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评】时间音乐会第2集
来自:越士逍遥
难得碰上糊坛有这么高质量的音综,虽然写乐评消耗的时间超出了我的预期,但还是尝试着保持写一下吧。
谭咏麟 -《那些感动过人的歌》。宣言要唱到80岁,如果是换作别的什么歌手,大概率就是随口吹牛皮了,但是出口自校长身上,难以言喻地给人一种相信他的感觉。从校长的身上,足够糊坛的中、青、新声代歌手学到许多东西了。71岁的校长,在演绎作品到需要输出气息的时候,依然能够保持中气十足,充满力量感,这不是用一句天赋或者什么就可以带过的,必然是歌者于自己的歌唱能力有一分执着,保持着勤奋的训练与学习。人要对抗时间,那是逆天而行,即便是香港第一靓声的男歌手,到了年老以后,机能依然会老化,声音依然会变模糊,但是除了这些不可抗力因素以外,谭咏麟,这个流行乐坛里活着的传奇,将他的歌唱能力保持得无可挑剔。这首歌不算是什么很hit的热门歌,但是要演绎个中的情感却并不容易,想要演绎出这种气魄,别说71岁了,即便是处于31岁的机能巅峰期,41岁的唱功综合巅峰期,绝大部分歌手都处理不出来。
张杰 -《半梦半醒之间》。老实说,相比起轻轻松松处理普通话版的《半梦半醒之间》,更希望听到张杰能够挑战一下粤语版的《半梦半醒》。原因有二,一是粤语版的歌词更有韵味一些,情感更为浓郁,非常适合张杰去突破瓶颈,去尝试挑战更丰富情感的演绎;二是以张杰的声乐技巧,普通话版的《半梦半醒之间》对他而言几乎没有任何挑战难度,甚至不用唱,就知道他必然唱得好听了,但是值得一说的东西恐怕就少了许多了。不过还是说一些“小惊喜”的点吧,第一是温柔的处理,作为一个“技巧型”歌手,居然主动减少了炫技性,这其实可以体现出歌手的唱商,说张杰只会“吼”的话语可以往后稍稍了;第二是气声弱唱和弱混的处理,听了一遍下来,没有找到任何瑕疵点,这一点值得称赞,别只会“慕强”,不会欣赏“弱”,“弱”的处理才是最难搞的。
李克勤 -《一生中最爱》。李克勤唱谭咏麟的歌……就这么说吧,以现在2021年的时间点为标的,往前数十年,往后再数十年,这个地球上演绎谭咏麟作品唱得最好的人,可能不是谭咏麟,是李克勤。与技术无关,两人的技术都是无可挑剔的,但是李克勤比谭咏麟更年轻,他的声音更好,这一点就连校长本人都是没有办法的。毕竟校长大足李生18岁,真是“做佢老豆”都够了。那有没有比李克勤声音更好的人呢?有,但论起怎么样处理谭咏麟的作品,恐怕就不如李克勤有经验了。我听校长的歌算是很多的了,因为父母最喜欢的歌手之一就是谭咏麟,所以谭咏麟的歌我是从小听到大的,但我也并不敢说我对谭咏麟的歌比李克勤熟悉——因为他也是听谭咏麟的歌大的(*/ω\*)。
作品的处理上,在保持“谭氏情歌”的经典感的同时,依然是非常克制的拥有李克勤特色的演绎。但是当李克勤每一次“发力输出”的时候,那种情感真的直接溢满了出来,尤其是高质量音源,那种及时回馈的共鸣回响,真是美妙得难以言喻。值得说一下的,不知道是不是张家界的环境真这么好,这么养人,李克勤这一场演出的嗓子状态简直完美,声音仿佛年轻了18岁,回到了当年“左麟右李”时的感觉。李克勤的声音,在早期是以“高清亮”著称的,后来嗓子坏了一次,失去了高频的共鸣,再后来不知道是国内节目组的收音质量太差还是李克勤的嗓子又出了问题,“清”、“亮”的特点都若隐若现了,居然变成了“沉稳型温柔嗓”,这简直离了大谱。在这一首《一生中最爱》(包括他清唱的《校长》)中,李克勤嗓音的“清”和“亮”又回来了,真是听得我欣喜若狂。单凭这嗓音,真是听十次都不够(抓耳位置太多,随便点一个大家可以细品,就第一个“如真如假”就够爽死了)。
