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雪中悍刀行》作者的写文经历和一些碎语
来自:木剑温不胜
《雪中悍刀行》快要上映了,作为铁杆书粉,又想写点啥,就先说说作者烽火(一般读者叫总管,他太监过很多小说,太监总管的名头很早就在起点打下,字数少的小说就不说了)的整个写小说经历吧,挺传奇的。凭记忆写的,不对的地方可以指出来。
起点时代:
总管86年的人,写第一本小说是05年,19岁,起点的《极品公子》,《极品》这本书,是06年、07年百度小说排行两年的亚军(06冠军诛仙,07冠军神墓),当年的百度搜索排行和小说热度销量直接挂钩(当时都是买大头书看10元或者20元一本,或者下载到辞典和学习机看,很少人有版权意识),可谓出道及巅峰(褒义)。我个人就是初中的时候在hao123上面的百度排行榜上看到然后下出来看的。但是就以我初中生的角度,《极品》前两卷写得也很差,当时我还吐槽过什么小学生文笔也能在排行榜(- -!极品前两卷是真的直白,不过总管自己说过,《极品》上架第一个月就收入万元),但是第三卷以后,总管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文笔布局以肉眼可见的程度提升,除了女主太多,看下去很爽(当时可直接当成小黄文看,当初小说都是这种多女主的,如《兽血沸腾》、《极品家丁》这些)。可直到我追上更新才发现这是一个坑爹作者,更新极不稳定,当时我都是省下早餐费去网吧追更新,某次他在高潮处断更了两个月,我最后一次失望地从网吧出来,当时就狠狠地扇了自己一嘴巴子,发誓再也不看他写的小说了,也记住了这个作者。
后来《极品》完结,他在起点开始写《极品》的续作《一世枭雄》,因为《一世枭雄》开更以后数据太好,起点官方一度认为是刷的数据,官方下场审查,最后发现确实是真实数据,延续了《极品》的热度。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太监了,所以总管才有“订阅极高,口碑极好,但他毅然太监,绝不出宫”的评价(他自己说是纯粹不想再写那么多女人了,《枭雄》也是写主角失忆后恢复记忆,确实要和过去对接,要开始写一个个女主了——小道消息,各位看看就好)。
然后他以八部浮屠的新人马甲在起点开始写《宗教裁判所》,《宗教》是本西方玄幻,一半写的都是主角小时候,但即使是这样,《宗教》还是以新人新书的姿态斩获了当时起点的新书排行榜第一(所以现在有时候看到有人脑补《雪中》《剑来》这些前期节奏慢的说换个新人马甲会扑街或者签约都签不上就想笑,因为总管早就做过这事了),因为当时太监对于作者是个影响非常恶劣的事情,他文字个人风格又太强烈了,所以《宗教》很多人都认为就是烽火写的,但他极力否认,甚至用“八部浮屠”这个马甲作者号在书评区置顶否认(因为他的书起点有时候屏蔽有时候放出来,现在是屏蔽状态,所以暂时查不到,开书时间也找不到。而百度百科以前是能够看到开书时间了,现在再去查没有了,百度真是越来越坑了)
最后他太监了《宗教》,并用马甲作者号承认是烽火,开始写《陈二狗的妖孽人生》(09年4月开书)。《陈二狗》非常励志,成绩也很好,在更时是起点所有书中盟主最多的一本,也是起点首届年榜的第一名(没记错的话当时起点年榜《二狗》3万票,《庆余年》1万6,《阳神》8千,《凡人修仙传》6千,在我印象中,猫腻和总管也就是在这次年榜战后开始商业互吹的节奏),10年4月,应该是差不多这个时候开始决定去纵横(当时的说法是纵横总编邪月约他一起玩了几把dota,提了一嘴,他随口答应下来就决定去纵横了),10年6月3日,他时隔两个月直接写了个结局,完本了《二狗》,写死了女主蒹葭(他的说法是陈二狗已经完成了人生的蜕变,再写下去就是普通的装逼打脸了,没有意义),至此,仙气与烟火气这两个矛盾气质完美并存的女主曹蒹葭直接去世,他被读者骂得狗血淋头,发誓再也不看他的小说的人不胜枚举,各个都表示烽火一生黑,YY1655大半夜都是读者的各种哭声,女主身死,让一众猛男落泪,总管也结束了他起点的写书生涯。
