麻烦就少添吧……

第18分钟:非典刚刚消停,四美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阿望又跑去项家,给一成添堵了。

此时距离阿望89年停薪留职已经过去了14年,距离95年他公司爆雷也过去5年了。阿望倒霉都是他“作”的是真的,伸手饭不好吃也是真的(尽管乔家的儿女都已经非常好了)。
非典风波结束,一成去看二姨。我们这才知道,马叔已经下线了……此时的二姨应该是住在表哥表嫂家的。墙上的日历还是03年。

姨夫87年离世。马叔92年出现在二姨身边。二人94年前后结婚,不离不弃相互陪伴了不下10年。二姨看男人的眼光如果能分四美一点就好了……
好在四美终于“醒”了。第35分钟,四美通知家人决定离婚。阿望不满,念了四美几句,被四美怼了回去,指责阿望没管过儿女。其他兄妹三人默契地用沉默表示了赞同。特别是一成,看着四美露出了一点五味杂陈的笑容。这是剧中除了一成意外,唯一一次其他儿女明确地站出来指责阿望不管儿女。一成护着弟妹,不仅是对外的问题上,更是要像山一样挡在他们不靠谱的老爹前面。所以四美虽然平时气他最多,能站出来说这么一句,一成心里还是有欣慰吧,但毕竟说的是他们的老爹爹,所以一成笑得又很复杂。这里白宇的微表情非常丰富,是我不能用文字描述的丰富了,只能说,演得特别到位。

一成背后的墙上,能看到很糊的日历一角,与上一集四美非要去陪戚成钢时的应该是一样的。此时应该还是03年。

这场戏之后,隔过一段空镜,阿望叫儿女回来商量墓地的事。此时墙上的日历已经换了。后面阿望打电话去项家借车,能更清楚地看到,日历是04年的。


协商买墓地时,三丽和四美提到李煜的《虞美人》,四美只记得是首歌。一成阴阳怪气了一句“邓丽君唱得可好听了”。1983年邓丽君发行过一整张12首为古诗词谱曲的专辑《淡淡幽情》,除了这首改名为《几多愁》的《虞美人》外,还有为李煜的《相见欢》谱曲的《独上西楼》等等……
《几多愁》的翻唱版本也非常多。2005年大陆与台湾合拍,吴奇隆、刘涛主演的以李煜为原型的电视剧《问君能有几多愁》,专门请费玉清重新翻唱了这首歌作为片尾曲。

第40分钟,南方突然回家。得知乔家要迁坟,老爹向她家借车的事,南方应该是猜到了一成又要“别扭”,顾不上休息专程赶到老屋。

一成和南方97年相识,99年结婚,到此时已经能算“七年之痒”了,然而两人都忙于工作,一成又有心结,还是一副磨合期都没完全过去的样子……好在,他们都还没有放弃彼此,都在努力抓紧对方。
第三十二集:
第三十二集开头紧接着上一集。乔家去迁坟的路上,南方说了此时是2004年的“清明节假期”。但是这里可能有点小问题,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没错,然而成为国家法定假日是从08年才开始的。可能离得越近的事情,反而越容易想当然吧。我也觉得,清明放假好像已经很久很久很久了……

2004这一年,一成39岁,二强35岁,三丽33岁,四美31岁,七七27岁,轩轩和小芝8岁,巧巧6岁。
智勇也长成大人,要去上大学了。我们之前算过,师父比二强大八岁半,应该是60年生人。04年师父44岁了,儿子此时上大学,年纪对得上,没有问题。
二强和师父家的墙上,挂着一张他们三人的合影。

而这张照片最早出现,是98年智勇刚上高中(第二十六集),他们一家三口刚刚租房开始一起生活的时候。这些年一直挂着。

这一集,还有个小朋友八岁了。

第二十三集二强和小茉离婚的时候我们说过,当时是1996年3、4月份。小茉的儿子应该是和轩轩、小芝同是96年出生,都属鼠。
三丽和一丁去北京,把轩轩托付给四美。四美在家弄了顶假发玩变装,唱的歌是梁咏琪1997年发布的《短发》。这首歌可以说是梁咏琪打开内地市场的成名曲。

