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及感悟|过分在意他人目光的原因之一是妄图控制
来自:momo(哒哒哒)
每个人在成长期间都会有一个内化的评价标准,它被置于后台,不进入静观模式时会默默地自动运行。
大脑为了节省注意力资源,倾向于构造如果XX,我就XX的运转模式。表现为似乎不受主观意志摆布的情绪失控,刻板行为。
根据拉康的镜像理论,我们是通过区分客体来确立主体,将“我”这个概念摘出来。
但如果由于原生家庭或是具体的刺激性经历,导致这个“我”跟环境混淆,与“它者”互相渗透,失去了主体位置。会导向一种情况,“自动程序”握着方向盘,而“我”被塞在拥挤黑暗的后备箱里。
“自动程序”是没有能力区分主客体的。
它分不清哪些是外部规训,哪些是出于主观意志的选择。(因为二者本就是辩证交织的,需要有主观价值评价作为取向。自动程序对此表现为混乱,拒绝或全盘接收)。
在这个前提下说回标题,我为什么假定过分在意他人目光造成的痛苦迷茫并非是无限妥协跟全局性的退让的结果,而是对外界强控失败后的针对自己的无能愤怒与委屈不甘。
1.“失去自我”表现的一种可能是自我边界崩塌,“自我”并没有消失,而是无限扩大化了。
2.他人的评价标准成了“我”的评价标准,他人的责任成了“我”的责任,他人的情绪想法都与“我”挂钩。
3.“我”必须为这世上的一切负责,因为帮人就是帮自己,表现为助人情结陷入晚期,当察觉到利益冲突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牺牲自己保全他人,“我”没有从这份牺牲中本能地得到力量感,“我”需要跟自己分析各种利弊去消褪为自己所厌恶的委屈感。“我”将其视为美德。
4.“我”做出过牺牲,“我”默认自己有权利有责任监督评判一切,分清对错,为任何可以认知的事找到特定的标准跟划分区间,“我”有责任保证我所在的世界纯净,“我”有责任监督周围人按照正确的规则做事,因为这是“我”身处环境的一部分。
5.“我”认定人生的正确理想,活着的最终价值是要变得强大与优秀。“我”从各个强大的他者身上提取优势捏出一个优秀的样本,将其作为目标与评判标准。超越它的目标能够缓解“我”的焦虑。“我”看不起找不到活着的意义的loser。
6.当规划好的一切因为各种原因做不到时,“我”自我厌恶,自我惩罚。
7.当身边的他人不够优秀,不能成为“我”某方面的坐标时,“我”对其失望、愤怒、疏离。
8.当他人在自己看来过于优秀时,“我”有浓重的危机感,甚至有应激反应(失眠焦虑,狂制定计划,设立规矩,过度自省)
上述这些是具体的表现,针对单一表现的自我克制或加强只是治标,它通常只会加剧内耗。
如果缰绳把手心磨破了,应对的方式是越攥越紧,那么直到神经被完全损毁麻木前,疼痛都不会停下。而麻木是功能受损的表现。不疼是要用代价去换的。
计划完不成时该做减法而不是添加更多任务,更严密的时间规划。
如果觉得自己容易受他人影响,第一件要做的事,不是更严格地自我要求,也不是找他人的错处去贬低对抗,而是试着松手。
我做事,不关别人事,他即便多管闲事发表评论,那也是他的选择,他花着他的时间,编着他的故事,我尊重祝福就完事儿了。
我成功,我失败,果子甜还是苦吞下它的都是我。我没理由控制他人想象我这果子是甜是苦,他人想象出来的苦与甜我也犯不着用想象去尝。
我不喜欢,就拒绝,对方怎么想,什么情绪,跟我说什么话,给什么反应,那是对方的自由。我允许他讨厌我,排斥我,我甚至允许他有伤害我的意图,因为我知道,我会自我防御,我会保护好自己,我不允许他得逞。
我不需要用委屈讨好,防患于未然,将自己按在泥土里去求对方善待我。
我也不需要刻意抬高自己,端坐云端,隔离在孤岛,好让旁人连我鞋底都舔不着,不给任何人做出伤害我的机会。
我是“我”的同盟,“我”的战友,“我”的宿敌,我是“我”。我接纳自己,理解自己,是我在手握方向盘,我控制的不是自己,我顶多控制的是我的生活,我的人生,有时我将手移开,车会变成马匹,偶尔信马由缰,沿途的风景又会反过来给我新的启发。
我选择只对自己负责,我永远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承担所有由我的选择导致的后果。
我允许自己失败,允许自己跌倒,允许自己躺一会儿再爬起。我甚至允许自己一直躺着,但我了解我,我从不甘心停下来,从不甘心躺平。我不需要控制我自己,我知道区分对错,我知道怎么往前走,我知道怎么去做我真正想做的事。
我接受生活的无意义,它给了我空间去创造完全属于我的意义。
————————————————————
写给你:
我知道你很疼,跟曾经的我一样的疼,甚至比我经历过的更疼,十倍百倍的,我完全想象不出也不敢去想的疼。
我曾经好恨啊,恨没有底的下跌,恨彻夜难眠后太阳冷漠地笑,我恨我灵魂残缺大脑病态,我恨我的知晓,更恨我的无知……我看着别人,说温暖,说爱,说快乐,说宁静,说辛苦,说值得,我看着他们的嘴张合,像一群大头鱼在水里吐那些一戳就破的泡泡。
我恨我偶尔,只是偶尔,还能感受到这世界的美好。我恨那短暂的美好,它衬托得我无可救药。
多好笑,爱学不会,恨却仿佛与生俱来。
然后我发现,我从未真正学过怎么去爱这个世界,去爱自己,去爱爱我的人。所以我也从未做过这方面的刻意练习。
爱真的是本能吗?爱不可以习得吗?
