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诗丁卢歌|郭柯宇问题很大,算是一个提醒,老王和她比,只是初级段位。
来自:杨花花(只放自己喜欢的。)
这座楼是说一些我对郭柯宇的分析,陆陆续续在回复里补充了一些内容,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总体的印象,现在一并并入主楼。
郭柯宇最初给我的感觉是并无异样,但是慢慢的,起先是一两句话,后来是一两件事,这些蛛丝马迹整合起来,她给我的感觉变得非常的不对劲儿,我总隐隐约约觉得她有点问题。作为一个局外人,旁观者,现在我想把我觉得不对劲的地方说出来,供大家参考。当然,我说的不一定对。我只是补充一些大家可能在看节目时忽略的细节,并给大家提供另外一个思考的角度。大家都是成年人,具体的判断,由你自己来做。
(以下为主楼))
就说一个细节吧。
章贺希望得到她的鼓励、肯定和专业上的建议。
她不但吝啬到从来不给不说,反而表示“我们对自己的这个认知,为什么要建立在对方身上。”
这句话听起来很酷对吧?很有道理没错吧?
但是她难道不是嘲笑章贺对自己没信心,是个可怜的把自我认知建立在别人身上的男人吗?你们品一下,这句话的确含有贬低的意味,是一种对对方人格和自尊很彻底的否定。
用貌似正确的话不带一句明面攻击地把对方贬得一无是处,真可谓绵里藏针,杀人不见血。
这句话如果是一位心理分析师对章贺说,完全没问题,因为心理分析师是站在指导的地位来分析患者的问题的,哪怕分析师提出的问题非常尖锐,患者的心理是可接受的。但是她的身份不同,她是一对平等的亲密关系中的一方,当另一方非常希望得到她的支持和鼓励的时候(希望收获的信息是“我好”),这样的回答就显得非常的冷酷了。(它传递的信息是“你不好”)。
回复里有一位朋友说的很好,郭柯宇没有把自己放在和章贺平等的位置,而是把自己放在一种比章贺更高的位置来与他对话的。很多人觉得章贺希望的是郭柯宇夸他,我觉得章贺其实希望的是郭柯宇尊重他,这个尊重指的就是平等的位置对话。
还有一位朋友的评价也很一针见血:“郭柯宇这句话,在某种层面上道理很对,但是没人味儿。”
试想一下,对她带着崇拜和热爱的爱人听到这句,恐怕会羞愧到无地自容,不仅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温暖和鼓励,反而更增了一层羞辱。而且这种羞辱是难以反驳的,有苦说不出的。
可是她说的那句貌似正确的话真的是绝对真理吗?其实这句话有两个层面。一方面,人的确应该加强自身信心的建设,不要把自我认知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另一方面,人也的确需要通过不断的从外界的正面反馈来获得信心的力量,比如一个一个成功,或者自己看重的人的鼓励支持。这两者并不矛盾。
一个自我认知非常强大的人也希望得到亲人的鼓励,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谁不希望锦上添花呢,把希望听到肯定的话语当成这个人自我认知不强大是没有道理的。
就算章贺的自信也许不是特别强大,他对自己有些犹疑和不确定。那随口一句的鼓励可能一下子就让他自信了,那不正是一个爱人该做的吗?
身处最亲密的关系,无视对方,感情上绝不呼应,你感情上要什么,我绝不给你什么,这是一种最深的贬低和伤害,也是一种极高明的情感暴力。
当然,这一切还必须做到不露一丝痕迹,关系中的人苦不堪言,外人还看不出一丝端倪。模棱两可的话语让施暴者收放自如,躲闪和回避的态度让施暴者显得捉摸不透,最后连受害者也想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只会不停的反省,不停的追问,不停的渴求那永远不会到来的肯定和爱。
在瓦解对方人格和自尊方面,老王和郭柯宇比起来,只是初级段位。真正的高手是郭柯宇。
————————————————————
(补充一)
郭和老王有一点不同,老王对对方的贬低是放在明面上的,“你不行,你不懂,你要听我的。”郭从来不明说,但是又间接的透露出来,“你不值得我在乎”,用行动让对方产生疑惑“自己是否真的不配”,伴侣因期待一次次落空从而不断遭受打击,最终瓦解自尊。
老王的贬低是可以正面硬杠的,比如可以反击“你凭什么说我不好,凭什么不认可我。”这种争辩哪怕火药味十足,其实算是有效交流的,双方在实打实的讨论这个问题。但是郭的就不一样,她的方式十分高明而隐蔽。章贺提到“郭在朋友面前和在他面前是不一样的”,郭也不是和谁都不讨论表演,只是吝啬于和他讨论。而且是在明知他十分渴求和她探讨的情况下表现的极其冷漠。这种区别对待就是不明说而表明“你让我提不起兴趣,你没资格和我说这些事,我才不关心你来”。有时候不用刻意打压对方,对一方热情,冷淡另一方就可以即时起到打压的效果,不必通过言语,就能让对方觉得自己不存在,自己毫无价值。这种手段可以说百发百中,而且让当事人说不出什么,围观者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因为激烈的冲突并没有显现。
这种打压和贬低会让受害者难受,觉得不对劲儿,但是又搞不清原因,到底发生了什么。所以章贺整个婚姻包括现在是有很多疑问的。他是一直在追问的,好像这十年的婚姻对他就是一个巨大的谜团一样。