四美上班带走两个娃。独自留在家中烧水的阿望也哼了首“怀旧金曲”——1998年央视版水浒的主题曲,由著名词作家易茗作词,曲作家赵季平谱曲,刘欢演唱的《好汉歌》。

刘欢的知名度,在中国流行乐坛的地位,我们不需要多讲了。其实他也一直是中国影视剧OST最重要的歌者之一,可以说伴随了几乎伴随了改开以来几十年中国影视业的发展变迁,从早年《便衣警察》的主题曲《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北京人在纽约》的主题曲《千万次的问》,到堪称我国第一部动画大片的《宝莲灯》的主题曲《天地在我心》,再到《甄嬛传》的全部音乐创作,直到2019年,还为《流浪地球》演唱了主题曲《带着地球去流浪》。
而剧中“阿望金曲”从第三集81年那一曲高歌《曙光在前头》开始,二十三年间曾经多次帮我们确定时间线,到这里已经走到了尽头……再往后,阿望很快就没法再唱歌了……
阿望“风风火火闯九州”烧了家里的厨房,提出要找保姆。曲阿姨再次上线。

大家还记得曲阿英第一次上线是什么时间吗?第二十七集,1998年。从现实来说,六年过去了,从观剧的角度来说,也隔过去四集了。不论是观众还是阿望还是曲阿英,到底为什么会记得这么久之前的事儿啊?更何况第二十七集那段情节,完全没有前后关联,放在那一集里无比突兀,唯一的作用就是他闪了腰让四美去买膏药,导致四美发现戚成钢出轨……这又是什么草灰伏线的联系?真的有必要吗?张导?
第40分钟:当年写匿名信害师父的那个老同事刘强又一次出现了(我还以为第二十三集96年二强和小茉闹翻那里他就彻底下线了)。直到这次重看,我才看明白,这里刘强抱着只纸箱子,应该是又被辞职了。

而师父和二强看到他。师父说了句“该来的总会来”,应该是说刘强这种人混不好是他自找。我真的服气了,这个角色也要全须全尾有个交代,张导到底是对自己的剧多自信?他就真的相信他剧里的每一个细节观众都记忆深刻,不管几集之前留下的线头,抻出来观众立刻就能接上?
第42分钟,尴尬又搞笑的名场面出现了,儿子儿媳看电影,撞上了带着新女友约会的老公爹。

此时是04年,这一年上映的应该是第三部《阿兹卡班的囚徒》,多经典的一部啊。阿望真时尚,真会选片子。
以及感谢街坊noah王的补充,第32分钟,阿望和曲阿英喝酒,背景里的电视剧应该是《忠诚》。


我看的时候也注意到这里了,但是因为屏幕一直是虚化的,没敢乱猜。一个被虚化的背景,道具组都没瞎对付,认真程度是真的感人。
第三十三集:
这一集时间线清晰地从2004年跨到了2005年。
最开始的部分接着上一集的剧情。师父和二强看完《哈利波特》,留下离婚协议走了。二强一觉醒来,满屋乱窜找师父。家里墙上的日历是2004年。

阿望那边,也是看完《哈利波特》。比起倒霉的二强,他可就得意多了,和曲阿英感情升级,将结婚摆上了议事日程(这里居然也有对照,以及二强永远是对照组里的倒霉蛋儿,孩子好惨)。阿望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了曲阿英不惜和儿女全闹翻了。
2004年底,阿望盘算着和曲阿英一起跨年。曲阿英却盘算着回家接儿子进城。

跨年夜,四美给老屋换上了新日历。

阿望一心盼着曲阿英回来,连儿女都顾不上了,还不许二强进门。
此时智勇已经上大学了,二强和师父成了“空巢老人”,只能打电话给儿子强颜欢笑。

2005年,我国的通讯网络还处于2G时代,3G网络要到08年才开始试点,而2013年底,工信部才开始向三大运营商下发4G牌照。4G网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成熟,才造就了我们现在的移动互联时代。不像05年那会儿,手机不能视频,大家撒个谎骗个人什么的,还是挺容易的。
第三十四集:
上一集跨年,一成带着弟弟妹妹们造了老爹的“反”,原以为阿望被冷落就会低头。谁知道曲阿英不是一般人物,不仅拖家带口在乔家扎下了根,连儿子的工作都赖上乔家了。

师父和二强97年(第25集)走到一起,到现在已经8年了。就在05年跨年的时候,阿望还不让二强和师父进门,然而现在,为了曲阿英的儿子,他都可以跟师父对饮了。
第7分钟,四美看到电视里播出的西藏的内容,多年尘封的记忆被唤醒(四美去西藏是94年底95年初的时候,十年过去了)。然而最终做妈妈的责任战胜了浪漫的冲动。四美在月份牌上写下“去西藏”,又划掉改成了“开学”。尽管此处看不到台历的全貌,但我查了一下万年历,2005年的9月1日的确是周四,道具组并没有随便找一本台历来对付。

第12分钟,四美出差回家,发现曲阿英连儿媳妇也叫来了,大发脾气。曲阿英拿巧巧上学说事儿。

联系上面四美郑重记下日子,以及这里曲阿英所说,都应该是指巧巧这一年小学入学,四美在操心,而不是一般的新学年开学。
这里就需要倒回去看一下前面两集。第33集,四美在二强店里,说过巧巧在上幼儿园。