写乐评写三段,是我对左麟右李的偏爱。这种节目组就对了嘛,谭咏麟和李克勤碰到了一起,“局”都要“局”他们两人上台合作一下,左麟右李真的是听一次少一次了,不知道哪一次就是最后一次,再多都不嫌多的。一个组合,从原理上来说,应该是遵循“互补原则”的,但是左麟右李是直接打破原理,“强强联合”,这真的是一种奢侈。单纯一个校长或者李生,都已经是流行歌手天花板级别的绝顶高手了,“双王合璧”出来的这一个组合,真的是要天时地利人和有这么一对的,甚至说他们是华语流行乐的第一组合都不为过。老一辈的歌手,有很多都是不怎么会和声的,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精挑细选的最好的主音,和声这些东西都是站在旁边没有多少镜头的和声歌手帮他们处理的。但是谭咏麟和李克勤是例外,这种绝顶高手,和声完全难不倒他们,甚至他们的和声相比起他们的主音更有一番风味,更抓耳。我个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左麟右李专辑里有一首《总有你鼓励》(《祝你一路顺风》粤语版),两人的合拍程度不用多说,最抓耳的华彩点就是他们副歌为对方的和声,有兴趣的可以听一下,不会让你失望的。
凤凰传奇 -《披着羊皮的狼》。一个很“凤凰传奇”的改编,一个很优秀的改编,因为有太多值得夸的点,所以反而不知道该挑哪些地方出来夸了,也是这首歌事实上很适合他们发挥。玲花的“草原气息”演绎这类型的歌就不会有任何违和感了,而曾毅的音乐素养,他的处理更是不会让人失望,单单是一个开头的弱读、弱唱、渐强,配合着鼓声,已经足够抓耳了。乐队间奏一入,情绪直接升天。客观地说,左麟右李这种犯规的奇葩不算,凤凰传奇无愧于华语乐坛第一组合的实力(天下第一也可以有两个嘛,左麟右李唱粤语第一,凤凰传奇唱国语第一,不冲突,不冲突)。再说一下玲花,玲花只是唱腔上“草原气息”重,但并不是能强不能弱的低唱商歌手,她也是能收放自如的高手。老实说,能够有玲花这种水准的Vocal高音能力,已经不愁找不到饭吃了,而玲花的唱功实力,恐怕比我们常规的印象还要高出不止一档,这就很可怕了。我觉得,仅是我个人的意见,我甚至觉得凤凰传奇版本的《披着羊皮的狼》比校长版本的完成度还要高一分,95与94的区别。一分之差,微弱的优势,但是在最优秀的精品之中,想要突破这一分,对于绝大多数歌手来说,可能就是白日做梦的奢想了——因为他们想完成一份90分的优秀作品都得靠运气,而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实力。
许茹芸 -《爱在深秋》。《爱在深秋》,一首经典中的经典,84年的谭咏麟凭借这一首歌可以力压黄金时代的香港乐坛群雄,这可真不是开玩笑的。遗憾的是,和上面张杰的原因类似,许茹芸是有足够的能力去挑战一下粤语版的,但最终选择了国语版,令人叹惜。校长终究是香港歌手,他的歌,绝大部分都是粤语版比国语版更好的,许茹芸如果要演绎粤语版的《爱在深秋》,其实比起张杰还多两点优势。一是许茹芸是女生,校长虽然珠玉在前,但是女生版本的情感自然是另外一种韵味的,少了许多先入为主的影响;二是按照许茹芸的说法,她应该是有一定的粤语演唱能力的,这一点其实能帮不少忙。粤语其实是一种很困难的语言,现学现唱,极限就是90分,勉强优秀的程度,不可能再高了,但是如果会讲粤语,有一定的粤语演唱能力,那么对于像许茹芸这样的歌手而言,处理《爱在深秋》同样是没有难度的。还是说一下许茹芸的这一版演绎吧,有一点慢板的布鲁斯(?),无功无过的演出,好听,放在书店或者清酒吧里播放估计还会很有感觉,但是就这样听来,就没有太多抓耳点和惊喜感了。
