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点|线上观影/读书分享会/拼图/逼逼型喝酒人/猫
The Lightness
1. 试图增加阅片量,间歇性观影,喜欢(可能有些无病呻吟的)“现代性”的文艺片,比如(不恰当举例)《Annie Hall》《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试图寻找一起线上观影的朋友,一起看爆米花or文艺片都可以。(分享观后感也可以?不期望对方会做出回应,出于礼貌,我们能给予的回应也不过是“噢!我会看的(某一天,或许下辈子吧)”,所以期望能找到无所谓对方回应时限,而在每个想要倾诉的夜晚,能够无所顾忌地倾倒私人情绪的朋友。不了解会带出更多的敬重,我们就是如此看待彼此的,尊重又忽视对方每一处脱轨的微小情绪。)
2. 菲茨杰拉德/钱德勒/翁达杰。说作家吸引我的那些点,菲氏的话,就是,看到一百年前的作家担忧着和你相同的问题的感觉还蛮奇妙的,参见《崩溃》,菲茨杰拉德的情感是如此不吝啬地、过于丰盈地给出,在每一行经过斟酌的句子中,我爱他的二流,同时又惊惧于此。钱德勒是那种调侃的态度,一切都能解构为不值一提的笑话,但是,又不由自主地为一些情绪性的东西所妥协,“这八年你去干什么了?”“捉蝴蝶。”(本人是冷笑话玩家,偏长讽刺一切的中间态度。)翁达杰则是诗性的语言,随处可以延展开想象,寥寥数语,孤独而冷漠,正如《安尼尔的鬼魂》中的“你知道又如何呢?”刚读完《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基本是在快餐店里读完这本书,感受不太深刻,偶尔会被作者的巧思笑到,但整体上还是像读文论。如果有能一起分享最近读书体会的朋友就更好了,不需在意对方回应,只是说出自己所感受到的。更新:现在在读《猫桌》,我怀疑,我对翁达杰审慎的喜好,是因为我已无法再像年少无知时无所顾忌地对面前的任一对象给出不加选择的倾慕那般,给出过多的感情了。但猫桌仍然写得很好,一位作家写自己的时候,总是写得真挚又长情的。(此长情为一种经久不衰的长情,而非单独的自恋。)
3. 拼图大概给了我一种掌控的错觉。喜欢jumbo的Anton pieck的色彩比较鲜艳的作品,德加的油画,霍普的画作(买了石榴1000p夜游者,还未开始拼)。稍微复杂一点的图,如油画,初始总是艰难的,但找到规律,就像如鱼逢水一样顺畅。
4. 会喝酒🥃,只为喝醉不为调酒,喝多了会话很多,但是不会喝太多(能够打字不出错的水平💧)。喝醉但仍能够掌控自己时,对我这种社恐来说,是最宜人的时刻。

5. 养猫人,7猫家庭。都是田园,基本都是捡回来的。都绝育了。养猫久了就跟婚姻一样。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五点|北京找朋友 (接友荣放学)
- ≥十点|想找一个不嫌弃话多的朋友 (划过夜空的光)
- <五点|坐标长沙 让我们线下出来玩! (等等等等)
- 坐标上海 (Untitled)
- 五~十点|随缘蹲聊天UU(仅女生,同时区更好)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