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关于在互联网大厂做用户研究的感想
来自:啊啊啊啊领
lz本人算是典型的“精英大学文科内卷女”吧.....一路读的都是文社科,在学校的时候喜欢和朋友做一些喜欢的小研究,兴趣型实习选手,对商业世界运作还比较钝感...今年暑期在大厂做用户研究,已经拿到转正offer,所以也想分享一下目前的感想和困惑,如果对用户研究感兴趣的姐姐妹妹们可以来交流一下哇~
当时选择大厂用户研究岗位的原因:
- 希望自己还能保持做研究的心态和生活方式,能够对一些问题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不想过早地受限于业务流程里。
- 在乙方咨询机构工作过,虽然扁平结构、有事说事的工作氛围还蛮好的,只是不喜欢那种熬大夜打扮PPT,交出PPT后没有反馈的生活...所以暂时不想一开始去乙方部门工作了。
- 💰 非技术岗里还算比较诱人的
从实习半年的经验来看,觉得这三点都达到了。中台角色相当于不同业务的“智囊团”,为业务方提供一些输入,也可以让我跳出不同产品建立相对宏观的视野;因为和业务比较近,所以产出是否有用、有效很快就见到的,薪酬方面也是达到预期的。
当前的工作日常是跑数做表,做访谈,写报告。因为当前服务的产品矩阵已经比较成熟,所以工作的内容更像是市场研究/战略研究(即围绕一些具体的业务问题做研究出策略),而不是典型用户研究中常见的可用性测试啥的。感觉用研在不同产品阶段、甚至不同公司的职能差别还蛮大的~这个在入职之前的工作岗位描述、面试官提问侧重点其实也能有所感悟的..
然后跟我类似的文社科女生...做一些商业语境下的研究确实跟学校研究很不一样的。尤其是在大厂里,做研究的「深度」可能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更多都是短平快的策略输出,所以很多时候其实觉得自己做一些浮于表面的东西,不知道能否真的帮助到业务的产品/运营 (毕竟真的对具体业务不熟悉哇,每次写报告都觉得自己写一些common sense..🚬 不过lz很幸运遇到一个很好的team,在研究、职场生存方面给我很多支持,让我从学生心态平缓地转变到职人心态。
半年以后开始对这个岗位是否适合自己有更多的想法了.. 觉得用户研究好像是一个精细化的岗位,只有大厂才有,而我自己对大厂没有特别多的执念,不想一直在大厂/互联网工作...想知道各位做用研,或者类似中台角色的姐妹们在职业规划方面是怎样想的~ 或者给我产品/运营的朋友也可以聊聊自己的日常工作嘛,看看差别到底如何..
[1225更新]
hello各位姐妹好,距离上一次更新过去了一年啦
秋招春招折腾了一把,最后还是入职了实习的原岗位。
毕业以后到现在已经过去快半年了,相比于以往相对快乐的实习时光,这半年更多感受到的是一丝寒气:用研接到的项目数量在减少且类型单一,表明业务活动不太频繁;重复出现的研究结论,但是组织内很难找到人推动解决;团队人数也在慢慢减少,以往轻松的氛围也消失了......
anyway,祝大家圣诞节快乐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每天2位产品经理简历免费改 (大鱼leo)
- 求助:打c被裁怎么争取缓冲期? (momo)
- 招ai产品经理(资历浅的),坐标上海 (momo)
- 有没有搞风控的啊集美们(已建群) (五行没有金和土)
- booking.com长期可帮内推~ (没有自行车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