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关于大一学年努力的重要性
来自:noda
本人目前大二,现在绩点3.98,大一学年度绩点专业第一,综测专业第三,很多奖学金和荣誉称号都是大二起评,所以开学拿了很多荣誉,现在在准备一个奖学金的申请材料,所以想开个帖谈谈大一学年努力的重要性~先占位置,晚点开更~😁

开学来我已经拿了很多荣誉了,比如校级奖学金,国励,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还有刚评的优秀团员,这些东西都基于我大一学年努力的结果,我的绩点和综测给了我拿到这些东西的底气。以下是给大一朋友的几点建议:
1.首先是关于部门到底要不要加。我一直没有担任班委,大一进了学校校报,现在留干了,也正是这个原因才拿了今年的优干名额,有资格申请前面提到的奖学金(首要条件是今年获得优秀学生干部表彰)。要考虑到部门能不能给你带来真正的发展,我本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比较喜欢文字类工作,我们校报是省级刊物,所以无论是能力锻炼还是所谓的噱头上我都有收获。
2.学习才是硬道理。对于准备考研的朋友来说,学习这件事一开始就不应该松懈,其实大一是最好领先的,因为很多人没有拿高绩点拿奖学金的意识,趁别人放松的时候努力简直捡大便宜。现在大二明显感觉到很多人努力起来了。
3.大学分数跟你的知识储备、学到的东西基本无关。仅从我学习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来说。大学不是只看考试成绩,还要看平时分,所以拿高分的技巧是研究透每一门课的分数构成情况,找好努力的方向。我本人虽然绩点专业第一,但我真没觉得自己学到了什么,尤其是水课。所以分数真的不能代表什么。
4.一定要有获取信息的能力。学长学姐,其他班的同学,有消息来源会省很多事。像我们寝室全员在各种部门任职就有很多不同的消息,一汇总真的会收获满满。有认识的直系学姐学长也很重要,能得知一些同级不知道的事,比如奖学金评定,比如哪些老师给分高等等。
我拿到这些东西其实完全可以躺平了,该有的我差不多都有了,完全可以多读书去提升自己,开始准备教资准备考研。这些东西其实是一种保障,比如我因为大一下才写入d申请书所以现在刚刚成为积极分子,积极分子转发展对象我们学校要求一次奖学金+一次评优评干,很多人会卡在这里,她们还要在大二继续卷,去争奖学金去争三好优干,而我凭借着大一学年的努力在大二刚开学就已经大满贯了。所以我接下来完全可以去做其他事。比如由于学校四六级不能刷分,我这学期没准备六级怕低分飘过所以已经不打算考了,那我接下来可以专心准备六级,还能捡起我之前中途放弃的日语,然后静下心好好读书,提前准备教资,早一点准备考研。这大概就是大一学年努力的意义,哪怕我大一忙得没有方向很累也没有关系,反正大一就是用来寻找方向的,而努力带来的成果可以让我提前脱离卷生卷死的氛围去做其他真正重要的事。现在的我已经可以不去争那些荣誉为以后做准备了,因为比起那些在大一佛系养老的同学,我已经有了资本。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吐槽大会|一个研究生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向绝望的 (小杨不说谎)
- 吐槽大会|有没有大学毕业以后完全消失在朋友圈的人? (sourplum)
- 吐槽大会|感觉毕业论文写不完人生要完蛋了 (啦啦啦啦)
- 吐槽大会|本来快高考就心烦下课看到我妈消息更烦了 (?_?)
- 研讨小组|本科和硕士毕业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刘浩存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