在这里多说一句,也是在这里,烽火和猫腻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两个道路。烽火出走纵横,意味着除了电子书的连载版权,其他版权都握在了他这个作者手里,版权在握的同时,意味着各种版权失去了网站资源或网站身后资本的推广(就像《陈二狗的妖孽人生》,这本总管写的书,它的影视版权,是总管13年从起点那里买过来的,然后才卖给剧组团队。而二狗的剧组团队,算半个《二狗》的书迷团队,那是穷得一逼,为了拍二狗还在网上众筹了一波)。而猫腻,14年随着起点创始团队离开盛大文学(当时起点是盛大旗下),入驻创世,是入驻创世的唯一顶尖大神,2014年5月开书《择天记》,签的是全版权买断合同,可以说是完全放弃版权。随后,创世背后资本腾讯收购起点,合并成为阅文。
纵横时代:
10年6月5日,总管在纵横开书《天神下凡》,如果说其他大神在纵横是普通或者简单开局,那么总管在纵横则是地狱模式开局。
当时纵横是完美旗下(完美和盛大都是游戏公司,收购这些小说网站的目的是为了游戏改编的上游版权,在这之前,《诛仙》改编的网游大获成功),打的是免费阅读旗号,挖过来的大神第一本书都是免费阅读,同时也改善了网页阅读小说的界面,用户体验极好(可以说挖了起点大神半壁江山的纵横是天胡开局,可惜,由于中层作者的缺失,书库的积累不够,以及买断模式下作者的竞争力不够、未充分考虑收费后读者体验平滑过渡等等一系列问题,变成了现在的大神养老院,真是不胜唏嘘)。
而为什么说烽火是地狱模式开局呢?咱来捋一捋就知道了。
首先,烽火10年6月5日在纵横开书《天神下凡》,《天神》是《宗教》的续作,也就是说,《天神》是一本没有开头的书,你要好好读懂它,必须得切换网站,去另外一个网站看了前作《宗教》才行。这里面充斥太多的信息差了,阅读过《宗教》的,未必知道有个续作《天神》,没阅读的知道《宗教》是本太监书不会去看,直接阅读《天神》的表示看不懂,只有铁杆粉丝才可能知道这里面的一系列信息。但是,需要说明,总管是在《二狗》强行完本,强行写死女主的前提下出走纵横的,是铁杆粉也变成铁杆黑了。
当然,我们权当这只是困难模式,因为还有更蛋疼的操作在等着读者。10年7月12日,总管表示写西幻太累了,写本都市调剂一下,开书《老子是癞蛤蟆》。随后,两本书来回切换更新,主更《蛤蟆》。并且,因为纵横的合约签订是第一本书免费,后开书的《蛤蟆》是入V的书籍,需要订阅才能阅读(其实当时付费模式只所以推行困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充值困难,用银行卡充值还要用到U盾)。11年5月2日,总管在《天神》、《蛤蟆》未完本的情况下再次开书《桃花》,理由是:媳妇想看仙侠。
也就是说,当时的总管读者,看《天神》的,看不懂,或者需要去另外一个网站先看完前传,跟读以后,一年365天可能就几十天在更《天神》。看《蛤蟆》的,不仅要忍受他突然的一两天断更,还要忍受他突然断更一两个月去更其他的书,并且,自己还是纵横花钱看书的独一份。至于看桃花的,还得看茶嫂想不想继续看。
就算在这样的情况下,《蛤蟆》依然是当时纵横打赏最多的小说,更是有一个千万盟,当然,大家可能想不到的是,这个千万盟是前《极品》的读者,第一句话就是:太子,我回来了!
就尼玛离了个大谱!!
