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阳虚体质食疗方
懿暖的小时光
肉苁蓉羊肉粥 原料: 羊肉200克,粳米100克,肉苁蓉50克,姜10克,盐适量。 制作方法: (1)羊肉洗净切成片备用; (2)肉苁蓉切片,粳米洗净备用; (3)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肉苁蓉片,熬煮1个小时后捞出药渣,留汁备用; (4)将羊肉片和粳米倒入锅中,放入姜片,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熬煮成粥,最后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解读: 羊肉性温味甘,具有助阳补虚、温养肠胃、健脾益肾的作用,《玉楸药解》中记载肉苁蓉“暖腰膝,健骨肉,滋肾肝精血,润肠胃结燥”。此粥暖身补肾,适合手脚不温、肾阳不足的朋友食用。 麦姜羊肉粥 原料: 羊肉500克,小麦60克,姜10克。 制作方法: (1)羊肉洗净切成小块,姜洗净切成片备用; (2)小麦洗净备用; (3)锅中加适量清水,倒入羊肉块、小麦和姜片,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熬煮成粥即可。 功效解读: 羊肉性温味甘,具有助阳补虚、温养肠胃、健脾益肾的作用,冬天经常吃些羊肉可以温暖阳虚朋友的身体,改善手脚冰冷的症状。姜性微温味辛,是通阳气、驱风寒、暖脏腑、发汗、解毒、止呕的食疗佳品。小麦则具有安神、除烦、养心的功效。此粥可助元阳、益精血、补虚劳,最适宜于冬季滋补身体。 附子烧羊肉 当归10克,甘草10克,姜10克,熟附子片30克,羊肉500克,桂皮和大料各5克,盐适量。 原料: 制作方法: (1)羊肉洗净切成块,姜洗净切片备用; (2)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羊肉块、熟附子片、甘草、当归、姜片、大料和桂皮,加适量食盐调味,开文火焖至羊肉熟烂即可。 功效解读: 《本草汇言》中指出“附子为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服寒药愈甚者,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原,则浮游之火自熄矣。凡属阳虚阴极之候,肺肾无热证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羊肉则是助阳补虚、温养肠胃、健脾益肾的优质食材。此药膳适合阳虚的朋友保健身体,对于小便频多、怕冷等症状有着很好的疗效。 山药羊肉粥 原料: 山药250克,羊肉250克,粳米150克,盐适量。 制作方法: (1)山药去皮洗净后切成片,羊肉洗净切片备用; (2)粳米洗净备用; (3)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羊肉片,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至熟烂;(4)将山药片和粳米倒入锅中,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熬煮成粥,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解读: 山药性平味甘,入肺、脾、肾经,可助五脏、强筋骨、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延年益寿。中医认为“人参补气,羊肉补形”,羊肉具有补虚助阳、健脾益肾的功效。此粥具有益中补气、健脾和胃的功效。 核桃仁炒韭菜 原料: 核桃仁50克,韭菜200克,芝麻油和盐适量。 制作方法: (1)韭菜洗净,切成段备用; (2)锅中加适量芝麻油,烧热后放入核桃仁炸至金黄; (3)将韭菜放入锅中,翻炒至熟,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解读: 核桃性温味甘,归肺、肾、大肠经,是补气养血、温肺润肠、延年益寿的上佳食材,对于肾阳虚引发的腰膝酸痛有着很好的防治作用。韭菜性温味甘,归肺、肝、肾三经,能够补肾助阳、补肺敛肺、润肠通便,《本草拾遗》中记载韭菜可“温中,下气,补虚,调和腑脏,令人能食,益阳,止泄臼脓、腹冷痛,并煮食之。”此粥尤其适合腰、膝部怕风怕冷的阳虚朋友食用。 桂圆粥 原料: 桂圆30克,红枣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 (1)将桂圆、红枣、粳米洗净备用; (2)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粳米、桂圆、红枣,开武火一起煮沸后改文火继续熬煮,粳米熟烂之后加入白糖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解读: 桂圆自古即是滋补佳品,具有益脾开胃、补虚长智、安神补心的功效,可用于辅助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失眠健忘等。