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狗进城|给大家讲讲考古干些啥(更新,内容很长)
来自:momo
⚠️看到有很多姐妹想读这个专业,所以在开头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灰面,劝退一下:(以下全为个人经历,非常主观!拿出最坏的情况供大家参考!)

博物馆学、文物学≠考古学
古生物学≠考古学

————————————
现代考古学研究基于科学的田野发掘,研究对象是人类活动遗留下的遗迹与遗物。
遗迹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灰坑(很多时候是垃圾坑)、房址、墓葬、窑、柱洞、井等。它们是非常重要的堆积单位,可以解释许多考古学问题。
对于考古来说,遗迹遗物的年代、组合和环境是研究的重点。如果脱离了原生地层和出土环境,文物就遗失了大量信息。
所以考古学和文物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专业!我们不鉴宝!不鉴宝!不鉴宝!也不盗墓!不盗墓!不盗墓!
《文物法》不是摆设,大家不要在违法的边缘试探。
顺便讲一讲盗墓贼的故事。 现代盗墓贼有先进的仪器与管制刀具甚至枪支、堪比考古学家的勘察经验,可以说是非常危险的存在。他们时常追随考古工作者的脚步,在考古工地旁边偷偷盗掘,防不胜防。一旦考古工作者发掘出重要的遗迹遗物,他们便可能悄无声息地出现,将其偷走。 大多数考古工地是露天作业,穿着朴素,没有防护服,没有玻璃房。而工地一般都在荒郊野外。当发现重要遗迹遗物时,考古工作者们会非常谨慎,轮班巡逻,以防盗窃。 老师曾在课上讲述与盗贼斗争的故事。月黑风高时,杀人放火夜,正是偷盗的好时机。不知是哪位守夜人赶来通报“有盗贼!”霎时,所有人都从睡梦中醒来,他们满山遍野追赶着盗贼,置生命安全于不顾。终于,在天初亮时,追回被盗之物,将盗贼绳之以法。
有一本书叫《国宝劫难录》,里面讲述了国内外盗贼偷盗我国文物的历史,相信看过的人都不会再拿这件事开玩笑了。 ————————
下田野的时候都在干什么?
国内主要是探方发掘法。 把整个发掘范围分割成正方形的方格,一般是5×5。北面和东面留出一米,叫做隔梁,中间重合的1×1正方形叫关键柱。
这样操作是为了看地层剖面来确定相对年代。这个就涉及到地层学的内容了。 考古地层学来源于地质地层学,根据土质土色的差异划分出不同的地层,越往下的地层越古老。早期地层不可能出现晚期的东西。发掘一般是一层一层揭露,整个工地统一操作,只有将晚期揭露完才能发掘下一层,不然会混乱。 具体操作是,先用罗盘/全站仪/rtk确定探方的分布,拉线固定。让民工师傅把最上面的现代层挖掉,具体挖多深具体地点具体分析。之后就是切壁,简单来说就是休整探方壁,要修成垂直的,方便看地层。 之后开始刮面,就是用手铲把地面刮平整,目的的找遗迹,遗迹的土质土色与地层不同,通过刮面可以从手感/颜色上分辨出来(理论上)。找到遗迹之后,用手铲把遗迹圈出来,撒上白粉,拍照记录,之后就可以发掘这个遗迹了。

一般会离遗迹边10cm作左右开始发掘,避免破坏遗迹的边。比较重要的遗迹可以用二分法或者四分法来发掘,也就是将遗迹平分成2份或4份,因为一个遗迹内部可以也有不同的层位。根据遗迹的形态和内含物,可以粗略判断遗迹性质,领队会给这个遗迹一个编号,里面发现的重要遗物记为小件,将其放在原位记录坐标并拍照记录。(实际上我们发掘的大部分是陶盆瓦片,一些普普通通的东西)

怎么样算发掘完一个遗迹呢?找到它的边和底。同样是根据土质土色来分辨啦。(实际操作很看经验,也很主观)
一个遗迹发掘完后,画图记录下来。有条件的话也会用无人机拍摄记录。
一天工作完成后要写探访日记整理当日的工作。


