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为什么三国划江而治,明清却很快统一?

未名湖畔

来自:未名湖畔
2021-09-29 08:42:58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相伴自我到永远

    相伴自我到永远 2021-09-29 12:02:00

    个人见解:经济因素,经过几百年的经营,东南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经过东吴以及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逐步往东南转移。到了元末,东南经济举足轻重。控制东南,相当于控制帝国的大半粮仓和钱袋子。这是北方统一南方的经济动力。也是南方反攻北方的经济基础。朱元璋占有天时地利人和,自己整合了江南差不多了,北方还是混战。即使是后面北伐时,蒙古内部还陷入内斗。后世能模范北伐成功,常凯申勉强算。其余的,没有整合好东南。北宋到元末,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全国日趋形成统一大市场。彻底封锁边关行不通。想封关自立行不通。比如晋商之类,会提供大量的便利。依附这些商业组织的人也希望打破壁垒。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其次,技术和交通方面。随着道路的开发以及运输工具的改进。后勤保障提高汉末的天险作用大打折扣。兵力可以迅速集结的状态下,再险要的雄关也挡不住消耗,久守必失。就比如当今的交通运输。决定了速战速决。双方可以迅速集结到任意一点。决战的条件加快。就比如,古代,东亚要和南美决战,几十年几百年都不会决出胜负,在路上就耽搁太多消耗大半。今天双方在几天内决战都有可能。再者,元朝在划分区域时,不再用天险设置成各省边界。战乱一起,天险失去了屏障作用。边境甚至是开阔地。要守住,兵力不够,这就驱使军阀门为保障后方安全,不得不让出地盘或者打到敌人地盘去。势必造成军阀的快速火并或成长。流寇之类甚至可以长驱直入。破坏力极大。

  • 世界核平

    世界核平 2021-09-29 12:22:10

    南明政权以为划江而治是正常现象,所以他们逃到南方,没有任何的励精图治直接陷入腐败,守边大将只知纵情享乐,在清朝进攻时第一时间选择了投降,高层阶级空有忠心而无能力,只知自杀殉国。

  • 信

    2021-09-29 12:33:51

    因为三国每个团队都人心齐啊,明末党争到南明内部各派也是互相倾轧攻讦,不能建立统一战线有效组织抵抗

  • 夏毅

    夏毅 2021-09-29 13:39:52

    简单来说,有对手和没对手的区别。曹操称刘备是当世英雄,又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这样的人物能让他钦佩的人不多。 曹操干翻了一众枭雄:袁绍、马腾、吕布、张鲁等。但是没办法干翻刘、孙。除了曹孙刘外,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的应该是袁绍。 曹操四星半,孙刘最起码有四星 袁绍近于四星。

    再来看看朱元璋建大明,南方比较有实力的就是陈友谅,其次是明玉珍、张士诚等 朱的实力在曹刘孙之上,陈友谅的水平不敌孙刘。明玉珍和张士诚充其量就是吕布之流。 朱的能力几乎五星,而陈友谅四星就不错了,明玉珍和张士诚也就三星多点。 清所面对的是李自成、张献忠、南明几个小王。 李自成、张献忠的能力咋样?有目共睹,如果帝王能力五星的话,最多三星。南明几个小王还不如李、张。南明的小王能力但凡能达到孙刘的水平,半壁江山妥妥的。南明的小王为啥失败,他们主要是仓促被拥立,个人能力又实在太差。能有一星就不错了。

  • 咕噜咕噜兽

    咕噜咕噜兽 (兽是禽兽的兽,表再误会了,谢) 2021-09-29 14:16:01

    窃以为真要想研究历史,首先要破除“固有领土论”。中原王朝大部分时间掌握的地区只有现在河南、陕西、山西部分地区,其他都是上千年王朝更替或征服或间接控制的。而且领土征服就算采取极端的“焦土政策”,把原住民彻底清除用本王朝移民来取代,也是需要过程的。幽云十六州(现在咱北京河北这旮旯)大部分到宋朝还属于异族占据,刚刚能支配到现在湖北全境