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是补益脾胃、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优质食材。此粥可滋养阳气,还可以美容颜、排毒素,适合阳虚的朋友食用。 荔枝桂圆汤 原料: 荔枝肉200克,冰糖适量。桂圆肉100克, 制作方法: (1)荔枝肉和桂圆肉洗净后切成块备用; (2)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冰糖,煮沸; (3)将荔枝块和桂圆块放入锅中,继续煮沸即可。 功效解读: 荔枝又名妃子笑,出自“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典故,性温味甘、酸,归心、脾、肝经,是补心安神、健脾温中、补肝补血、理气止痛的食疗佳品,对于脾胃虚寒的阳虚朋友尤其有益。桂圆能够益脾开胃、补虚长智、安神补心,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失眠健忘等症状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此汤可补心益脾、养血安眠。 荔枝粥 原料: 荔枝50克,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 (1)粳米洗净,倒入清水中浸泡30分钟备用; (2)荔枝剥壳备用; (3)锅中加适量清水,倒入粳米,武火煮沸; (4)将荔枝放入锅中,改文火熬煮成粥即可。 功效解读: 荔枝性温味甘、酸,《泉州本草》中说它可“壮阳益气,补中清肺,生津止渴,利咽喉”。粳米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可补中益气、平和五脏、益精强志、止烦渴、壮筋骨、通血脉。此粥制作简单,可养血安神、补阳益气。 山楂荔枝汤 原料: 荔枝50克,山楂50克。 制作方法: (1)荔枝剥壳,山楂洗净备用; (2)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山楂和荔枝,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熬煮10分钟即可。 功效解读: 山楂是冬季常见的水果,冰糖葫芦又酸又甜人人都爱,制作冰糖葫芦的原料山楂具有开胃健脾、消积食、散淤血的功效。荔枝则可补心安神、健脾温中、补肝补血、理气止痛。此汤可补阳活血、健脾开胃,阳虚兼血虚的朋友适合食用,有助于保持血液正常循环。 胡萝卜牛肉丝 原料: 胡萝卜100克,牛肉150克,葱、姜适量,花生油、料酒、淀粉、酱油、盐适量。 制作方法: (1)将胡萝卜洗净后切成丝,葱、姜洗净后切成末备用; (2)牛肉洗净后切成丝,加料酒、酱油、淀粉腌制片刻备用; (3)锅中加适量花生油,烧至五成热后下葱末、姜末炝锅,然后倒入牛肉丝滑炒,表层熟了之后盛出; (4)锅中加适量花生油,烧热至四成后倒入胡萝卜丝翻炒,炒熟后倒入半熟的牛肉丝,加盐调味,一起翻炒至熟即可装盘食用。 功效解读: 中医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的功效,《本草拾遗》中记载牛肉可“消水肿,除湿气,补虚,令人强筋骨、壮健”,冬季吃些牛肉可以帮助阳虚的朋友温暖全身。胡萝卜味甘性平,可补脾消食、补肝明目、清热解毒。这道菜特别适合阳虚的朋友冬天食用,有助于温补阳气。 干果鸡丁 原料: 鸡脯肉100克,核桃仁25克,花生仁20克,鸡汤20克,葱适量,芝麻酱、芝麻油、味精、盐适量。 制作方法: (1)将芝麻酱倒入鸡汤中,加葱花、芝麻油、味精、盐一起搅拌均匀,制成调味汁备用; (2)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洗净的鸡脯肉煮熟,捞出放凉后切成丁; (3)将鸡丁和花生仁、核桃仁一起放进碗里,倒入调味汁拌匀即可食用。 功效解读: 鸡肉性微温味甘,自古就是老百姓的滋补佳品,具有温中补脾、益气养血、补肾益精、活血脉、强筋骨的作用。花生有“长生果”的美誉,性平味甘,可补脾润肺、益气养血、化痰滑肠。这道菜可温补身体,从事脑力劳动的朋友食用还能够健脑益智,提高工作效率。 鹌鹑萝卜粥 原料: 粳米100克,鹌鹑肉200克,白萝卜100克,葱、姜各5克,料酒、味精、盐适量。 制作方法: (1)将白萝卜洗净后去皮切成丝,葱、姜洗净后切成末备用; (2)鹌鹑处理干净后放入冷水中浸泡去血污,捞出后沥去水分,加料酒、盐、葱姜末腌制片刻; (3)将腌好的鹌鹑放进蒸锅蒸至肉烂,取出后去骨留肉; (4)锅中加适量清水,倒入洗净的粳米开武火煮沸,然后改文火熬煮; (5)待粥熬至九成熟时倒入萝卜丝和鹌鹑肉,加味精、盐调味,继续煮熟即可。 功效解读: 鹌鹑性平味甘,有“动物人参”的美誉,《本草纲目》中记载鹌鹑“肉能补五脏,益中续气,实筋骨,耐寒暑,消结热”。被誉为“小人参”的萝卜性平味辛、甘,归脾、胃经,是消积滞、化痰清热、下气宽中、解毒的优质食材,民间还有“冬吃萝卜以扶阳”的说法,冬天喝些萝卜汤、吃些萝卜做的菜有益于补阳。 