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转行|个人发展 | 戏剧转码/学习心得 (Part II)
Shepherd.S
目前的金主已经确定2025年后就会停止赞助我们机构了,目前学校正在找新的金主。之后的变化大家都不清楚。之前有好多姐妹说想申请我们学校,所以特此跟大家提及一下这个变化。大家申请前请务必去官网仔细看信息。若有疑问的话,可直接邮件学校。创新机构的变化大,大家务必仔细考虑。
总结:
我于去年从戏剧转码,在研究院拿到了Digital Sciences学科的全奖*,也从柏林来到了巴黎。过去一年里我主要学了Data Analysis和一部分Data Science的知识;做完了2份实习,一份实习是在Lab做TinyML,另一份是在夏校当Orgainzer;同搭档完成了自己社区营造的个人项目。于今年夏天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在福建省建瓯市洋后村为妇女和儿童搭建了一个亭子作为公共交流空间。
目前在巴黎进入研的二学习,下周会跟英国Alan Turing Institute的Autistica研究项目开始Web Development的实习。
总的来说我的学习曲线应比较长,因为中途总是时不时的去做些side projects。第一学年非常注重结果,学习起来也比较焦虑和浮躁。今年的话会更稳一些,可以接受慢慢学,慢慢progress的现实了。
我的奖学金有自带博士funding,但我也可以选择在硕士读完后就直接毕业,不会影响到我的硕士学位。
去年11月份在群里写发了一篇[戏剧转码]的帖子,现在我来更新下进展。这篇没有太多的经验分享,主要是转码一年后走过一些弯路的碎碎念,为的是给大家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来了解我这一年是如何适应新的学习和工作环境的。
学校教学情况:
- 巴黎有很多非常创新的学校,我们学校便是一个,叫做Center for Research and Interdisciplinarity, 我们学校其实是一个研究所,但有提供从本科到博士的课程,学生都一并注册在巴黎大学那 。学校宗旨是Learning by Doing,不太相信传统授课式教学方式,所以学校没有自己的教授,课程基本都是由researchers或是phd学生来提供。
- 研一上学期是为其3个月的Data Analysis Bootcamp,其中包含了Project Management的课程,下学期则是周一到周四全职实习,每周五有节关于Open Source的课程。
- 研二上学期也是周一到周四全职实习,周五全天有Project Management和Research Colloqium的课程,下学期依旧是这个模式。
学业总结
- 第一学期3个月的Bootcamp的确可以让我快速开始Data Analysis的编程入门。但因为课堂时间太短,很多知识点我都没理解清楚,所以课后我会在DataCamp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个人非常推荐DataCamp,里面知识点分类较全面,讲解清楚,练习也不错,大家可以在圣诞节的时候领优惠券购买学习会员。 第一学期因为还没有开始个人项目和实习,所以学习地特别专注,每周都在学习新知识。
- 第二学期只有一门Open Source的课,在那节课上我学了如何用Git进行coding的团队合作,然后用Streamlit做了一个COVID-19 Dashboard。因实习的关系,我又去自学了Arduino, Deep Learning,和Electronics,但这三项惭愧地来说都没学好,我会在接下来的实习段落解释原因。这学期因为既有实习,又有个人项目,所以基本就没自学和做练习了,导致programming skill一直停滞不前。
- 第三学期(现在)会把重点放在Web development上面。我其实特别爱做自己的side projects,从高三暑假期就开始了这个习惯。但经过上一年的学习,我意识到若不拿出大块时间学习programming的话,进度就会一直停滞不前。等精力消耗完后,就会放弃了 囧。
经过这两个学期的学习,我意识到我对Data兴趣不太大(主要是实习太有挫败感了,所以想和data take a break囧),因此想试试web development,看下会不会更适合自己。
个人反思
- 大家可以在学校的时候多试试不同领域的实习。如果不是自己去尝试而人云亦云地选个specialization的话,很有可能之后正式工作后会不喜欢,而要重来。重来也没有不好,我重来了那么多次哈哈。多几次之后,自己就能熟练地制定计划安排时间了。
- 从戏剧转tech最难的不是学coding,而是转变思维方式。本科是在美国私立文理学院B学的人文和戏剧,师生比就1:7,全校250人左右。教授主职就是设计课堂和辅导学生,我其实只要去上课和阅读就好了,不太需要思考教学本身的逻辑结构。有问题的话也可以直接去找教授,他们非常开心同我们聊天和讨论。 但来到研究院后,发现完全没有课程设置和把控课程难度这一说(他们也不在乎),对学生的定位就是“你可以自学,为什么要来问我”,遇到问题后基本就是问同学,因为researcher不太在乎也没有时间来慢慢跟你debug。时常一个问题要stackflow几小时,耐心常常在这搜索的期间就磨完了,挫败感非常大。 有时候感觉自己就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在网上搜寻着。
- 第二学期我中途甚至一度想辍学去报个Bootcamp,但因为学校给了我全奖,可以让我经济完全独立。若去Bootcamp的话,经济和签证都会是个新问题,所以想想后,就还是待了下来。后来我跟在Leiden University教书的朋友聊天,她跟我说这种挫败感很正常,但我需要意识到之前的文理学院是个bubble,出来后就不会有人再一直standby等着回答我的问题了。听她这么说后,我也放下了要从学校学知识的执念,反而开始了解研究者们的课题,看下他们手上是否有合适的资源可以让我做network。而对于后者,我们研究所非常适合!