那么现在就来到郭柯宇让我感觉又一个很不对劲儿的地方了,那就是她回避问题,绝不直接沟通。
节目设置了一个亲密关系双方对谈的环节。这是一个很好的沟通的机会。
章贺开门见山的提出,让郭柯宇说说对这段婚姻或对他有什么看法。(类似的表述,具体记不清了)。这其实是一种敞开心门的姿态。无论郭柯宇对这段婚姻或者章贺有什么想法,哪怕是提出不满,像小朱那样要求老王不要贬低他,或者像佟姐那样要求KK不要喝酒,都算是一个明确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问题,就有解决问题的方向了。
但是郭柯宇的回应很干脆,“没有”。等于关闭了继续深入探讨和沟通最后解决问题的可能。这就非常非常奇怪了。因为这档节目设立的目的,所有嘉宾来的目的,是为了探讨自己所处的亲密关系中所出现的问题,看看有没有弥补的办法的。但是郭柯宇面对很简单直接的问题她都避而不谈,她似乎不想建立一种有效的交流,也不想解决任何问题。
所以章贺当时的反应是非常诧异、失望甚至是愤怒的。我理解章贺的愤怒是因为这个回答也包含了一层高高在上的蔑视,(我郭柯宇对这段婚姻,对你这个人毫无兴趣,所以没什么可问的)。但是为了让沟通继续进行下去,章贺还是耐着性子把这个问题具体化了继续追问,以便郭柯宇方便回答,郭选择了继续绕圈,说了你也不懂,说了也白说之类的。
问题是她说了吗?
郭章两人都屡次提到他们交流有问题,那么在这段交流中,交流无法顺畅进行下去的责任很显然在郭。
之所以以这段作为例子,是因为节目开始正式交流之前,俩人各坐一把椅子,情绪平稳,不存在先此前吵架情绪激动说气话的可能。郭柯宇的那个“没有”就显得更古怪和突兀。
那郭柯宇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我做一个猜测。
我们大家都知道,沟通是为了交换意见发现问题达成共识最后解决问题的。如果一个人不想沟通或者故意设置障碍让沟通无法顺畅进行下去,那她的目的只有一个,不想让对方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对方陷入迷惑之中。
不直接沟通是终极武器,很多人认为精神虐待的精髓是像老王这样的直接打击,但实际上最厉害的是通过回避有效交流来“制造不安”,最终让对方陷入自我怀疑。如果再辅以暧昧的可以做多种解读的语言,前后不一致的态度充分控制对方的情绪,让对方忽喜忽悲,忽而充满希望忽而又彻底绝望,那效果就最好了。
“是我想太多了?我有没有误解她?她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发生了什么?到底应该怎么做?”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章贺是所有人里最喜欢追问的,因为他的确有满脑子的问号。(注意“误解”这个词儿,章贺多次提到他和郭之间有误会,这是因为他没有把对方往不好的方向想,而把一切归结于两人之间的误会,实际上很多误会是人为制造的。)
当事人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可是客观上并没有什么可抱怨的,顶多是日常生活中稀松平常的态度和语言罢了,一句话或一个表情,旁观者也根本无从知道发生了什么。
那么这么做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很简单,在亲密关系中获取优势地位;或者操控对方,让对方保持一个令施虐者舒服的距离,以保证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或者让对方失去自我,完全听命于自己。
这个其实不难理解。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的爱人总是不接你的电话,或者只是偶尔的接,你是不是充满不安,疑惑和猜测。(我惹他生气了不想接?或者是和别人在一起不方便?还是没听到铃声?)当他接起来的那一刻,你是不是感到如释重负,甚至特别高兴?(先前的情感压力在沟通连接上的那一刻得到了充分释放。)这一刻的感觉如此美妙,为了第一时间接到他的电话,哪怕什么也不干,时刻守候在电话机旁也愿意啊(你的行为被对方左右)。如果次次对方都接你电话,恐怕你就不会觉得对方这么重要了。而在对方切断交流的情况下,为了让对方接你电话,对方提任何要求,恐怕你也会忙不迭的答应。
一点分析,还是那句话,不一定对。仅供大家参考。
(补充二)
这个节目,我没有全看,肯定漏掉了一些重要的东西。随着这两天陆陆续续补看了一些,又有一些新的发现。
第一个发现:大家知道,郭柯宇一直在树立“从不说前夫一句不是”这样一种形象。这个形象非常好,非常值得尊敬。
但是最近这几期,大家开始知道章贺也喝酒,章贺有露水情缘。那么这么私密的事,郭柯宇不说,大家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原来她不是不说对方不好,是不直接说对方不好。不通过那种控诉式的、正式的严肃的场合说对方不好,而是要通过若无其事的拐弯抹角的方式泄露出对方不好的信息。追究起来,就可以以不小心啊,没有意识到啊,开个玩笑啊,真情流露啊种种借口轻轻掩盖过去。这样既能达到说的效果又不打破不说对方不是的优秀形象,是不是很有意思?