12年6月28,《蛤蟆》完结,6月29日《雪中悍刀行》开更。没记错的话,其实《雪中》早在11年年底就写前20章。背景是茶嫂(烽火媳妇)想过一把才女瘾,总管就在更新《蛤蟆》、《天神》、《桃花》的间隙,随手写了《雪中》前20章,以《小二上酒》的书名在起点发书(因为发书当天很多大神推荐了,所以《小二上酒》热度很高,起点编辑开始联系签约,吓得总管就没再上传了,《小二上酒》这个书名总管很喜欢,但是因为贴吧被更新组占据,并非是铁杆书迷,所以改名《雪中悍刀行》,“雪中悍刀行”是他11平台的账号名)
《雪中》其实写在了一个很尴尬的点上,因为从10年开始,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小说发展迎来了井喷时代,但11-15年间,发展的红利集中在节奏明快的小白文(非贬义)上,《雪中》这种前期主线模糊,节奏缓慢的小说,是很不吃香的。
不过到15年后IP时代,《雪中》这种行文的小说就开始受到资本的青睐了。如果说,11-15年网络小说最受欢迎的是买断小白文作者,那么在15年后就是IP文作者了。很多这种类型的作者开始写一两百万字的IP文,一本小说就是一个IP,字数不多,写着不累,也好改编。
13年8月,纵横首次开启月票榜奖励,《雪中》争榜(这一次也是总管在纵横到现在唯一一次号召读者争榜),一个月期间,《雪中》新增1个亿盟,5个千万盟,100多个盟主,打赏加订阅的钱总计200万左右(其实在这之后,他就明确这种消耗读者热情的事情少做甚至不做了,说打赏他不如去带女朋友吃顿好的- -!)
13年9月,《雪中》实体书发布(个人买了5本,三本签名,有一本上面还写了句骚话:一入大内深似海- -!不过有一次书评区有个小姐姐说她男朋友非常喜欢《雪中》,快生日了想买本《雪中》签名书送给他,就送给这位小姐姐了)。
《雪中》在15年的时候,就天天说完结了,但其实直到16年8月30才完结,完结后,又写了个番外,因为太监有瘾,《雪中》没太监,总管把番外太监了。
其实连载的时候,《雪中》说火吗,也就那样,中上水平,第二梯队,当时是小白文的天下,更何况纵横体量摆在那里,远不及起点火书的热度(就现在我打开应用商店,起点下载量1.2亿,纵横646万),但得益于铺开的渠道(总管本身对于正盗版就很宽容,13年有次他因为凌晨三点更新,吧务都睡觉了,他甚至自己去贴吧发了一章,这在现在来说是严重损害整个小说作者群体利益的事情,不过当时环境而言,是损害自己个人利益),还有完本后读者的口碑相传(太多人看他的书只看完本的了),才堪堪挤进顶尖层次(在我个人看来,斗罗和斗破还是稳压雪中的,斗罗是因为实体书铺开和动漫,斗破是当时移动阅读基地和动漫,斗罗斗破之下就是雪中,遮天,凡人,全职这一梯队)。
这种口碑相传,并不是啥的第五名著(- -!其实这种话都是黑粉才会说的,想黑一个东西,捧杀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一种手段,咱书粉没那么弱智- -!他们每次一个人开个头捧杀,后面就捧哏,以前看着想吐,现在看着想笑。多说一句,为《雪中》拉黑粉最多最稳的完全不是这个情况,是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雪中》都站在网文鄙视链的最顶端,其他小说贴吧或评论区如果有人想想骂作者了,常常就用《雪中》举例骂,因为其他小说贴吧都是更新组占领,不管事删帖的,所以《雪中》收获了非常非常多铁杆黑粉),而是看完雪中后(或者在看途中),读者都有一个非常大的讨论和分享的欲望,甚至这个欲望大到能够促使读者去做一些衍生品,各种各样,五花八门。
