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闲谈|参加学术会议的注意事项
来自:晚风轻轻吹
1.如果评议人漏掉了你的文章,别担心,他就是故意的。
那是我参加的第一场学术会议,托了母校的福,主办方给我安排的位次非常靠前——这也意味着,我一个小学鸡要和一群大佬坐在一起。
但这并不是我能左右的。
所以,评议人很理所当然地漏过了我的文章——不予置评的意思就是让我吃了个哑巴亏。
但当时我根本反应不过来,我甚至觉得,评议人是不是忘记了。
后来想想,那么多文章,单单漏掉一篇,难度也挺大的。
再加上,我就坐在他旁边。
很难想象他不是故意的。
我现在想,他大概是看我不顺眼,故意不评议,也算准了我闹不起来。软软地给了我一颗钉子。
不过我现在想起来,也没有觉得很愤怒,我只是觉得好笑,也觉得这个人很可悲。
2.警惕打着“客观”名义的论文指导建议
事情发生在2019年,我花了3年时间才琢磨出味。
我做的课题与女性相关,我会在文章中更多地以女性为主体,更多地与女性共情。
这也会让我的文章更犀利,也更让在场的大多数人——几乎都是男人,觉得不舒服。
那篇文章我写的很草率,但是问题很新颖,很有趣,在观点上我永远支持女性。
但是,他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我说禁止女性堕胎是剥夺了女性对生育的掌控权,他们却觉得我太极端、太狭隘,没有大局观。
他们建议我不能只看这件事的弊端,要以更客观的姿态看待这件事——譬如会不会有利于生育率的提升?会不会对社会更有力?
说实话,极端这个词我听的很多了,而我也一直都觉得,自己写的初稿确实有点太极端了。
于是,我按照他们的意见修改了。
修改完成后,我再一次思索这个问题,却有了新的发现。
女性本位这个视角,本来就足够新颖了,我为了融合“大局观”,不得已又加入了宏观视角——不能说错,但这真的不是一篇纯粹的女性主义文章,而是一篇缝合怪。
我不喜欢。
再加上,一遍又一遍梳理材料后,我反而觉得,之前的观点只是冰山一角,哪里配得上极端这两个字?
可是他们,连之前那种温和又粗糙的女性话语都不能接受。
最后,学术人,就应当坚定自己的观点。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资讯分享|【生物/生物信息/发育生物学】9个全奖PhD岗位|荷... (ccd)
- 已经被n个老师拒了😭😭😭 (苏璃呀呀)
- 不更新的日子 偷偷读了个博士 (Lili-turbooo)
- 提问/讨论|文学硕选hku还是爱丁堡 内含投票 感谢大家! (Charlottée)
- 资讯分享|法国PRAIRIE项目|多学科AI交叉领域博士岗位开放申... (c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