羊肉汤面 原料: 面条250克,羊肉150克,白萝卜150克,葱白、姜、香菜适量,料酒、芝麻油、胡椒粉、酱油、味精、盐适量。 制作方法: (1)将白萝卜洗净后切丝,葱白、姜洗净后切丝,香菜洗净后切末,备用; (2)羊肉洗净后切丝,加芝麻油、料酒、酱油、葱丝、姜丝、精盐一起搅拌均匀腌制片刻; (3)锅中加适量清水,煮开后放入白萝卜丝煮熟,然后再倒入腌好的羊肉丝,开武火煮熟后,加味精、盐调味; (4)另取一口锅,加清水煮开,放入面条煮熟,捞出放在碗中,放入煮好的羊肉汤,撒上香菜末和胡椒粉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解读: 羊肉性温味甘,具有助阳补虚、温养肠胃、健脾益肾的作用,对于体虚怕冷、腹部冷痛、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者有很好的补益效果。 牛肉粥 原料: 牛肉150克,粳米150克,葱15克,植物油、芝麻、酱油、盐适量。 制作方法: (1)将牛肉洗净后剁成末,葱洗净后切末备用; (2)锅中加适量植物油,烧至4成热时倒入牛肉末和葱末,翻炒均匀后,加酱油调味,盛出备用; (3)锅中加适量清水,倒入洗净的粳米,武火煮开后放入炒好的牛肉末,改文火继续煮熟; (4)粥煮好后加盐调味,撒上芝麻即可食用。 功效解读: 牛肉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具有益气血、补脾胃、强筋骨、消水肿的功效,阳虚的朋友在寒冷的冬季容易出现怕冷、手脚冰凉的现象,吃些牛肉不仅可以抵御严寒,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核桃虾仁粥 原料: 核桃50克,虾仁50克,粳米250克,盐适量。 制作方法: (1)将虾仁洗净,核桃放入温水中浸泡,剥去外衣备用; (2)锅中加适量清水,倒入洗净的粳米,开武火煮沸; (3)将虾仁、核桃倒入锅中,改文火熬煮成粥,加适量盐调味,稍煮片刻即可出锅食用。 功效解读: 虾仁性微温,味甘、咸,具有补肾壮阳、益脾胃、下乳汁的功效,是身体虚弱、病后调养者滋补的良好食材。核桃性温味甘,可补气养血、温肺润肠、延年益寿,对于肾阳虚引发的腰膝酸痛有着很好的防治作用。此粥尤其适合阳虚的朋友冬季温补身体。 羊肉烧卖 原料: 羊肉300克,面粉300克,葱30克,香菜25克,姜10克,芝麻油、料酒、酱油、胡椒粉、茴香粉、味精、盐适量。 制作方法: (1)将三分之一的面粉放入盆中,加适量开水和成面团,剩下的面粉放入另一个盆中,加适量清水和成面团,然后将两个面团放在一起揉好备用; (2)香菜、葱、姜洗净后切成末备用; (3)羊肉洗净后剁成肉末,加葱姜末、胡椒粉、茴香粉、酱油、味精、料酒、盐和少许清水,一起搅拌均匀,放入香菜末,淋入芝麻油,再次拌匀制成馅料备用; (4)将备好的面团制成剂子,擀成烧卖皮,包入馅料,蒸熟即可食用。 功效解读: 中医认为香菜性温味辛,是温中、健胃的优质食材,可辟一切不正之气,具有消食下气、壮阳助兴、醒脾调中的功效,《食疗本草》中说香菜“利五脏,补筋脉,主消谷能食,治肠风”。羊肉是冬季补阳的上佳食材,可助阳气、避寒冷、补虚损、养胃肠。 姜枣紫苏汤 原料: 姜10克,鲜紫苏叶10克,红枣25克,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 (1)红枣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钟,洗净备用; (2)姜洗净切成片,鲜紫苏叶洗净备用; (3)锅中加适量清水,将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适量红糖,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20分钟; (4)将姜片和紫苏叶捞出来即可饮用。 功效解读: 紫苏叶性温味辛,能够发表散寒、理气和营,《本草纲目》中记载紫苏可“行气宽中,清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姜性温味辛,归肺、心、胃、脾经,具有通阳气、暖脏腑的功效。此汤可散寒、补阳、暖胃、行气,尤其适合阳虚的朋友冬天温补身体。 芥菜红薯汤 原料: 芥菜250克,红薯300克,盐适量。 制作方法: (1)芥菜洗净,切成段备用; (2)红薯去皮切成丁备用; (3)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后放入芥菜段和红薯丁,开文火煮20分钟,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解读: 《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红薯“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是补中和血、益气生津、通便的优质食材。芥菜性温味辛,归肝、肾、肺、胃经,能够温中散寒、行气补虚、止咳化燥、宣肺开膈。此汤可濡养阳气、健脾开胃。 桂圆炖鸡 原料: 母鸡1只,桂圆100克,料酒和盐适量。