  • 未名湖畔

    未名湖畔 楼主 2021-09-29 14:45:56

    个人见解:经济因素,经过几百年的经营,东南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经过东吴以及南北朝时期 个人见解:经济因素,经过几百年的经营,东南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经过东吴以及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逐步往东南转移。到了元末,东南经济举足轻重。控制东南,相当于控制帝国的大半粮仓和钱袋子。这是北方统一南方的经济动力。也是南方反攻北方的经济基础。朱元璋占有天时地利人和,自己整合了江南差不多了,北方还是混战。即使是后面北伐时,蒙古内部还陷入内斗。后世能模范北伐成功,常凯申勉强算。其余的,没有整合好东南。北宋到元末,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全国日趋形成统一大市场。彻底封锁边关行不通。想封关自立行不通。比如晋商之类,会提供大量的便利。依附这些商业组织的人也希望打破壁垒。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其次,技术和交通方面。随着道路的开发以及运输工具的改进。后勤保障提高汉末的天险作用大打折扣。兵力可以迅速集结的状态下,再险要的雄关也挡不住消耗,久守必失。就比如当今的交通运输。决定了速战速决。双方可以迅速集结到任意一点。决战的条件加快。就比如,古代,东亚要和南美决战,几十年几百年都不会决出胜负,在路上就耽搁太多消耗大半。今天双方在几天内决战都有可能。再者,元朝在划分区域时,不再用天险设置成各省边界。战乱一起,天险失去了屏障作用。边境甚至是开阔地。要守住,兵力不够,这就驱使军阀门为保障后方安全,不得不让出地盘或者打到敌人地盘去。势必造成军阀的快速火并或成长。流寇之类甚至可以长驱直入。破坏力极大。 ... 相伴自我到永远

    全面、深入,佩服

  • 未名湖畔

    未名湖畔 楼主 2021-09-29 14:50:56

    简单来说,有对手和没对手的区别。曹操称刘备是当世英雄,又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这样的人物能 简单来说,有对手和没对手的区别。曹操称刘备是当世英雄,又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这样的人物能让他钦佩的人不多。 曹操干翻了一众枭雄:袁绍、马腾、吕布、张鲁等。但是没办法干翻刘、孙。除了曹孙刘外,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的应该是袁绍。 曹操四星半,孙刘最起码有四星 袁绍近于四星。 再来看看朱元璋建大明,南方比较有实力的就是陈友谅,其次是明玉珍、张士诚等 朱的实力在曹刘孙之上,陈友谅的水平不敌孙刘。明玉珍和张士诚充其量就是吕布之流。 朱的能力几乎五星,而陈友谅四星就不错了,明玉珍和张士诚也就三星多点。 清所面对的是李自成、张献忠、南明几个小王。 李自成、张献忠的能力咋样?有目共睹,如果帝王能力五星的话,最多三星。南明几个小王还不如李、张。南明的小王能力但凡能达到孙刘的水平,半壁江山妥妥的。南明的小王为啥失败,他们主要是仓促被拥立,个人能力又实在太差。能有一星就不错了。 ... 夏毅

    个人觉得:人才是人群里选优的,三国的人口基数和身体素质,都远不如明清,咱们耳熟能详的牛人,战斗力和军事能力,也不如明清的人才;领导聚集人才的难度,随着历史的发展,知识的丰富,是越来越难聚集的,所以个人认为并非是对手太强,主要还是经济、军事技术方面的限制。