然而第32集,四美早起送巧巧和轩轩的时候,巧巧却对阿望说过让阿望送她去小学。

巧巧98年出生,05年满七岁,再结合第33、34两集的内容(特别是34集四美郑重其事的准备),我还是倾向于,32集巧巧跟姥爷说去小学应该是bug了,巧巧就是在05年(34集)才上小学。
第22分钟,医生通知一成去谈病情。宋清远劝一成休息一阵,还问他想没想过要个孩子。

一成和清远90年同时进入电视台工作,到此时已经整整十五年。工作的朋友应该都能明白,进入职场以后认识的人,能亲密合作十几年没闹掰,那真的就是值得珍惜一辈子的情谊了。对于一成来说,除了自己的兄弟姊妹,宋清远应该是陪伴他时间最长的人了。成朗从认识到离婚满打满算才五年,而南方和一成97年认识的时候,一成和清远都已经“七年之痒”了(bushi)。
第36分钟,阿望摔倒以后再也站不起来了。阿望困在小屋里,并没有人想着给他把电视挪进来。无奈的他只能听收音机解闷,还被不耐烦的曲阿英收走了。

其实第一遍看的时候,我一直被这一集误导,以为这一集还是04年。因为就在这里,阿望的收音机里传出来一声“刘翔赢了”。众所周知,“刘翔赢了”这经典的一幕,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央视的解说员杨健在刘翔撞线那一刻带着哽咽颤抖嘶吼出来的。尽管后来刘翔拿其他冠军的时候,应该也被喊过“刘翔赢了”,但是我查了一下,05年除了全运会和东亚运动会没有特别重大的赛事,而在雅典提高了大家的兴奋度阈值之后,这两项赛事显然不具备让解说员再度如此兴奋的可能。而刘翔创造世界记录是在06年,拿到世锦赛冠军和室内世锦赛冠军分别是07、08年,时间都对不上。为了这一段重新去查刘翔留下的记录,我真的感慨万千。毕竟,今年东京奥运110米栏的冠军成绩也不过13秒04,迄今为止奥运纪录仍是他04年跑出的12秒91。而伦敦奥运之前,他还曾在超风速条件下跑出过12秒87。只能说造化弄人吧,十年过去了,不知道当年骂过他的人现在冷静了吗?……
当然剧中这里不能说一定就是bug,毕竟我们谁也不知道阿望听的到底是什么节目。
第八集,1989年,乔家第一台电视刚刚搬回家的时候, 阿望多精神啊,还想买个电视柜呢,让本来就气他让儿女掏钱买电视的一成又白了他一眼。

我那会儿也很鄙视渣爹自己没本事挣钱还贪图享受。十五年弹指一挥,阿望却连坐着看电视都不行了……
第三十五集:
曲阿英推阿望出去晒太阳。吴姨还在晒鸡胗。吴姨的鸡胗从开头晒到结尾,晒了二十八年,把她自己也晒老了。

曲阿英把阿望从里屋扔到客厅。四美叫大哥回来撑腰。一成此时已经病到没有力气管这些破事。然而有些事尽管过去了将近二十年(一成说弟妹们大了,想阿望搬屋子的时候,是86年),一成还是忘不了也不甘心,忍不住要旧事重提。

86年那次,阿望确实是“以死相逼”拒绝了他,逼得一成只得自己去住校,有家不能回。

想起当年的一成应该是让阿望彻底寒了心,所以在把四美接走后,终于下定决心放下一切,请假去找南方。然而就这样,他也做不到完全不管老爹,临行前专门留下一笔钱让表哥交给阿望。

毫不知情的表哥这样调侃一成,可见一成工作十五年,一直是个“工作狂”。他和宋清远同时进入电视台,可以看出他比老宋升职快。这一切都是他自己努力换来的。这么一说,一成和宋清远同时入职,职位拉开差距关系还能那么好,俩人就更真了(bushi)。
第14分钟:四美这句“铁打的大嫂流水的我”,真的让人冒火。和小朗吵架已经过去十年了,乔四美还是那个一有事就找大哥,麻烦大哥毫无心理负担的乔四美。


三丽知道一成一直租着这处住房能说出这么多年他们兄弟姊妹拖累大哥很多,而四美还是浑然不觉。所以我又要说,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最后一成生病治疗的过程那么仓促?四美这个人物,为了完善她爱情观的成长,甚至不惜最后几集还要挤出大篇幅来加一个曲阿英的儿媳来衬托。那么亲情方面呢?一点儿不用成长反思吗?导演和编剧还记得这部剧的主题是什么吗?
一成走了,其他儿女也不去老屋了。阿望将来看他的七七当成了一成,认出七七后又说七七像妈妈。沦落到这副惨状,阿望终于念起妻子和儿女的好了。