以抖音为例,在18年前(或者19年前),无数的雪中读者会把书中的片段和自己的感悟配上一个音乐发在抖音,这和现在大家熟知的印象可能有所出入,现在大家的印象是雪中的文摘配上陈坤的的影视片段。并不是这样的。一是,文摘配影视片段门槛很高,二是至少在18年左右,书迷还在那吵得不可开交,B站播放量最高的千与工作室出品的天下潮用的还是胡歌的影视片段,当时并不统一。所以抖音作品量才会那么多,但是到后来,自媒体崛起,点赞多的会留下,低的淘汰,同质化越来越严重,逐渐演变为现在各种视频网站都是一类视频,文字类的还会被屏蔽(不知道是因为点赞低还是因为文字类纯文字,我观察过,自己刷到的去搜索最近发布的搜索不到),才变成现在这样。
17年6月1日,总管发书《剑来》,因为《雪中》捡回来的一些人品,《剑来》热度爆表,开书第一天被读者打赏123个盟主,后面关注稳步提升,即使剑来前期非常非常晦涩(是真的非常非常晦涩)。
我已经比较久没关注小说这块了,但即使到了现在,《剑来》应该还是连载书中百万盟,盟主最多的小说。其中更是达到了两项在我看来极难达到的成就。
一个是当初《剑来》2万均订的时候,它的最新一章24小时内订阅是21000,24小时追订比均订都高。要知道,纵横的手机移动网页端是正版免费的(是的,电脑网页端和app端都是要钱的,但是从雪中到现在《剑来》,纵横的移动网页端都是正版免费的,从来没收费过,点开就是一个限免)。
二是某天纵横的移动网页端出了问题,没记错的话是刷不出来最新章节,延时了十分钟(没错,他还不延时,就那一天不知道为啥延时了),app显示多了1600个新付费用户- -!。
(剑来如今热度下降很多,有很多读者归咎于“书简湖”,其实这个印象是错的。“书简湖”总管故意把主角置于两难境界,这种其他小说或者影视作品都极力规避的状态虽然招来很多骂声,但“书简湖”热度是很高的,“书简湖”之后热度并没有下降,反而是19年剑来热度达到巅峰,真正让《剑来》热度下降的是总管的更新,20年春节后总管孩子出生,导致他的更新下降,常年断更和没有了突然爆更的惊喜,加上《剑来》字数多了,才导致后来的现象)
说完总管的写网文经历不知道该说啥了,以下就接着说《雪中》吧。
我上个帖子说了,为了看下小说改剧的一些区别,特意去看了很多的改编剧,大多都是很失望的,多是表现形式改变后剧改下的影视作品前期搞得“假大空”,观众看不懂。后来看到了《琅琊榜》,才眼前一亮,主角真心是神仙人设,人物目的,情节小目标,剧情节奏衔接地都非常好。
但看完《琅琊榜》我对《雪中》剧改是多了一丝担忧的,因为我发现《琅琊榜》的节奏就是网文中“小白文”节奏(其实现实也是这样,小白文的节奏是受众最多,老中少通吃的),用“仇恨、不甘、报复”为主干,用目的—小目标—阻力—收获来推动剧情,节奏明快,一波接着一波。
真是……卧了个大艹,《雪中》完全不搭噶啊。
大多数人吐槽《雪中》吐槽的是什么?“完全看不下去”,“看了三章就看不下去了”,“看不下去,主角太恶心了”“吹得那么好,就这?”……
知道我个人作为一个铁粉看着上面的吐槽是啥感受不?