  • 夏毅

    夏毅 2021-09-29 15:04:30

    窃以为真要想研究历史,首先要破除“固有领土论”。中原王朝大部分时间掌握的地区只有现在河南、 窃以为真要想研究历史,首先要破除“固有领土论”。中原王朝大部分时间掌握的地区只有现在河南、陕西、山西部分地区,其他都是上千年王朝更替或征服或间接控制的。而且领土征服就算采取极端的“焦土政策”,把原住民彻底清除用本王朝移民来取代,也是需要过程的。幽云十六州(现在咱北京河北这旮旯)大部分到宋朝还属于异族占据,刚刚能支配到现在湖北全境 ... 咕噜咕噜兽

    你说的不对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三十六个郡:上郡、巴郡、汉中、蜀郡、河东、陇西、北地、南郡、南阳、上党、三川、太原、东郡、云中、雁门、颖川、邯郸、巨鹿、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砀郡、泗水、薛郡、九江、辽东、代郡、会稽、长沙、齐郡、琅邪、黔中、广阳、陈郡、闽中,另外加秦原来的咸阳地区(他们叫内史);后来攻打广东和广西,又开辟的桂林、象郡、南海;蒙恬攻打内蒙河套地区,得到九原,在汉志记载中其实有41郡。 谭其骧先生考证,还有东海、常山、济北、胶东、河内、衡山6郡。 汉武帝时又建立朔方郡、五原郡,酒泉郡、张掖郡、敦煌郡、武威郡、金城郡,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厓、儋耳,乐浪、临屯、玄菟、真番,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 秦始皇统一六国,最起码有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北部、湖北、湖南、四川等,之后又在岭南设桂林、南海等。 北宋时,是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给了辽。

  • 微柠

    微柠 2021-09-29 15:34:31

    简单来说,有对手和没对手的区别。曹操称刘备是当世英雄,又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这样的人物能 简单来说,有对手和没对手的区别。曹操称刘备是当世英雄,又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这样的人物能让他钦佩的人不多。 曹操干翻了一众枭雄:袁绍、马腾、吕布、张鲁等。但是没办法干翻刘、孙。除了曹孙刘外,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的应该是袁绍。 曹操四星半,孙刘最起码有四星 袁绍近于四星。 再来看看朱元璋建大明,南方比较有实力的就是陈友谅,其次是明玉珍、张士诚等 朱的实力在曹刘孙之上,陈友谅的水平不敌孙刘。明玉珍和张士诚充其量就是吕布之流。 朱的能力几乎五星,而陈友谅四星就不错了,明玉珍和张士诚也就三星多点。 清所面对的是李自成、张献忠、南明几个小王。 李自成、张献忠的能力咋样?有目共睹,如果帝王能力五星的话,最多三星。南明几个小王还不如李、张。南明的小王能力但凡能达到孙刘的水平,半壁江山妥妥的。南明的小王为啥失败,他们主要是仓促被拥立,个人能力又实在太差。能有一星就不错了。 ... 夏毅

    曹老板厉害

  • 未名湖畔

    未名湖畔 楼主 2021-09-29 15:36:41

    曹老板厉害 曹老板厉害 微柠

    是的,曹老板的能力,比朱元璋、皇太极等后辈,更厉害

  • 咕噜咕噜兽

    咕噜咕噜兽 (兽是禽兽的兽,表再误会了,谢) 2021-09-29 16:49:50

    你说的不对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三十六个郡:上郡、巴郡、汉中、蜀郡、河东、陇西、北地 你说的不对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三十六个郡:上郡、巴郡、汉中、蜀郡、河东、陇西、北地、南郡、南阳、上党、三川、太原、东郡、云中、雁门、颖川、邯郸、巨鹿、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砀郡、泗水、薛郡、九江、辽东、代郡、会稽、长沙、齐郡、琅邪、黔中、广阳、陈郡、闽中,另外加秦原来的咸阳地区(他们叫内史);后来攻打广东和广西,又开辟的桂林、象郡、南海;蒙恬攻打内蒙河套地区,得到九原,在汉志记载中其实有41郡。 谭其骧先生考证,还有东海、常山、济北、胶东、河内、衡山6郡。 汉武帝时又建立朔方郡、五原郡,酒泉郡、张掖郡、敦煌郡、武威郡、金城郡,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厓、儋耳,乐浪、临屯、玄菟、真番,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 秦始皇统一六国,最起码有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北部、湖北、湖南、四川等,之后又在岭南设桂林、南海等。 北宋时,是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给了辽。 ... 夏毅