第一次,帐篷上留字。第二次,开玩笑。
而且正因为没有明说,被说者也无从辩解。旁观者也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喝酒是喝多少酒?有没有达到KK酗酒那样的程度?什么样的露水情缘,是指的婚内出轨吗?不缺小姑娘又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大家生活中有没有过这样的朋友或亲人,他们会在公共场合以半开玩笑的口气来贬低或者揭你的短,你非常恼火但是又不好翻脸,因为一翻脸或追求起来,对方就会说“太认真了,何必呀,开不起玩笑嘛”,或者“想太多了,神经过分敏感”之类的话,弄得自己显得反而小气。
只能拼命说服自己对方是无恶意的,可是真的没有恶意吗?大家可以自己判断。反正看到帐篷上的字的时候,我是一怔,觉得哪里不对劲儿。
第二个发现:章贺对镜头前郭柯宇回忆的过往的生活,多次表现出迷惑。对郭柯宇面对镜头的对他的表现和实际生活中的表现的差异,也表现出迷惑。因为他记得的不是那个样子的。这个不排除俩人记忆偏差的可能,但是在三对夫妻中,唯有他们明显出现了这个问题,这就是很有趣的。
如果不是章贺记错了,那么另外一种可能就是郭柯宇说的和真实的情况有出入,不是事实或者不是全部的事实。
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在亲密关系中,外人又如何窥得一二呢?
(补充三)
郭柯宇有一句话来形容她和章贺的关系,相信大家都有印象,“我的世界他走不进来,他的世界我也不太想去。”很多人听了觉得这是一句普通的形容两个人无法互相理解的话语,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句话很有趣也很有问题。
首先看前半句“我的世界他走不进来”,人们第一印象就是章贺没有理解郭柯宇的能力。但是这也说明郭柯宇缺乏敞开心扉,交流沟通,让别人理解她的能力呀。下半句“他的世界我也不太想去”,这句话首先有一种优越感和自大,即我是可以走进去的,但是我根本瞧不上。没有能力走进去是一回事,但明明自称有能力去了解一个人却拒绝了解,只能说明她不善于体察和接纳。而且这个自称的有能力也是打了问号的,她怎么知道自己就有这个能力呢。
知乎有一个回答说的很好,只会拒绝,不谈沟通,也做不到接纳,这哪里是有态度,这是精神孱弱,没有创造力的表现。
在任何一对亲密关系中,恋人也好,朋友也好,亲人也好,不是天然的心意相通,给别人留一扇门,让别人了解你,同时怀抱着好奇心和谦卑心,真诚的理解别人的世界,只有这样,真正的有效的亲密关系才能建立,这是一种能力,一种给与爱和接受爱的能力。任何时候,不具备这种能力绝不是一种拿来自夸的特立独行,而是明明白白的情感能力上的缺陷,精神上的残疾人。
(补充四)
很多人在郭柯宇的话语或行为觉得难以解释的时候,就试着自己做一个解释替她找补。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节目中需要别人解释她的行为的,发生这种情形最多的就是她。这一方面是因为她释放的信号和她的那套语言系统本身具有一种模棱两可容易让人误会的模糊性,另一方面还是因为人们觉得按照常理理解不了,有必要要给她找一个合理的理由。
比如,她不愿意去理解章贺的世界,人们按照常理就会觉得她一定是去理解过了,觉得没意思才不想去的。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这只是其中一种可能。那有没有另一种可能,她只对自己有兴趣,对别人都很冷漠,根本不想去了解别人呢?大家很少作出这种推测,是因为人们默认一个人都会有了解亲密关系的另一方的意愿的,不会想到世界上有这样对别人根本不感兴趣的人。但实际上,这种自恋型人格的确存在,也并不少见。 希望大家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全面一些,很多问题有多种可能,而不是只有一种答案。
(补充五)
很多人看到我剖析郭柯宇的问题,就以为我支持章贺。这是一种误解。章贺自然也有他的问题,而且问题也不小。在一对施虐受虐亲密关系中,是需要双方配合的。就如探戈一样,一进一退,一退一进,才能起舞。也就是说,施虐者对有的人起作用,对有的人就不起作用。受虐者之所以被虐,是因为具有某些特质。