葱、姜各10克, 制作方法: (1)母鸡拔毛、去内脏,洗净备用; (2)桂圆剥壳,葱洗净切段,姜洗净切片,备用; (3)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后放入母鸡汆烫一下,捞出沥去水分; (4)将桂圆、葱段、姜片放入母鸡肚里; (5)锅中加适量清水,将母鸡放入,加适量料酒和盐,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熬煮2个小时即可。 功效解读: 桂圆能够益脾开胃、补虚长智、安神补心,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失眠健忘等症状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母鸡是老百姓滋补身体常用的食材,具有温中益气、补虚劳、健脾益胃的功效,对畏寒怕冷、乏力疲劳、贫血虚弱等症状有很好的食疗作用。此汤补血益气、温中散寒、温养胃肠,对于心悸、失眠等阳虚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桂圆杞枣汤 原料: 桂圆8颗,红枣12颗,枸杞30粒,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 (1)红枣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钟,洗净后备用; (2)枸杞放入清水中略泡,洗净备用; (3)桂圆剥壳备用; (4)锅中加适量清水,将所有食材一起放入锅中,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继续煮15分钟即可。 功效解读: 桂圆性温味甘,归心、脾、肝、肾经,是补阳补血、补肾养肝、益脾开胃、安神补心的滋补佳品,阳虚的朋友冬春季节吃些桂圆有助于补阳气、暖身体。此汤一年四季皆可饮用,不仅可以濡养阳气,还可以美肤排毒,改善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的症状。 肉桂炖鸡肝 原料: 肉桂3克,姜10克,鸡肝50克,绍酒、味精和盐适量。 制作方法: (1)鸡肝洗净,姜洗净切片备用; (2)准备一个炖盅,将所有食材全部放入,加适量清水和绍酒,放入锅中隔水炖2个小时,最后加适量味精和盐调味即可。 功效解读: 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归心、肝、脾、肾经,阳虚的朋友食用可起到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作用。姜作为日常烹调菜肴的调味品,在饮食中有着广泛的存在,适量吃些姜可暖脏腑、驱寒气、通阳气。此药膳具有驱寒止痛、补肝补肾、明目安神的功效。 菟丝子薏苡仁粥 原料: 菟丝子15克,薏苡仁30克,莲子30克,冰糖30克。 制作方法: (1)莲子洗净,放入清水中泡好; (2)薏苡仁洗净,菟丝子放入纱布袋中包好备用; (3)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薏苡仁、莲子和菟丝子,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熬煮成粥,最后加适量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解读: 菟丝子性温味甘,具有养肝明目、补肾固精、止泻安胎的功效。薏苡仁是健脾渗湿、清热排脓、除痹利水的食疗佳品,《本草纲目》中记载薏仁可“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莲子归脾、肾、心经,具有健脾补胃、清心醒脾、补脾止泻、养心安神的作用。此粥可温阳、祛湿、解暑,适合阳虚的朋友夏季食用。 当归生姜羊肉汤 原料: 羊肉500克、姜30克、当归20克。 制作方法: 将羊肉洗干净切成丁,当归和姜洗净后放在清水里泡软,分别切成片;把处理好的材料放入沙锅里面,加适量的清水、料酒和盐,武火煮沸后把上面的浮沫撇去,改成文火继续炖至羊肉熟烂就可以了。吃的时候把当归和姜捞出来,吃肉喝汤。 功效点评: 此药膳中的当归是补血健将,姜是散寒高手,羊肉是补虚明星,三种食材组合之后就成了补血温中、祛寒止痛的佳品,不仅阳虚的朋友冬季养生需要它,女性因为身体里阳气不足引起的痛经也可以吃它来改善。阳虚的朋友一般每隔一两个星期吃一次就能起到补阳气的功效,身体状况明显改善,身体里的阴阳失衡经过调节之后,就不需要经常吃了。 小 贴 士: 当归生姜羊肉汤这个方子出自于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这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位列中医四大经典,被尊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这款扶阳经典药膳补阳效果极佳,尤其适合40岁以上阳虚的朋友冬天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