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评】时间音乐会第2集

越士逍遥

来自:越士逍遥
2021-11-01 22:58:54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越士逍遥

    越士逍遥 楼主 2021-11-02 09:00:18

    关于林老师的粤语咬字,我认为他学习的范本应该是校长早期的尤其是录音室版本,校长《爱的根源》 关于林老师的粤语咬字,我认为他学习的范本应该是校长早期的尤其是录音室版本,校长《爱的根源》的录音室版也是口腔打开的方式在唱,而且很注重咬字的准确性。但是他和校长现场的区别就是他在加重咬字的“漆黑”“闭上眼”“生存”等等地方,比校长更圆滑一些,不过作为校长的歌迷,我还是认为林技巧更纯熟些,校长在巅峰期音色上更占优势 ... 爱吃西瓜

    那是因为校长早期有一些“懒音”的问题,还因为这个问题被黄霑骂过(O(∩_∩)O哈哈~),所以单飞以后,对于某些字的咬字时,腔位的打开和保持特别在意,和大仙是有一些不同的,大仙的保持要紧好多。大仙的声乐技巧体系比校长要先进二十年,声乐技术当然比校长有所超越,不过跨领域作战没办法施展拳脚。

  • 越士逍遥

    越士逍遥 楼主 2021-11-02 09:12:53

    本人是非粤语母语者+轻度港乐爱好者,在校期间也曾参加过校园粤语歌会,深知打磨咬字之难。我个 本人是非粤语母语者+轻度港乐爱好者,在校期间也曾参加过校园粤语歌会,深知打磨咬字之难。我个人是多听狂听才勉强习得(唱歌时的)语感。粤语发声体系之博大精深,对于未受过tvb等文化环境熏陶、也尚未打算系统学习粤语本身的演唱者来说,还是挺难的,因此对林老师将咬字打磨到目前成色的诚意,更加肃然起敬。 ... maomao

    没错,大仙的这个处理,已经是达到不懂粤语者可以处理的上限了。听着简单,但是真让人去逐字逐句地挑,去慢慢磨,那可是得磨死人的诚意的。如果将这一场的演出当作是一场“特殊主题的商演”,就这么一场的演出,大仙依然愿意仔细琢磨,为了能出精品,这也算是歌手优秀专业素养的体现了。

  • 越士逍遥

    越士逍遥 楼主 2021-11-02 13:01:48

    校长灌录唱片的时候会在意,在现场会稍微“随性”一些,不知道你说的“保持得要紧很多”是什么意 校长灌录唱片的时候会在意,在现场会稍微“随性”一些,不知道你说的“保持得要紧很多”是什么意思,是指对咬字准确的追求吗?想请教一下。对大仙的粤语最最吹毛求疵的就是一些比较短促有力的音,他没办法做得很好,也有可能是以他演唱的风格不会去追求短促的爆发,而是更加舒缓。不过也只有学到大仙这种水平才能让人鸡蛋里挑骨头了,一些人学的粤语甚至让人不想听第二遍😂 ... 爱吃西瓜

    就是口腔比较用力,维持得比较紧,怎么说呢,就是在用技巧维持“字正腔圆”的刻意感。举个例子,一些主持人的“播音腔”和他们的自然语气是有一些区别的,强行用技巧处理来唱歌的话,听起来就像是在“端着”。大仙的技术就用得很好了,虽然还是听得出痕迹,但是并没有影响他展现音色,听感是舒服的,所以说他的技巧用得极致。要“鸡蛋里挑骨头”,起码得是一个完整的好鸡蛋,太多臭鸡蛋真是闻到都调头走,根本没有挑的心思。那些短促有力的音一般都是闭口音,这种是口音特性,不会粤语或者平时说话不说惯闭口音的话,没办法处理好的,这些就是“处理上限”的原由之一了,不应该用来吹毛求疵的。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126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