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2008,一本书应该多少钱?

到里斯本看海

来自:到里斯本看海(手上的好牌越来越少)
2008-01-23 10:45:41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7

    7 2008-01-23 10:49:34

    还涨啊 要命了 艾 其实买书真的很不环保艾_ _||||

  • 诺基拉

    诺基拉 (so cold.) 2008-01-23 10:49:43

    现在的书已经很贵了……再涨我就更加买不起了……不买了不买了,这不是逼人从理性消费走向不消费么~~5555

  • 到里斯本看海

    到里斯本看海 (手上的好牌越来越少) 楼主 2008-01-23 10:51:45

    早班编新闻的时候在和讯网看到这篇文章。我已经开始适应新星出版社出的三辉做的那些书的价格,即承受30元-35元的书价。因此2008年我个人对书价的预测是做好均价升到28-40元区间内的准备。这样的好处是,我可以更冷静地规划如何花钱购书,特别是对新书的选购,会更注重性价比。对一些收藏价值不太高的书,可能会选择读而不购。而在书价预期必涨的情况下,有先期的筛选对我个人的购书就是很好的指导。这些也是我加入渡口会员的原因。每月码洋100元的购书,释放在渡口每月的推荐书目和读书会书目上,空间还足够我作二次选择。如果合意的书码洋未足,正好可以喝茶静读,把不合适收藏购买的书浏览过去。我之前说加入会员是重构我的读书购书习惯的一个支点,就是这个意思。

  • Rubanth

    Rubanth 2008-01-23 21:51:48

    80元以上

  • 艾玛·鱼-最好的时光是用来浪费

    艾玛·鱼-最好的时光是用来浪费 (的 § 好不好贷款移民啊?) 2008-01-23 21:59:07

    我觉得电影20元才是正常价格。

  • 可巴盖帝

    可巴盖帝 (早跳早享受) 2008-01-24 08:51:32

    价格从来不是书的问题 说到环保,少印点垃圾就行了

  • 飞天猪

    飞天猪 (不忘) 2008-01-24 09:08:49

    即使不涨,现在的书价也不觉得便宜,但要买的书还是会买,涨了以后估计也差不多吧

    不过涨太多的话,书店还能和网上购书竞争么?

  • 艾芙

    艾芙 2008-01-24 09:16:44

    现在的书价是很低呢。记得十年前读高中时书就要二十元一本,住校一个月连吃带用带玩生活费就是三百元,每个月买书得花去三分之一的生活费。现在可支配收入涨了几十倍,书价却几乎没变,还有上海古籍书店这样的好地方可以淘到不少三折好书,美得很呢。 我唯一担心的是,“出版社砍掉了那些可出可不出的种类”,剩下的非出不可的反是无聊畅销书。若真这样,我得赶紧去古籍书店囤些老书了。

  • 到里斯本看海

    到里斯本看海 (手上的好牌越来越少) 楼主 2008-01-24 14:39:27

    对出版机构的把握能力是个很大的挑战,夹缝中生存啊。 书店应该努力实现一定程度的筛选反馈功能。

  • pΛng

    pΛng 2008-01-24 23:36:34

    为什么工资不涨?

  • 无机客

    无机客 (唯高斯寒) 2008-01-24 23:41:21

    一本书如果盈利的话,毛利润也就只有17%~20%,而纸张价格在这几个月就快速上涨超过20%,这个涨幅就几乎已经吃掉了书的毛利润。

    ———————————————————— 这个“几乎”有问题,毛利润是相对总成本而言;纸价的上涨是针对纸张成本而言,那么顶多是蚕食了小部分的毛利润而已。

  • 无机客

    无机客 (唯高斯寒) 2008-01-24 23:42:56

    出版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里绝对是不赚钱的,国家是否该考虑补贴呢?

    如果将上涨转嫁到读者身上,导致阅读减少,只会造成一代灵魂更空虚、内涵更贫瘠的国人。

  • 藤原琉璃君

    藤原琉璃君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2008-01-24 23:44:24

    中石油都可以申请国家补贴,出版更有理由了。。。。不过会白养活一大批尸位素餐的出版社,这也不好

  • 无机客

    无机客 (唯高斯寒) 2008-01-24 23:47:05

      “我们的电影在1970年代时5分钱,当时的书价也差不多这个水平,但现在电影平均价格都在60元以上,书的价格大部分还只有20-30元,大家现在慢慢接受电影的这个价格了,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书价上涨呢?当然也不是说一定要涨价到60元。但想象一下,现在电影都只有20元左右,我们能出《集结号》《投名状》吗?他们的票房至少要减掉一半以上。”一位出版人用电影和书做了个对比。

    ———————— 妈的,有这样做比较的么?不去看看在美国看一部电影对于他们相当于多少?相当于中国人又是多少? 比和一个价格明显虚高的商品比价格,这位出版人不是SB是什么?

