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记录|北美FIRE的生活日常
栗子阿
已婚无孩,FIRE两年半。
因为生活的变动,2019年我和老公一起从国内辞职,移居美国南方二线沿海城市。 我之前因为身份转换的尴尬期加上遭遇疫情,被动躺平,把兴趣爱好发展成了小小副业,算是“咖啡师FIRE”。
老公目前还在工作,朝九晚五不卷,他自己也想继续上班。我们商量过,等哪一天他打算退休了,就去找一个农场住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是理想。
真正接触FIRE概念是在一年前,那时候虽然过得很舒服,但隐约觉得“不工作”的人生像是缺少意义。自从了解FIRE这种生活方式后,简直像掌握了人生的“自由密码”,存在即合理,决定继续当一条咸鱼,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消费习惯
“拒绝被消费主义洗脑”
1. 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不追新款,用到坏才换。

2. 衣服配饰和家居,不追大牌和潮流,只买自己真正喜欢和品质好的。我大概一年多没有消费衣服包包和鞋子,留下来的单品都是风格统一可随意混搭的。
3. 不化妆,精简护肤,控糖保湿防晒,用成份简单、适合肤质自己的基础护肤品。
4. 不外食,自己在家做饭,更加注重食物的营养均衡,我们在饮食和营养品上的消费大概占了日常支出的一大半。
# 三观契合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说到我更适合FIRE,也不算逃避上班吧,之前在国内的工作并不讨厌。不过我是HSP(高敏感人群)和轻微的完美主义,工作的时候会把自己逼得很累,身体和精神都是紧绷着,也因为压力经常性失眠。
加上我和老公都是喜欢独处的人,日常生活里,相对于无效社交我们更愿意自己呆着。FIRE之后,我又进一步精简了消费和人际关系,把睡眠饮食、兴趣爱好、探索自我排在前位。

慢慢发现,拥有时间自由之后,才能不断保持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心,更加关注政治历史宗教哲学等人文领域,人的局限性啊,反思变得更多,很多以前选择性忽略的问题也会重新审视。
大概就是一种边界不断被推到又重建的感觉,当你跨越了某个临界点,会发觉整个世界又变得松弛和开阔。感官也更加敏锐,能察觉日常里的细微变化,更容易因为一件小事感到快乐。探索世界的同时,向内找到平衡,情绪逐渐平和,对自我的需求更加明晰,也更能拥抱多元的价值观。
# 日常生活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如何才不算是虚度光阴?每次跟父母联系,他们都会担心我一个人在家会不会觉得无聊。

当然有心情沮丧什么都不想做的时候。但FIRE之后的这两年,我觉得更多是往好的方向发展,对人对己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了,关系越发舒服自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看什么可以马上看,兴趣爱好日益广泛,自学了一些技能,增长了很多没用的冷知识…
下厨是我很享受的事情之一,馋的时候自己研究着做,大概比一般美国餐馆更好吃,也逐渐没有了外食的欲望。基本上中西东南亚餐和各种面食甜点我自己都能做,变着花样吃,每天做饭也不觉无聊。



我很喜欢室内设计,所以日常特别能折腾家,虽然我不是科班出身,出于爱好,这两年又自学了Autocad和Sketchup这类专业的设计和3D软件。这边人工实在太高,打算之后尝试自己改造二手房,刷漆、翻新二手家具、做木工什么的。



喜欢艺术设计,这边古董二手店都特别好逛,慢慢入坑了中古收藏,我喜欢收集餐具、首饰、家具和瓷偶。东西多了之后开始在二手平台营业,也偶尔帮朋友代购,慢慢把兴趣爱好混成了副业,边收边出也挺开心。


种花种菜,看书看电影,日出日落,感受四季流转、光影变幻,就是日常最简单也最美好的生活体验。



#我的终极理想生活状态
也没有什么远大理想,打算这几年再努力攒一攒钱,争取十年之内能搬去的农场生活,土地不需要太大,只希望有开阔的自然视野,种上有机的蔬菜水果,自给自足,实现“食物自由”。
再养一只狗、两只山羊和一群鸡鸭…
如果还有空的房子,慢慢开始经营家庭餐厅和古董店,想想就觉得美好…



最后祝大家都能过上理想生活✨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赚钱投资|为什么90%的fire人最终会因为没钱花了回去上班 (非文艺青年)
- 赚钱投资|分享一下我的投资组合 (FIRE京鱼)
- 考上gwy领工资,算被动收入吗,铁饭碗 (辣梨莎)
- Fire拦路虎来了 (MOMO)
- 中年老登想学理财 (Har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