林志炫 -《爱的根源》。大仙就是大仙,技术流歌手天花板级别的人物,果然不会让我失望,唱谭咏麟的歌,当然是要挑战粤语嘛。《爱的根源》,同样是84年红极一时的经典作品,极具“谭氏情歌”风格的代表作,能唱得好《爱的根源》,唱大部分粤语歌都不会被人说没有感情了。还是要说一下大仙的这一回挑战,真是技术流天花板才敢这样玩,大仙应该是把粤语咬字当作了一种“特殊唱腔”或者“声乐技巧”来处理了,是纯技术的一种体现,从听感上听他的处理,再认真地细细观察大仙演唱是的口腔,他是很用力在保持着口腔的扩张,这让粤语母语者或者会说粤语的人来说话、唱歌,都是绝对不会这么“用力”的(最佳范本李克勤,教科书级别的标准,单纯从咬字、粤语处理等方面甚至比校长、乌蝇哥还要标准)。而大仙作为一个非粤语母语者,硬生生通过这一种腔位发力的技巧,强行让自己的粤语发声接近标准,真的是……一个字,服。就这么理解吧,如果把唱歌比作骑自行车,大仙就是双手不握把手,而是平举两个小哑铃在流畅行驶着,真的是叹为观止。
只会声乐技术,不会感情表达,怎么办?学大仙,学李克勤。有没有完全用技术来表达感情的唱法?有,学大仙。大仙的这一场表演,基本上就是纯高超技巧发挥了,而在合适的作品体裁之下,居然能让人听得出一些深情表达出来,哪怕是略显生硬的深情,但用来碾压糊坛的诸多后背都已经足够了。再说一下,大仙的音色其实也是很优美的,虽然比起校长和李生稍薄,但是并不影响他发挥出自己音色的曼妙,甚至更有一种年轻气息,听起来好像小年青的爱的感觉。大仙的这一轮挑战,还有一个点抓得很好,就是他善于发挥自己的音色。校长的歌,尤其是大热的歌,声乐技巧上基本是没有太大难度的,但是怎么处理得好听,有特色,不会受到珠玉在前的影响,这就很讲究了。会使用音色,既说明了歌手本身硬件好,也说明了歌手的唱商够用,凭这两点,又是一份铁饭碗了。
郁可唯 -《水中花》。老实说,这是少有的校长经典作品中国语版比粤语版更好的(说的是词,不是演唱,校长的演唱永远是粤语>国语,这是歌手因素导致的)。郁可唯选这首歌选得不错,她个人最大的优势是音色,而这首歌同样是非常适合她发挥音色特点的,甚至论起抓耳程度来说,它排在了我这里的前二。这个版本的改编,我听到的第一感觉就是“濯清涟而不妖”。让人好像看到一个水中的女子一般,但是一点邪念都不会产生,而是一种清澈的美感。而一些咬字上的小细节以及气声上的处理,更是余音绕梁,让人感到舒服。要说一下的是那个“飘呀飘呀”的改编,从技术上是取巧了的,因为如果唱“啦啦啦~”,想要处理得出彩、抓耳,其实并不容易,而这里直接改成柔化的咬字,更贴合这个改编版本,保证了作品的完整度,这一招不知道是她自己想的还是改编的乐手这样写的,想法很好,演出效果也很不错。
然后有一点当然要单独拉出来说一下的,就是郁可唯光顾着“耍帅摸头”了,进错位的那里,真是令人不由得会心一笑(O(∩_∩)O哈哈~),然后又赞叹于演唱者的急智,这可就是要演唱经验一点点堆出来的了。这个“纷纷飞花”确然是进错位了,因为如果按照这个版本的编曲来写,就算这里要做两次的“纷纷飞花”,正常情况下第一次的处理应该是“这纷纷飞~花↑”(渐强),接上前面的轻柔,做一个承上,第二次正常唱“这纷纷飞花……”(强,启下)。而实际演唱中,郁可唯是“这纷纷飞↑花~”(强,意识到入错位,“飞”开始拉麦,“花”持续输出减弱),硬等到原拍位按照写好的方式再入一次,“这纷纷~飞~花↑已~坠↓落↓”(强,戏剧化对比)。后面就是正常的了,最后一遍副歌,将所有感情全部抒发出来,所以哪怕开始的时候很柔,后面也是要“强”的。
最后一首廖院的《东方之珠》,这里有一些特别的东西想讲,但是内容有点多,而且有些敏感,所以就放一下,看看明天再写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林志炫——为好歌而生的歌者,为你而存在的好声音。不够娱乐... (轮回的回忆秋千)
- 自制脑补版:时光音乐会第1期时光开场曲投票 (小鹿鸣)
- 定档12.9 (深砸)
- 下一季大概什么时候播啊 (momo)
- 老幺的新专辑,我爱死了《闹哄哄》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