  • 无机客

    无机客 (唯高斯寒) 2008-01-24 23:49:08

    早就有人提出来出版业低税政策,甚至就不收税。

    而如果放开书号垄断,更是可以为民营出版公司节省几千到几万的书号费。

  • 无机客

    无机客 (唯高斯寒) 2008-01-24 23:54:27

      据黄育海介绍,在欧美和港台,一本学术著作只要印刷2000—3000册就可达到盈利,但价格不会太低,而大陆这里大部分图书要印刷6000册以上才能保本,“大家都知道学术著作不可能有那么大销量,除非有基金和出版计划赞助,否则这类书是不可能出版的,比如《1948年晋察冀边区财务政策》,这里的出版社愿意出么?我保证没人愿意出,虽然大家都会同意其价值,但在美国就出了。”最后的结果是出版社为了盈利只能迎合市场出版那些毫无价值的畅销书、垃圾书、跟风书。

    ———————————————— 学术书的出版,本来就是要政府补贴的;在国外那类书价格极高,购买者只有专业人士,但国外图书馆设施与服务皆好,使得普通人要阅读这些书,十分的方便。假若你光顾的图书馆没有,尽可以从别的馆调书过来。

    中国有多少的图书馆可以做到通借通还呢?反正我所在的大学图书馆是只能通还,无法通借。大陆读书人为何要坐拥书城,实际的意义便在此。

    大陆学术书价格提高,只能提高阅读的经济门槛,令需要者反而被挡在门外。

  • 无机客

    无机客 (唯高斯寒) 2008-01-25 00:01:51

    看来,小众类图书就将没出版的可能了。。。

  • 到里斯本看海

    到里斯本看海 (手上的好牌越来越少) 楼主 2008-01-25 11:31:57

    全世界的出版监管当局都要面对这个问题。成本还是质量,盈利还是补贴。这是一个极端复杂的链条。

  • Trovatore

    Trovatore (我思我想我怕我会心意变灰) 2008-01-25 11:50:36

    我倒是认为目前过低的书价导致了垃圾出版物的泛滥,因为出版社被迫选择“薄利多销”。

  • 艾芙

    艾芙 2008-01-25 12:53:10

    无机客的怨气很大啊。我倒是很赞同提高平均书价。而那些补贴赞助,还是只用到学术专著等小众读物上的好。要不然将补贴给了出版社,书价普遍还是偏低,那正如琉璃君所说,恐怕会养活一大批尸位素餐的出版社呢。

    说起学术类书籍,想起了在南大读本科时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老师辛苦翻译一本书http://www.douban.com/subject/1583799/(该书英文版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结果南大出版社说会亏钱不肯出。后来蒋树声校长动怒,说堂堂南大出版社不出这么好的学术专著,反出一些《小学数学天天练》之类的东西,成何体统。有了校长的支持这本书才得以出版,但曲高和寡最后只有中科院和少数几所高校购买了些,其余堆积在仓库里,出版社甚至告知老师要将库存化为纸浆。悲哀。

  • 鳗老师

    鳗老师 2008-01-25 13:14:06

    看个电影2个小时 要60块 但是不会天天看电影 看本书 20块的书 大概也要2个小时 但是天天会看书

    所以书价涨了之后 真的就是看不起书了

    于是会看电视 干脆连有线电视一起涨价吧 这样连电视都看不起了
    就守着收音机过日子

  • 大头

    大头 2008-01-25 16:31:35

    一个商品只要好卖,利薄利厚,商家都会倾向于它的吧。

    所以不能说过低的书价导致了垃圾出版物的泛滥,只要有大量的需求,它就会泛滥。

  • Trovatore

    Trovatore (我思我想我怕我会心意变灰) 2008-01-25 16:56:23

    恩...我的逻辑是这样的: 首先,书价低导致所有的书都利薄(镀金礼品书不在本讨论之列).既然所有的书都利薄,迫使商家集中趋向制作销量大的题材.不然连发行宣传的成本都不保.(所以此处的"薄利-->多销"是一个被迫的逆向选择过程). 其次,怎么样保证"多销"呢,那就必然尽量出版群众喜闻乐见的题材,比如言情青春八卦凶杀股票于丹诺贝尔系列等等. 再次,关于需求,个人以为大众的需求是可以被商家培养,引导的,并不是天生就存在一个买垃圾的消费市场/刚性需求,但商家会一起营造一个"垃圾就是好"的环境.(天价奢侈品是另一端的一个通例.) 另外,关于消费,个人认为是金字塔结构,价格越低,大众越容易被忽悠成功而购买垃圾.如果于丹的书也卖100块一本,很多大婶还是会心痛这个钱而不买的.(涨价后,销量必然下降,虽然商家的总盈利可能不变甚至更高,但印刷资源,纸张资源得以富裕给其他书.)