    设郡和实际支配是两码事吧。黔中郡就有夜郎国,秦能决定夜郎国国君传承? 同样,就好像汉武时候现在日本列岛还“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明时候足利家还有向朱元璋称臣呢,但就算那时候会说日本列岛受中原王朝支配或者征服? 现代人用现代眼光研究古人的书籍理解觉得“设郡”“称臣”就等同于现在政治概念的领土。然而在那个时代,只不过是一种维持松散外交关系的方式罢了

  • 夏毅

    夏毅 2021-09-29 17:05:06

    设郡和实际支配是两码事吧。黔中郡就有夜郎国,秦能决定夜郎国国君传承? 同样,就好像汉武时候 设郡和实际支配是两码事吧。黔中郡就有夜郎国,秦能决定夜郎国国君传承? 同样,就好像汉武时候现在日本列岛还“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明时候足利家还有向朱元璋称臣呢,但就算那时候会说日本列岛受中原王朝支配或者征服? 现代人用现代眼光研究古人的书籍理解觉得“设郡”“称臣”就等同于现在政治概念的领土。然而在那个时代,只不过是一种维持松散外交关系的方式罢了 ... 咕噜咕噜兽

    设郡肯定是有效的管理,而称臣不是。但称臣纳贡也有一定说法,比如换国王需要中央王朝册封。设郡就是派人去管理的,黔中郡在今湖南西部,夜郎国应该是在今天贵州的某地吧!

  • 攻围守

    攻围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2021-09-29 17:25:48

    三国是相对稳定的三个国家,明清初期的南北对峙,大势都在一方。

  • 未名湖畔

    未名湖畔 楼主 2021-09-29 17:27:33

    三国是相对稳定的三个国家,明清初期的南北对峙,大势都在一方。 三国是相对稳定的三个国家,明清初期的南北对峙,大势都在一方。 攻围守

    三国势力形成前,也是军阀割据,明清统一前也是这样的。

  • 攻围守

    攻围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2021-09-29 18:28:55

    三国势力形成前,也是军阀割据,明清统一前也是这样的。 三国势力形成前,也是军阀割据,明清统一前也是这样的。 未名湖畔

    但三国势力形成前,各方势力是遵从汉室的,都以汉臣自称,真正的三国实际从曹丕篡汉后才陆续建立(即领导人称帝)。明清的局势是清是明确的明的对立面,南明政权虽然不统一,但一致的旗号是反清复明。这样两个时期形成的南北对峙,三国大势在曹魏、清初大势在清,所以说大势都在一方。

  • 未名湖畔

    未名湖畔 楼主 2021-09-29 18:50:17

    但三国势力形成前,各方势力是遵从汉室的,都以汉臣自称,真正的三国实际从曹丕篡汉后才陆续建立 但三国势力形成前,各方势力是遵从汉室的,都以汉臣自称,真正的三国实际从曹丕篡汉后才陆续建立(即领导人称帝)。明清的局势是清是明确的明的对立面,南明政权虽然不统一,但一致的旗号是反清复明。这样两个时期形成的南北对峙,三国大势在曹魏、清初大势在清,所以说大势都在一方。 ... 攻围守

    是的,曹魏的综合国力,蜀汉+吴都比不上,但仍没有统一全国。

  • 攻围守

    攻围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2021-09-29 19:06:51

    是的,曹魏的综合国力,蜀汉+吴都比不上,但仍没有统一全国。 是的,曹魏的综合国力,蜀汉+吴都比不上,但仍没有统一全国。 未名湖畔

    曹魏是内部出了问题,要是曹操开始的三代统治者能活的更长一些,天下怎么会姓“晋”