在这个帖子里,我重点讨论的是亲密关系中的人格问题,与此无关的一些通常人们认为重要的影响关系的东西我是不关注的。比如郭柯宇的做饭问题。她会不会做饭并不重要,我也不会拿这个说事,不会做饭不代表不是好妻子,只要她的伴侣认为没问题就没问题。我关注的是她是不是在镜头前把不太会做饭这件事美化了,呈现出一种包装过的贤妻良母的形象,以及她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会不会做饭这么一个简单的事会呈现出很谜的多种说法,这是我分析的重点。同样,章贺在钱财上小气或者大方也不是我关注的重点,但是我会关注他性格中急躁易激惹的这个毛病。
性格急躁有什么问题呢?首先就是容易暴露底牌。暴露底牌并不是不好,两性关系需要坦诚,但是也容易被人拿捏。其次是容易让人操控情绪。章贺在节目中曾经多次因为急躁打断过郭柯宇的讲话,章贺看起来非常敏感,受到激惹的阈值非常低,尤其是当他认为郭柯宇不理解他,或者郭柯宇表示不爱他由此失望的时候。我只能推测,他除了本性急躁,应该非常在意郭柯宇的评价,或者以前受到类似场景的刺激变得敏感。
人先有希望,才会有失望,如果知道没任何希望,反而淡定了。章贺想复婚,郭柯宇是心知肚明的,她是典型的先给甜枣,再泼冷水,章贺先希望,后失望,再急躁,然后失态。整个过程重复来重复去都是差不多这样的节奏。而章贺的“性格急躁”“不经撩”都是郭柯宇亲口提过的,说明她对章贺的这两个特点很清楚。如果说郭柯宇不是有意识的操控章贺的情绪,我是不大相信的。
章贺的第二个问题,在于他过度神化郭柯宇。
少年得志给了郭柯宇一项自傲的资本,也给她罩上了一层神乎其神的光环。郭是十五岁获封影后的,也许她有一定的天赋,但是我们知道,一部电影的成功,除了演员以外,和导演和时机与运气都有极大的关系,是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产物,有偶然的因素。她的确在一部电影上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大可不必将其神化。事实也证明了,她最终昙花一现,在后来的演艺事业上毫无建树。因此她专业上的能力是存疑的。可是在章贺的角度,却把她推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把自己放在一个极低的位置,这是极不合理的。
和章贺同样的,小朱也有这个问题,对伴侣的盲目的夸张的崇拜。
人对自己的某些方面不太自信的时候,如果别人这方面表现得相对比较强,就很容易被吸引。作为一个演员,出于虚荣也好,出于专业追求也好,章贺内心是渴望获得奖项或观众的认可的,这也很好理解,通俗来讲,谁不想红呢?但是由于机遇或者别的问题,耕耘多年,他也只能在一些主旋律影视剧里扮演一些不太重要的角色,做一个没什么存在感的普通演员。郭柯宇就不同了,虽然她除了那一部影片,别的毫无成就,但是无论就国民还是圈内的知晓度,她都是远胜于章贺的。可以说,郭柯宇曾经的一夜爆红,正是章贺求而不得的东西。哪怕是郭柯宇丈夫的这个头衔,也可以满足他内心的一些虚荣。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才让他过度神化郭柯宇,病态渴求郭柯宇的认可。
小朱呢,她是由于认识老王太早,也一直没有非常独立的、相对比较成功的事业,在经济上过度依赖老王。她对自己的赚钱能力是没什么自信的,那句“没钱了去找你”还有“以后一定会比你赚的多”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对自己的不自信才能导致把对方太当回事,章贺也好,小朱也好,对伴侣评价的过分在意,正反应了他们自己内心的软弱。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们对对方的过度崇拜已经使他们自己看不清真相了。真相就是,章贺在影视圈十几年如一日的努力,已经磨炼了他的演技,有没有灵气另说,从表演经验来说,他完全无需得到N久没有演戏的郭柯宇的认可。真相就是,小朱如果在自己的专业上安心探索,好好工作,她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完全不用被没钱走投无路的恐惧支配,她充满活力和创造力,一点也不比老王差。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讨论 再见爱人观察室需不需要单女视角 (momo)
- 麦琳李行亮|大家看这个打扮怎么样会支持李行亮的音乐吗 (ʚɞ)
- 李行亮单独找葛夕,看得我只想抱起葛姐跑路。“被男人喜欢是... (再见明月轮)
- 麦琳李行亮|现在xhs一些人反过味来了 (23小瑜)
- 麦琳李行亮|还搁那拿着娇妻论反驳i麦呢 (蜕变鲜葱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