    涨价以后,可以降低"起印量"门槛,使只有1000-2000本市场的学术著作得以问世;同时拉低"畅销书"的销售总量,让书店里少一些视觉污染,多一些环保贡献.

    所以我还是赞成涨价的.

  • 艾芙

    艾芙 2008-01-25 17:51:41

    to Mentos: 如果这本 20 元钱的书你只会花 2 小时去看,且以后不会再看,那还是不要买的好。所以,尽管让它涨价吧。与其你用 40 元买了两本一共只能看 4 小时的书,不如用这 40 元买一本有价值的好书。

  • 艾芙

    艾芙 2008-01-25 17:53:00

    另外,我真没听说过有谁是看不起书所以才看电视的。我们其实不缺乏图书资源,却偏偏还有这么多人喜欢守着贫瘠的电视机。

  • 鳗老师

    鳗老师 2008-01-26 00:26:25

    to ls
    我们争论一下 有多少书是被重读了呢
    翻开之后没有看完的书倒是有的 买了之后没有看的书也是有的

    嗜书瘾君子会在意读书的感觉和拥有书的快乐 一顿kfc就抵得上一本书 但不是每天都在吃kfc
    书却是必不可少的

    我同意放开书号 虽然这样会有更多的垃圾书 但是好书也能出来了 现在的状况是 垃圾挤占了好书应该的书号资源 好的书少了

  • 子扉我[已注销]

    子扉我[已注销] (拒绝为逗瓣供稿) 2008-01-26 00:42:47

    [内容不可见]

  • [已注销]

    [已注销] 2008-01-26 01:07:37

    [内容不可见]

  • 到里斯本看海

    到里斯本看海 (手上的好牌越来越少) 楼主 2008-01-26 20:52:18

    T说的我支持。

    觉得书价上涨和书店鉴别、筛选、推荐能力的提升及公共图书馆借阅方便程度的加强应该争取同步。虽然很难。

  • 子扉我[已注销]

    子扉我[已注销] (拒绝为逗瓣供稿) 2008-01-27 00:13:52

    [内容不可见]

  • 豆友1033641

    豆友1033641 2008-01-27 21:01:51

    呵呵,大家讨论得热烈。    我来提供一个对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五、稿酬所得;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三、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台湾所得税法》:第4条 左列各种所得,免纳所得税:……二十三、个人稿费、版税、乐谱、作曲、编剧、漫画及讲演之钟点费之收入。但全年合计数以不超过十八万元为限。

  • 十年木匠

    十年木匠 (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2008-01-27 21:07:57

    目前来看,涨价是必然的,至于到30还是40元.我觉得放开书号是个好建议,给出版更多的自由,吸引更多的民营资本来从事价格竞争,最终的书价,才会到一个合理的价位的.

  • 豆友1033641

    豆友1033641 2008-01-27 21:11:17

    放开书号也是我感觉实现可能性最小的建议

  • 十年木匠

    十年木匠 (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2008-01-27 21:14:14

    书价的提高,可以有效的刺激作家的写作热情,改善物质条件,反过来更好的从事写作,现在没几个人能靠稿费生活的,这我个人认为和写作收入的高低也有关系,现在的物价上涨的太厉害了.

  • 十年木匠

    十年木匠 (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2008-01-27 21:15:58

    放开书号,在党的领导下,是根本不可能的.

  • 无机客

    无机客 (唯高斯寒) 2008-01-27 22:10:59

    2008-01-27 21:11:17 罗豫 (杭州)

      放开书号也是我感觉实现可能性最小的建议


    嗯,根本不可能

  • 沧海客@爱翡翠

    沧海客@爱翡翠 (听人民感恩声,感恩的人民在歌唱) 2008-01-28 00:28:24

    而且简直有些荒唐……并且,这么大的一个国家,物价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涨还是不涨就能解决的……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5779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