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眼了|睡不着给大家讲讲外语类保送流程
来自:momo
全国一共十七所外国语学校,应该是教育部直属的,每个学校有不同比例的保送名额,我们学校最多的一年保送了200多人,但是最近几年名额一直在递减,我毕业的那一年名额是170多个,保了10%
保送名额是根据综合评价分数划定的。(这个评价方法各学校不一样,我只说我们学校的)其中包括60分体育,100分制德育考评(高一两学期高二两学期一共四学期求个平均数),一些加分(班委学生会任职[加的少],奖项[加的多]),占比最大的还是考试成绩。这个成绩分数是由很多次保送考试确定的,我们学校的话要考五次保送考试,分别是高一下开学,高二上开学,高二下开学,高三上开学,高三一轮复习(差不多十一月之前),然后每次考试占不同的比例,越往后的考试占比越高,分别是10% 15% 20% 25% 30%所以也有前两次没考好但是后面排名很靠前逆袭的例子。因为每次考试都是刚放完假就考,所以整个高中都基本没有假期。我有同学为了保送考试暑假在辅导班连学两个月,早八到晚十,我是真的佩服。
因为我毕业的那年还有文理分科,所以文科和理科的排名也是分开的,根据当年文理班人数来划定文科理科分别有多少名额,文理也是分开画圈,因为文科班竞争压力比较小(我们学校高一年级前100文理分班之后去文科班和理科班的比例大约是3.5:6.5),所以也有人为了保送选文科。当然也有完全不想保送的人,如果有成绩进保送圈但是没有保送意向的,签字放弃之后名额会递补。
确定保送圈前后会有大学来宣讲,因为外语类保送生只能保送外院,大学只能学外语不能转专业,所以来讲的也基本是外院的情况,个别学校会推出外语+xx的双专业。然后就是填志愿,这个过程还挺激烈的吧,因为每年每个学校,尤其是排名靠前的学校(清北复交这种)给的名额是有限的,所以遵循排名越高优先选择原则,报志愿的时候有保送资格的学生都去一个会议室里,然后老师按排名一个一个念……念到名字报出自己的选择志愿并上前填写。我们那一年每个人可以选择三个学校填报,前提是三个学校考试时间不冲突,排名靠前的学校为了互相争夺生源,也为了防止学生两个都考上放自己的鸽子所以会挤在同一时间考试,所以尽管能报三个志愿,也不是三个志愿都能选同一水平的学校。
这里要插一句就是有的外国语高中会开设有英语之外的其他语种,比如德法西日俄,学这些语种的学生一般是初中就进入了外国语中学,然后根据成绩和意愿选择进入小语种班,进行六年的培养。(高中不想上外国语高中正常中考考走也可以)升入外国语高中并继续学习小语种的学生在保送的时候是比较特殊的,有的学校会单独给这些学生名额。例如x大今年给x外20个名额,可能英语十个,然后德法西日俄这些语种各2个,这样的话这些小语种的学生进圈之后就不需要和英语生一起排名选学校,而是语种内部单独排名,这样的竞争压力就相对小了一些,但是局限性也同样存在,比如北大清华就是只要高中学英语的学生,所以选择这条竞争小的路也会失去一些机会。
报完志愿就是交材料,由对方学校审核你的材料并且决定给不给你笔面试资格(基本都能过,但是清北每年会刷人TT),拿到资格之后就根据这个学校的考试范围准备就行。校招考试是由学校自主命题,一般是笔试(基本都要考外语,有的会考语文数学之类的)+面试,高中学英语的同学(大部分)考英语,高中学小语种的同学考自己所学语种,难度专四起步,个别学校能考到专八难度。上一年的学长姐考完之后都要写回忆录回忆题型难度,基本是以她们的回忆录为参考复习。等考试结束之后就是焦急地等学校出成绩,如果不幸三个志愿都没有录取,那就看看还有没有考试还没开始的学校(有学校会在这个时间才考捡漏),不过留到这个时候愿意捡漏的学校和第一批的中上985就没法比了。如果三个都考上就可以快乐地选一个然后就有学上了,也不用高考了,大部分学校会在过年之前出成绩(让考上的放心过个好年),当然也有磨磨蹭蹭的,这种比较少,也会被报了他们的学生三天两头给招生办打电话。
因为外语类保送生不能转专业,所以这虽然是进入高校的一种方法,但是只能学外语也挺烦的,报北外北大的如果考上还有可能被安排去学什么波斯语印地语……也面临以后的就业压力。当时有些学校来宣讲说的什么能遴选进外交部,进入大学之后发现有这种机会还是优先男生,当然校招考试的时候也基本优先录取男生……
uu们还有什么关于外语类保送外国语学校的问题也可以在评论里问,能回答都会回答的。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开眼了|我国边境城市 你们不知道的事儿 (我们万岁)
- 开眼了|(23年更新)做猎头7年多了,聊聊接触过的年薪百万高... (驼背路灯)
- 开眼了|我做过斜视手术,hhh,真的开眼了(字面意思) (🐟和☀️)
- 开眼了|我做了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志愿 (艾哥)
- 开眼了|我在武汉做琴师 (久菜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