  • 未名湖畔

    未名湖畔 楼主 2021-09-29 19:29:18

    曹魏是内部出了问题,要是曹操开始的三代统治者能活的更长一些,天下怎么会姓“晋” 曹魏是内部出了问题,要是曹操开始的三代统治者能活的更长一些,天下怎么会姓“晋” 攻围守

    曹操在世的时候,内部很团结,蜀和江东根基不深,也没有拿下呀

  • 攻围守

    攻围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2021-09-29 19:32:44

    曹操在世的时候,内部很团结,蜀和江东根基不深,也没有拿下呀 曹操在世的时候,内部很团结,蜀和江东根基不深,也没有拿下呀 未名湖畔

    曹操在世的时候虽然曹魏很强大,但蜀和吴也不弱啊,刘备击败曹操夺了汉中、孙权和曹操僵持在合肥。三分天下之势已具,不是曹操一个人能左右的。

  • 攻围守

    攻围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2021-09-29 19:35:38

    曹操在世的时候,内部很团结,蜀和江东根基不深,也没有拿下呀 曹操在世的时候,内部很团结,蜀和江东根基不深,也没有拿下呀 未名湖畔

    而且我所说的曹魏三代统治者是指曹操、曹丕和曹叡,曹操活的还算久,曹丕和曹叡死的都早。但凡他们能活的久一点,熬死了司马懿,又哪来的三家归晋。

  • 未名湖畔

    未名湖畔 楼主 2021-09-29 19:39:18

    曹操在世的时候虽然曹魏很强大,但蜀和吴也不弱啊,刘备击败曹操夺了汉中、孙权和曹操僵持在合肥 曹操在世的时候虽然曹魏很强大,但蜀和吴也不弱啊,刘备击败曹操夺了汉中、孙权和曹操僵持在合肥。三分天下之势已具,不是曹操一个人能左右的。 ... 攻围守

    刘备在汉中,孙权在江东,都没有根基,经过长时间经营才逐渐平衡当地势力。

  • 攻围守

    攻围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2021-09-29 19:42:43

    刘备在汉中,孙权在江东,都没有根基,经过长时间经营才逐渐平衡当地势力。 刘备在汉中,孙权在江东,都没有根基,经过长时间经营才逐渐平衡当地势力。 未名湖畔

    其实大家都一样,曹操还是个有作为的领导人,在世的时候依靠强硬手段,任人为贤。到曹丕就向世家大族妥协了,搞了九品中正制。归根到底,曹魏所谓的“根基”也是强权和妥协的产物。

  • 未名湖畔

    未名湖畔 楼主 2021-09-29 20:03:13

    其实大家都一样,曹操还是个有作为的领导人,在世的时候依靠强硬手段,任人为贤。到曹丕就向世家 其实大家都一样,曹操还是个有作为的领导人,在世的时候依靠强硬手段,任人为贤。到曹丕就向世家大族妥协了,搞了九品中正制。归根到底,曹魏所谓的“根基”也是强权和妥协的产物。 ... 攻围守

    曹操的势力形成合力更早,但是仍没有统一江东和更晚的蜀汉

  • 未名湖畔

    未名湖畔 楼主 2021-09-29 20:05:39

    其实大家都一样,曹操还是个有作为的领导人,在世的时候依靠强硬手段,任人为贤。到曹丕就向世家 其实大家都一样,曹操还是个有作为的领导人,在世的时候依靠强硬手段,任人为贤。到曹丕就向世家大族妥协了,搞了九品中正制。归根到底,曹魏所谓的“根基”也是强权和妥协的产物。 ... 攻围守