————————
考古学分类
按时代来,分旧石器考古,新石器考古和历史时期考古(三代、春秋战国、秦汉考古等)
按照研究对象来划分,分为艺术考古、宗教考古、陶瓷考古、动物考古等。
按照地域来划分,可以分为欧洲考古、美洲考古、中亚考古、中国考古、埃及考古等。
按照研究手段,可分为田野考古、航空考古、水下考古、科技考古等。
按照研究视角可以分为考古历史学、考古人类学、考古伦理学、社区考古学、性别考古学等。
古人类学算是体质人类学的一部分,也算是旧石器考古的一部分,不过研究方法上会不太一样。
古生物就是完完全全和考古没关系了,因为考古只研究与人类相关的历史。
——————
考古学发展史 17世纪,文艺复兴思潮让人们开始好奇古代人们的遗留,许多王公贵族和学者考释收集研究古典时期的古物。18世纪,越来越多欧洲的探险者开始挖掘一些遗址,比如意大利的庞贝古城等。19世纪是考古理论和考古发现大发展的时期,被称为“分类-历史时期”。此前人们收集的大量材料,加上地质学岩石层位概念的提出、生物学进化论的提出等,使得考古学进入形成期。该时期发现了大量灿烂的早期文明,包括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等。其中备受瞩目的莫过于罗塞塔石碑和泥板文书,这让我们得以破译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由此更深入了解这两大辉煌的古代文明。另外,在美洲发现的玛雅文明也不遑多让,引发众议。1836年,克里斯蒂安·汤姆森出版《北方古物指南》,该书提出“三期说”,即博物馆藏品可以按照石器时代、铁器时代和铜器时代来划分。这对史前器物的研究与分类、年代学序列的安排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时期,学者主要致力于建立地区年代学系统。 在18世纪,威廉·F·皮特里爵士在埃及和巴勒斯坦的发掘中采用细致发掘、坚持搜集和描述一切物品的方法,并创造了“序列断代”法。皮特-里弗斯将军也将军事化的管理方法引进对英格兰南部庄园的发掘中,然而直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科学的发掘方法才被普遍采用。 20世纪,大量的考古学人才涌现。惠勒爵士在考古发掘中采用布方的方式,并举办了训练田野技术的学校。加洛德教授是系统研究近东史前时期的先驱,其在伊拉克和巴勒斯坦的发掘为近东地区从旧石器中期到中石器时代提供了研究的通路,发现了对于了解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关系的重要化石。基德先生是第一位组织专家团队帮助分析器物和人类遗骸的考古学家,且其区域策略的“蓝图”,即先调查,再选择遗址按年代学排列遗存的标准,接着排列为一个可能的序列,随后按层位进行发掘来解决特定的问题,最后进行更详细的区域调查与断代,对后世影响深远。考古学科学的田野发掘方法基本建立起来。伟大考古学家戈登柴尔德对欧洲史前史进行研究,提出了“考古学文化”、“新石器革命”、“城市革命”等重要概念,为动植物驯化、文明起源等问题的研究奠定基础。朱利安·斯图尔特提出了“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不仅彼此互动,同时也与环境互动。生态学的方法使我们从有限的考古学材料中看到了更丰富的信息。 二战后,科技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考古学研究中,特别是物理学和化学。碳-14测年的发明使考古学家终于可以直接确定任何不明年代的遗址。这些方法也应用于器物、骨骼等研究中,比如对陶器原料的测定可以了解人们从何处取料、制陶技术多高的问题,分子生物学促使分子考古学和考古遗传学的诞生。也正是这些技术的引入,让发展得如火如荼的考古学在1960年发生了转折。考古学家不再需要进行繁复的年代研究,目光自然移向更深入、更复杂的问题,而当时的考古学方法却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以路易斯·宾福德为代表的一批年轻考古学家提出了新思路,他们的这套理论被称为“新考古学”。其提出文化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手段与机制,文化是由技术、社会结构、意识形态三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因此,当我们研究考古学文化,不能仅研究一组器物,也应关注生活环境、经济形态、宗教信仰。在解释文化演变的机制时,不仅考虑外部的传播、移民因素,也要从社会内部探寻,最终目标是揭示影响和制约社会文化发展的动力与关键因素。随之而来的后过程主义认为物质文化除了适应意义还有特定的象征意义,物质文化现象并非是对其生存环境的被动反映。其批判了过程考古学,考古学者意识到在寻找历史真相的过程中,研究者总是掺杂了自己的政治立场、知识结构、思想观念,我们只能靠近真相而不能得到绝对的真相。这时,传统的田野发掘方式也无法满足需求,更优化的程序和方案接踵提出。民族考古学、性别考古学、社区考古学等几乎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参考文献:陈洪波.20世纪中国考古学史研究述评[J].中原文物,2010(06):32-39.
科林·伦福儒, 保罗·巴恩著,陈淳译.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5)
(先写这么多,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可以问我呀~可能有纰漏,欢迎批评指正)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互助交流|我家是中医兼道士世家 来分享日常生活 欢迎大家来问 (海德格尔)
- 互助交流|讲讲针灸推拿专业的大学生活 (lexal)
- 开眼了|藏族人讲藏族 (Dan)
- 互助交流|(完结)什么,朝鲜族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啊! (胡萝卜)
- 互助交流|抑郁症的表现 (孤独的干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