阿望有意把老屋留给七七。七七想也不想就拒绝了。2005年,七七28岁了,28年来他在老屋生活的日子,除了小时候腿生病被二姨送回去的那几天,就是非典隔离的那一阵。加起来未必有一个月。七七对老屋,的确一点都没有归属感。
阿望忍受不了无人过问的日子,反复打电话把一成催了回来。一成全剧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指责阿望不管儿女。


比起89年(第八集)还没工作的一成为了护着弟妹不得已爆发的那次,此时的一成确实更有底气像个成熟男人一样跟阿望对话了。然而他也彻底没力气了……

这句“晚了”真的太痛了……到底晚了多久呢?是不要让曲阿英一家挤走四美,还是早点接受二强和师父?还是不要放过欺负了三丽的李和满?或者,当初一成妈怀七七的时候不要成天出去打牌不管老婆?这么多年,哪怕有一次阿望做到了,一成都会原谅吧?……
阿望睡得不舒服,想换一张床。曲阿英懒得应付,岔开话题想换掉家里吃饭的老桌子。阿望拒绝了。


阿望的回忆里,难得的没有自己,而是几个孩子分吃蛋羹的情景(第一集)。这也算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吧。可惜,真的一切都“晚了”,阿望到最后也没有如愿换到一张舒服点儿的床……
第三十六集:
第三十六集,曲阿英急于转正。阿望表面答应哄着曲阿英不要难为自己,喝了今生最后一杯酒。也不知他是真的喝晕了,还是借酒吐真言,这声“小英”叫得,让人意外又心酸。2005年,一成四十岁。四十年前,一成刚刚出生的时候,乔祖望和魏淑英也曾经有过夫妻感情很好的时候吧。

渣爹终于走了。一成吃了顿滋味难言的包子。

当初第四集看到这里,我还以为同旺楼是什么了不得的大酒楼呢!

阿望去世后,一成的这场独角戏我个人特别喜欢。其实剧没播几集的时候我就在想,阿望去世会后,一成会是怎样的表现。必须要说,剧里处理得比我曾经所有的设想都更高明更恰当。
白宇这里的台词也特别好,嘴里含着吃的发音已经很难了,难得还带出了情绪,难过压抑伤心里还夹杂着点委屈撒娇的感觉。阿望在的时候,一成从来没能享受过儿子被父亲疼爱的感觉,最后只能自己补给自己,真让人伤感……
第15分钟:一成代表乔家去跟曲阿英谈判(还得他出面)。阿望找保姆是2004年清明节后的事。看阿望的记录,应该是从曲阿英到乔家之后就开始记了。阿望“门槛精”的人设倒是一直没变。曲阿英在乔家一年时间,按照一成所说,阿望一共给了大概三四万,按那个时候的消费水平,也确实没亏待她了。

第26分钟,一成终于病倒了。南方赶来,一成跟南方说“椅子坐着不舒服”。剧里四美、三丽进产房,一丁出事故,二强被打伤,一成全部都陪过床,没有人比他更有经验了。

二姨也来劝一成。书里是二姨比马叔先走的。剧里此时,马叔已经离开两三年了。剧里的改动,让乔家的孩子们和表哥到此时还有个长辈看着他们,真的很好。

第34分钟,七七和一成要做手术了。

表哥带七七去看腿是1981年(第三集)的事儿。

二十四年过去了,你俩早就是一辈子的好兄弟了。
一成手术前的回忆,大家又回到了77年的模样。一成说,再过8年就长大了。那时候的一成12岁,再过八年,他的确是20岁的大小伙了。然而不会算数的二强一下子给大家支到了2005年。
2005这一年,一成40岁,二强36岁,三丽34岁,四美32岁,七七28岁。下一代的轩轩和小芝9岁,巧巧7岁。

这一年过完,大家又都长了一岁。乔家老屋马上就要拆迁,但是新年换日历仪式感不能少。老屋的最后一本日历,是七七挂在墙上的。最后的最后,七七终于是这个家真正的成员了。

我们的回顾,也终于要结束了,祝乔家的儿女们,在他们的世界里,永远像这张大合照里一样,可以幸福地笑着……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第8集|今天重新看发现了个细节 (小可爱)
- 叶小朗被标榜为独立女性可是有够好笑的 (GoldColt.45)
- 乔家饭桌|今晚过后被家人问到为何对乔二强X马素芹那么坚定的... (昕昕向笼)
- 我接受不了二强和他师傅的感情😇 (momo)
- 乔四美太烦人了 (💛 你的希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