    我非常赞同 @相伴自我到永远 的分析,全面、深入。三国鼎立,是时代的产物,人很难突破。

  • 攻围守

    攻围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2021-09-29 20:10:19

    我非常赞同 @209058586 的分析,全面、深入。三国鼎立,是时代的产物,人很难突破。 我非常赞同 @209058586 的分析,全面、深入。三国鼎立,是时代的产物,人很难突破。 未名湖畔

    说到底,每个历史时期都是时代的产物、每个历史事件都是当时的必然、每个历史人物都是时代的选择。

  • 阮什

    阮什 2021-09-29 21:21:59

    你说的不对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三十六个郡:上郡、巴郡、汉中、蜀郡、河东、陇西、北地 你说的不对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三十六个郡:上郡、巴郡、汉中、蜀郡、河东、陇西、北地、南郡、南阳、上党、三川、太原、东郡、云中、雁门、颖川、邯郸、巨鹿、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砀郡、泗水、薛郡、九江、辽东、代郡、会稽、长沙、齐郡、琅邪、黔中、广阳、陈郡、闽中,另外加秦原来的咸阳地区(他们叫内史);后来攻打广东和广西,又开辟的桂林、象郡、南海;蒙恬攻打内蒙河套地区,得到九原,在汉志记载中其实有41郡。 谭其骧先生考证,还有东海、常山、济北、胶东、河内、衡山6郡。 汉武帝时又建立朔方郡、五原郡,酒泉郡、张掖郡、敦煌郡、武威郡、金城郡,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厓、儋耳,乐浪、临屯、玄菟、真番,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 秦始皇统一六国,最起码有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北部、湖北、湖南、四川等,之后又在岭南设桂林、南海等。 北宋时,是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给了辽。 ... 夏毅

    统一后的秦国实际可考的只有三十四郡,长沙和黔中是后代学者根据 晋书 汉书硬凑出来的,秦统一后应该是改黔中郡为洞庭郡,现这一郡也可考,唯有长沙待商榷

  • 夏毅

    夏毅 2021-09-29 23:44:47

    统一后的秦国实际可考的只有三十四郡,长沙和黔中是后代学者根据 晋书 汉书硬凑出来的,秦统一后 统一后的秦国实际可考的只有三十四郡,长沙和黔中是后代学者根据 晋书 汉书硬凑出来的,秦统一后应该是改黔中郡为洞庭郡,现这一郡也可考,唯有长沙待商榷 ... 阮什

    我刚查了《秦本纪昭襄王三十年》蜀郡太守若伐楚,取巫郡,以及江南地(应该是恩施附近),为黔中郡。 秦国在始皇前就开始实行郡县制了,不可能等始皇称帝了,把天下的郡重新打乱吧!应该是秦始皇称帝时有三十六个郡。

  • 阮什

    阮什 2021-09-30 13:16:56

    我刚查了《秦本纪昭襄王三十年》蜀郡太守若伐楚,取巫郡,以及江南地(应该是恩施附近),为黔中郡 我刚查了《秦本纪昭襄王三十年》蜀郡太守若伐楚,取巫郡,以及江南地(应该是恩施附近),为黔中郡。 秦国在始皇前就开始实行郡县制了,不可能等始皇称帝了,把天下的郡重新打乱吧!应该是秦始皇称帝时有三十六个郡。 ... 夏毅

    确实是三十六郡,我只是说在里耶秦简出土之前能实际确定的只有三十四郡,有两郡其实不是太确定,里耶秦简里记载的洞庭郡的地点和后代学者归入三十六郡中的黔中郡的地点重合,但是洞庭郡在除里耶秦简外的其它史料里从未出现过,但是里耶秦简里的记载足以证明洞庭郡属于三十六郡之一,也不排除它是在秦统一之前或之后由黔中改为洞庭

  • 豆友247514123

    豆友247514123 2021-09-30 20:47:38

    [内容不可见]

  • 太空中的星

    太空中的星 2021-10-04 22:40:36

    南明太弱👎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228639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