- 研究院虽然没有特别好的教学资源,但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经济支持。 譬如学生可以在上学期间去申请Linux配置的笔记本,去借专业的video camera拍摄视频,去申请funding举办活动,去Fablab做设计等等(这些benefits我都使用了😄)除此之外,大家非常给学生锻炼机会,也是因此我才能在实习的时候就成为夏校的organizer。
实习总结
- 第一份实习是在学校的Fablab给老板自己开发的Microcontroller做TinyML,刚开始给offer的时候我就跟老板说了我完全没做过机器学习,他说没事都是黑箱子,可以边学边做。但开始后才发现ML这块还可以掌握,反而硬件这块才是个无底洞😢。
- 因为老板的这个Microcontroller还在研发期,各种性能都不稳定,所以我每天都在面临新的硬件bugs。我的Data都需要从硬件的传感器来收集,而实验室当时只有那一个硬件,只要它一罢工,我就什么都做不了。除了老板之外,也没人能修这些bugs。这也是为什么我后来又去自学了Electronics和Arduino,但因为老板的codes真的特别难,我学的那些基本的东西完全没法解决问题囧。
- 后半段实验室新来了一个Electrical Engineering方向的Intern,他可以时不时地帮我修硬件,看codes,实习也从一个人沮丧变成两个人沮丧了哈哈哈。最后我能做的就是automate了motion pattern recognition的过程,但并没有深入的调试models,因为硬件有limits,检测30s后程序就会中止。 当然我也无法准确推断这个limits是什么。
- 这份实习让我补充了各种硬件软件的基础知识,能力的话大概就是吹牛可以用,但实际修不了bugs的程度。老板后来跟我说这份实习的确很难,能坚持下来就不错了,但我因为这份实习挫败感太强,所以想从data转到web development看下。这份实习还是个很好的尝试的,实验室的人都特别 nice,我也在Fablab也学了各种fabrication tools的使用方式,还是很开心的。
- 第二个实习是和日内瓦大学那边做夏校的organize和manage,这个我之后会用另一篇日记来分享。
- 目前的实习是用Django做Web development,团队里面有个main developer在美国,平时我可以在slack上问问题。等这个实习完后,再跟大家update感想。
给大家转码后第一份实习的建议就是: a)跟团队,最好有人能隔两周跟你过遍code,或是可以在你有问题的时候帮你解答! b)专注于一个方向,若方向太广的话,项目推进会比较慢 c) 别超出你的知识储备太多,虽然说可以边学边做,但这真需要很大的信心和耐心!
转码的实习真的很难找,第一份实习又往往不是我们期待中的。但没关系,就算技术受挫,也可以当提前适应工作环境了。毕竟之后的工作范围可能都是超出你预料之外的内容。
个人发展
经过了这一年的学习和实习,我觉得我比较适合做PM,因为我什么项目都有涉及过:教育,设计,艺术,tech,建筑。我也熟悉不同行业的人的工作模式和做事方式,知道要如何跟大家描述要求和制定进度,也熟悉把专业术语转为甲方需要的内容。但我个人还是想在做pm前试试web developer。感觉如果现在不去尝试的话,之后coding能力可能就会一直停滞着。
之后我也会再写篇日记跟大家分享个人社区营造项目的故事。总的来说这一年基本是把时间捣碎了来学习和做事情,希望接下来一年可以轻松一些。
小组进展
小组到第二期进展都还不错,但之后因为我也忙起来,没能做到每周学习新内容,导致学习群就荒废了。在此我感到非常抱歉,非常谢谢大家对学习群的支持,但很抱歉没能把此进行下去。
希望大家都可以转到喜欢的专业,申请到dream schools和jobs
祝好, 准备去亚超买好吃的的Soledad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
89653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加入小组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内推/招聘|北京/上海/大连招聘 (momo)
- 已入职场|免费简历修改 (果果!)
- 内推/招聘|携程子公司去哪儿网内推 (有猫饼)
- 入门/转行|前端/测开/数开选择 (momo)
- 已入职场|求助有没有运营的小伙伴一起练习面试 (ou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