当恨闭嘴后,那片宁静后藏着的可不可以是爱的嫩芽呢?
残破有残破的好处,我是个筛网,过去兜不住幸福,筛剩下的都是痛苦。
但我就不可以是化学筛网,数据筛网吗?我就不能有反应选项或是定向筛选吗?
关键在于,我定义自己是谁,我选择看向哪边,我选择戴哪个颜色的墨镜,换哪个风格的滤镜。
爱也好,恨也好,是骄傲,是厌弃,是躺平,还是继续挣扎,结果不归我管,但是过程永远都是我在选!
我得先硬着头皮撑着,认真地选完它们,才能向时间交卷,才能有机会对答案。
然后呢?
交卷后看看再说。
你要是愿意,每天都可以看作小考。
又或者,从生到死,此生唯一一场考试。你我都是自己的答卷,自己的作品。
精密地活,豁达地活,诗意地活,大智若愚地活。
怎么活都是活。
活出自己的风格,搞个大活,出个好活。
整活。
(等一个的地得警督抓我回局)
=======补充=======
就楼内的一些思考
首先“不客气”,我没做什么,我跟我的思想文字属于这个世界,你碰巧看到了,想到了,做出自己的诠释,它就属于你。
1.关于家长的控制
克制自己的控制欲是个漫长艰辛的过程,我挣扎了好几年,也并没有完全放下,也不需要完全放下。我仍旧会低落会焦虑,但我不再因此惶恐,生怕自己病态,注定实现不了自己的价值。
家长说到底也不过是青壮年或中老年的男人女人。家长家长,一家之长,管理家庭开销,挣钱自足,保护家人,担负责任,抚养儿童。在这个身份里他们承担的正是构筑这个社会的最基础的责任。齐家嘛。
如果你对责任边界感到混乱,大概率你父母或抚养者本身的责任边界就是乱的,你在无意识中模仿习得。
首先承认他们是人,不是神,不完美,并非无所不能,他们做得不够达到你的标准。其次,你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他们了,这很难,你很优秀。最后,问问自己,除了难过气愤,痛哭流涕,大吼大叫,哀叹自己的不幸,羡慕他人的幸运外,自暴自弃,用毁掉自己来做无效抗争外,你还做过哪些努力?你的脑子里是不是有一个理想的父母的模型,你看见真实的父母时,脑子里总是出现这种语句“他为什么不能xxx”“他为什么不像xxx一样”“他为什么做不到xxx”。试试把这些替换成“他在这方面就是这样,这是我想要做的事的一个阻力,我要做些什么能让他变成我的助力,还是说我绕开他,糊弄他?那么我会不会因为糊弄他最后变成糊弄我自己?”
有些父母是有明显的人格缺陷的,甚至本身他们就有心理障碍,乃至精神疾病。
不幸吗?确实不幸。此生没能拿个开挂剧本,甚至非酋附体,这也没办法呀。上了牌桌,打打看呗。弃牌是个选项,它不特别,也不悲情,也构不成对现实的控诉。同理活着也没什么特别的,是你在活着的状态下做出的事情让生命本身有了意义,变得特别。
我是存在主义者,我可相信存在先于本质了。这让我觉得踏实幸福。
2.关于安全感
一个问题,对你来说,啥是安全感?属于自己的定义是什么?
明确下这个词对于自己的意义,有助于真的获得它。
安全感不是万能药,它的量是波动的,种类也很多。
举例,我怕鱼,我知道我怕鱼所以不去碰生鱼,我依旧可以吃熟鱼。生活中通常不存在我必须徒手抓鱼的情况,实在不行我还可以戴手套。鱼并没有威胁到我的安全感,我清晰的知道它是可控的,我是安全的。
但当我去潜水时,去海边游泳时就不是这样了。鱼群不知会从哪里游过来,我明显感到自己不安,但当我上岸后这股不安就会消退下去。我明确知道,鱼又不会跟着我上岸。
我能理解缺乏安全感的感受,或许对一些人来说,一直活在海里,周围都是鱼群,那些鱼群顶着诸如“怕被骗”“怕失败”“怕被看不起”“怕被控制”“怕不受控制”种种具体的名称。我看见你了,浮在水中惊恐地左顾右盼,有时被鱼群冲撞,无法向前,无论往哪边都会被拦,脚下的海床黑黝黝的,像要把你吞掉。
朋友往上看,上面有船,有岸,那里没有鱼。
3.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我们是社会动物呀。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若每天醒来感到压抑,喘不过气,在任何场合都不自在,他人的评价像带刺的石壁,无限向内压缩逼近。大概率是社会价值评价体系把个人价值压垮了。紧急维修吧。
若每天醒来无聊,不知道干嘛,脑子里除了“关你屁事,关我屁事”没别的与外界的交互了。做事没有成就感,觉得大部分人事物也就那样,每天很单调,觉得活着没意思,但又不想死。社会价值大概率缺席了。
联系不是累赘,不是束缚,只要它是可由你选择的,它可以成为你在此世行走的坐标。
有时我们的小世界会起雾,会加载不出新地图,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存在,越要发光。你是你的世界最后的守护者了。
4.吾日三省吾身
觉睡好了吗?饭吃好了吗?今儿开心了吗?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实用小贴士|一个心态小转变让我在工作日无痛健身学习好好吃... (黄桃味船)
- 思考及感悟|发现我不喜欢吹头发的真正原因 (桃子123)
- 出谋划策|嫉妒好朋友命好导致自己内耗怎么办? (爱咋咋地)
- 点亮心情|打卡每天满意5件小事(可以一起加入) (三号银河碎片)
- 思考及感悟|要懂得屏蔽与自己无关的一切 (大知闲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