吐槽得太对了!《雪中》前一百章就是这么个回事,拦下了很多读者:剧情没有推动力;主角没有目标,性格纨绔;整个剧情游山玩水似的,写得什么垃圾剧情!特么前面几章还有主角打他老爹这种恶臭劝退情节。
看不下去才是对的,《雪中》前面写得很散,除了一个个人物慢慢鲜明,就写得不是小说似的。
然后我又看了《有翡》,我就更担心了。
因为很多情况下《雪中》和《有翡》太像了,而《有翡》是我之前为了《雪中》特意去看IP改编这么多剧唯一一部看了20集后还是没有一丁点欲望看下去的剧,之前就算是《莽荒纪》那么烂的,我都能继续看下去,《有翡》看下去实在太无聊了。
可能《有匪》和《雪中》的受众重合太少,或者重合的受众像我这样带着目的看的人太少没有发现,咱来捋一捋。
第一, 背景都是武侠,很多珠玉在前而且题材可以说是老套。(不要想着情怀,就像恋爱一样,说的都是内涵,三观却都是跟着五官走的。目前武侠受众低、科幻受众高就是现实。差了都和你讲影史,很经典才会和你讲情怀。)
第二, 没有目标。在内,剧情没有驱动力,在外,激发不了观众的情绪,观众也没有看下去的欲望。
第三, 出身都很尴尬。也就是不上不下,既不是废材,事业能让观众获得满足感;也不是皇帝,扮猪吃老虎能让观众获得装逼感。(这一点雪中出身好很多)
还有很多小的相似点就不细说了,这代表《雪中》和《有匪》一样很难培养观众的代入感。不过好在《雪中》原著本身有很多元素比《有匪》好经营,因为《有匪》太拉胯了(我真心看的时候非常非常想吐槽- -!本来正好趁此吐槽一下,都写了很多了,后来想想还是算了,就说《有匪》最拉胯的一点吧,就是主角没有“惨”的时候,连灰头土脸都没有,作为一个武侠剧,里面武功、背景、强弱都需要一个锚点,这个锚点就是主角,表现就是谁能打倒主角,把主角打惨,这个角色在观众眼里就知道实力了。锚定一个角色可以带出一大堆角色的强弱,整个武侠背景就活过来了。以女主举例,女主可以直接锚定整个剧的武功强弱,但记忆里她没有力拼不过被打很惨的时候。面对强敌都是“一击即走”,别说灰头土脸了,唯一一次吐血也是“一击即走”后吐的。这样既没有紧张感,也没有之后练功完打败旧敌的爽感。(如果以男主来说,就是锚定男主自己。没记错他是轻功高没内力的,这个时候观众不好判断他的极限,就需要一个聪明的反派克制他让他死里逃生,这样既塑造了人物,又让观众知道主角上限,下次就可以感受哪些是他利用聪明机智化解的危险,爽感爆增。)所以导致我看到20集了,武功强弱还是懵的,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没有主角武功锚定,我连脑补都不能脑补出其他角色的武功。而其他角色的武功强弱,直接关系到宝物的珍稀,武功秘籍的强弱特点,江湖势力大小,武林名望的真实度,可以说是武侠剧的核心,重中之重)(其实主角武打动作和“惨”本身是需要结合看的,举个例子吧,上面说了这么多,《天龙八部》就很难锚定的吧,因为主角一开始没武功,就学了个“凌波微步”和“北冥神功”,也不喜欢打架,这不他就能通过轻易逃、可以吸、艰难逃、逃不掉这些区别来锚定,表现就是动作,但一个是《有匪》里那个带刀上桩太离谱,一个每次都是一顿乱拼刀“一击即走”,把我给看混乱了)。
最后真心是看《雪中》导演和编剧的发挥了。我上面说这么多,只是作为读者的感受和《有翡》影视像,《雪中》影视剧倒未必。因为《雪中》小说本身是把很多东西略过了,但元素还在。《雪中》电视剧可以单把“白衣案”拿出来细化,就有情绪推动了。把第一次游历的经历(小说里是略过的)细化,完全就可以让主角有个反差萌,都是非常好的元素。
唉,期待吧。
真滴是着急哇!
说到最后都有点胡言乱语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科普】《雪中悍刀行》作者的写文经历和一些碎语 (木剑温不胜)
- 感觉雪中写的不怎么样啊 (实维我仪)
- 关于实体书 (当归即好)
- 关于雪中的问卷,大家帮帮忙 (所字结构)
- 关于春雷和绣冬的一个疑问 (搁浅血未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