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之路|为什么总是放不下——如何处理疗愈阶段的竞争心和报复欲?
来自:作家元婴(作家元婴)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知乎账号:作家元婴
喜马拉雅账号:安娜说520

与NPD长期相处的过程,离不开明里暗里的竞争。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寻求自我认同,是NPD最基本的需求。只要是靠近他的人和物,都要被卷入比较和竞争中。你想要寻求平等、关爱、共情、认可,他要在你的妥协、付出中满足自恋需求。一件物离了你手,就成了他的一部分;一句话出了你口,就会成为他抬高自己的理由;一件事做出来,他总有办法拿来为自己加分。如果你不回应,不抗议,不分辨,你的价值就会淹没在他无边无际的自大幻想中。
所以,随着与自恋者相处的时间日长,竞争几乎就变成一种生存策略。这既是一种被迫的“迎战”,又出于生命的本能:没有人愿意自己的生命被无视。伴随着NPD不断工具化他人的过程,尚未脱离关系的幸存者也演化出越来越强的竞争心。他们不停辩解,为自己争取话语权;他们做出妥协,希望能换回自己损失的利益。但是,NPD不会允许任何人“赢”过他们。所以,幸存者绝望离开之时,总是抱着无数未被消化的委屈和不甘。
如此一来,竞争心就成了自恋者送给幸存者的一份“大礼包”。对于幸存者来说,竞争心有这几方面的意义:
1.维护自尊的工具:如果说被不断贬低的遭遇是一种向下的压制力量,而竞争心就是一种向上的制衡力量。你通过为自己辩解重获对自己生命的掌控。压力越强,反压制的冲动就越大。在与自恋者狭隘的、不平等的、令人窒息的关系中,你的价值长期得不到承认。通过不断地抗争,你才可以维持对自己的信念。
在断联后的治愈阶段,遇到普通人际关系中类似的情境(比如被人无意间批评、否定),幸存者也会感到自尊受损的痛苦,从而下意识选择竞争的策略。对此,可能很多分析师不愿意与普通的自恋受损区别开来。但是,考虑到幸存者的创伤状态,这种维护自尊的竞争,与NPD对自恋损伤的防御还是有很大不同。而缺乏对二者区别的充分讨论,可能会让幸存者陷入“我是不是NPD”的自我怀疑。
2.被训练出来的技能:对NPD来说,竞争情境是他们主动创造出来的。而对于幸存者来说,竞争则是被动“参战”的结果。虽然幸存者并不情愿凡事做比较,争高下,但长期为“高手”充当陪练,自己的技能也在不断提高。
通常在虐待关系存续期间,幸存者意识不到自己在竞争。他们会将其描述为被迫的反击。只有在离开自恋者之后,他们才忽然意识到自己喜欢争辩、不服输的一面。NPD复刻了幸存者的优点,幸存者也复刻了NPD的某些技能。而这种争胜好强的能力,也会给幸存者带来现实的好处。比如在职场更有竞争力,在人际交往中更懂得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正强化的过程,也让幸存者更容易处于竞争的形势中。在竞争方面,NPD是幸存者的老师。
3.沉没成本带来的合理选择:NPD对幸存者的利用、剥削、压榨,让幸存者在这段关系中付出了比普通关系更大的成本——包括但不限于经济损失、情感伤害,更重要的是精神虐待。在虐待关系的后期,越妥协越被无视,越竞争越得不到满足的形势,让幸存者绝望之下痛下决心——离开自恋型虐待者。这种情况下,放弃“沉没成本”就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沉重选择。即便已经离开虐待者一段时日,幸存者还会经历不断的反复,回想起自己曾经失去的一切。于是,不甘心,想要挽回损失的念头不断涌现。尤其是,竞争的本能和技能,会让幸存者有一种“要是再厉害一点,形势可能完全不同”的念头。
还有就是,当幸存者自我修复到一定程度,觉得自己强大了,想象自己再和NPD过招就不会输了。这也是幸存者放不下竞争心和报复欲的一个理由。
一段深刻的关系,哪怕是虐待性的关系,也会给我们的人格带来积极的改变。只要我们可以坦然接受现实,接纳自己的多样性,允许自己犯错,允许世界不再黑白对立,那么这种积极的改变就会成为可能。
竞争,不必是“坏人”的杀手锏,也可以是普通人的行为。看到自己身上的竞争心,不对它大惊小怪,避之唯恐不及,它才会被接受为新的自我的一部分。告诉自己:竞争没什么大不了,我也会;竞争给我带来好处,这不是罪恶。只是,我们不会像NPD那样主动寻求,病态依赖,无争不欢。
所以,当竞争心涌现,你可以问下自己:我在当下的形势里要得到什么?这些东西是我真心想要的吗?这样一个缓冲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自我觉察,更好地自我接纳,而不像NPD那样虽然痛苦,还是一再地挑起竞争。
幸存者们不必怀疑自己具有NPD的特质。虽然自恋作为一个动词,是人人都会经历的一种状态,但是你不会将其作为僵化反应、刻板模式。所以,你不是人格障碍,你只是一个康复中的正常人。
关于“要不要再次和NPD过招”的疑问,我通常的建议是:记住他们是竞争高手,他们从婴儿期开始就训练自己竞争的手段。任何形式的竞争,他们永远快你一步。无论是他主动挑起的,还是你不甘心反击的,你都不会赢。放下与NPD竞争的念头的确很难(他们熟知一切挑起竞争欲望的招数)但是真正放下了,你才获得更大的自由:不在他的病态游戏里陪跑,不受他的控制。
无论他言辞如何激烈,姿态如何挑衅,行为如何过分,都不要接受“来和我过招吧”这种邀请。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自己主宰的情境下,维护自己的利益,实现自己的愿望。不必介意他的评价,甚至不去关注他对你的诽谤,你就不会再次陷入“欲罢不能,欲争不赢”的困境——就像过去你们的关系。具备“不在乎的能力”,是一种深层认知的改变:某种伤害性的语言和行为,不再关联自我价值的损失。
你必须接受“失去了就是失去了”这个现实,也不必纠结于“他是不是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因为,报复本身就是一种升级版的竞争。当你决定报复NPD,你的生命就跟那个曾经伤害你的人进行了一次深度捆绑。今后,再要解除捆绑,清除毒素,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付出更大的代价。这些,你能承受吗?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孩子们愿意相信的公平世界。经历过这次深刻的教训,你可以看到黑白分明、善恶必报的观念是多么难以实现。
你有愤怒的权力,你的恨也是正当的,你受到的伤害不容置疑。但是,我们不能一直生活在愤怒和仇恨中,不能一再撑开伤口,不让它愈合。我们有权力生活得更幸福,这是我们应得的。无论过去曾经如何黑暗、绝望,阳光终会照亮我们的生命。而经历过伤害的你,更坚强,更成熟,更可贵,拥抱这个崭新的自己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了解NPD|NPD为什么挑剔~打压~贬低人 (菩提树下的霓虹)
- npd很恐怖的一幕 (momo)
- 帮我一下|npd最后会找什么样的女人结婚? (大糖糕糕僧)
- 这是love bombed吗,分辨不出真心了。 (西西哈)
- NPD他们本人,也挺痛苦的?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