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生命的丰盛,抑郁状态消失了,成功和幸福滚滚而来
竹芯草堂
19世纪初,年轻的美国心理学先驱昆比得了肺结核,在医院治疗却没有好转。肺结核当时被称为“白色瘟疫”,没药可治。他只好放弃治疗,放宽胸怀去旅行散心。在旅行中,他体会到了轻松愉快的心情不断地减轻了疾病。直到后来,美妙的心情治愈了他的重疾。
这个经历让昆比悟出,如果心灵产生扭曲的观念会化作肉体的疾病,那么反过来可以通过正向的心灵力量来治好疾病。后来,他治好了很多人,促进了出日后盛行的信心疗法。

近一两百年在西方,心灵力量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借助心想事成的诉求,来推广核心内容为“想好就会好,想坏就会坏”的吸引力法则,指导人们透过念头来追求外在的物质。
近百年,中外盛行的成功学,则是把吸引力法则应用在物质层面追求人间的财富与成功。
昆比所谓的心灵疗法很好,吸引力法则和成功学也很好。但他们所指的心灵力量,都还是头脑的产物,是感受、是念头。
念头解决不了人间的所有难题,尽管清净的念头可以带来快乐,但混乱的念头会带来痛苦。
身边很多朋友,没踏进婚姻围墙时,都憧憬着幸福美满的爱情和家庭,走进围墙后,却常常过着一地鸡毛一堆烦恼的生活。
我们天天想尽办法围着孩子转,转着转着,孩子却学习跟不上还越来越远离我们。
我们披星戴月地在世间耕耘,不断地思考如何追求成功和财富,却常常伤痕累累,经历多少失败和无奈?
医学博士杨定一在《丰盛》里给我们揭晓了以上不快乐的秘密:在这人间,爱、欢喜、宁静、丰盛原本就与你是一体的,只能当下透过信仰活出来,而不是头脑可以想出来的。
生命的丰盛,其实只是一种满足感,活出真实的丰盛,世间的一切你心里想要的自然也被你吸引过来,自然能“心想事成”,拥有幸福、完满的人生!
我们一起来,一起活出生命的丰盛!

01 简简单单守住当下的呼吸,让注意力回到根源
人生潮起潮落,我们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恐惧的侵袭。恐惧使人们常常活在一种萎缩的负面封闭状态,极易扭曲对生命的认知,难以走出困境。
所以,解开恐惧和萎缩的连结,在活出丰盛的过程中是最重要的关键。那如何解开这个结呢?
有一个小故事很好地解答了这个疑问。
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有一天,老师父带着两个小徒弟在黑夜里赶路,一阵狂风吹来,灯笼的火灭了,周围黑茫茫的,两个小徒弟不由得心生恐惧,停下了脚步。
这下可怎么办,一个小徒弟焦急地问。
看脚下,继续走。师父不急不躁地说。
当前行的路上遇到了意外,前进的路与后退的路都看不清,一切黑茫茫的,如同前世与来生,我们都一无所知,我们要怎么做?
我们所要做的当然是,看脚下,看当下。
《丰盛》指出,要解除内心的恐惧念头,就要把注意力带回一切念头和情绪的原点,当下通过把注意力带回到呼吸,轻轻松松地随着一呼一吸在心里默念“我—在”,训练了一段时间,慢慢体会到一种放松,兴趣和注意力自然集中在“我”的源头。

集中注意力还可以帮助遭遇重大失落的人们恢复创伤。
现代的变化越来越快,环境的压力像随时在加速放大个人的失落和抑郁。许多朋友遭遇感情挫折、事业失败或生病等很重的创伤后,在重大的打击下往往整个人陷入失落和抑郁走不出来。
处在人生最低潮的你,心极为疲惫,也许只能勉强集中注意力,没法回到“我”的源头,尽管此时如此,也不要紧。
你只要把注意力带回到呼吸,简简单单地守住当下的呼吸,自然会愈来愈不费力地醒觉到“我”的源头,慢慢地一切的负面情绪也就没有了。而你的身心自然地创造了新的路径,困境转成机会。
如果你能守住“醒觉”这一人生最大的目标,你会充满了从内心深处自然发出来的信仰,好像心中本来就有无穷的力量,不再期待什么。
默默地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你心里想要的世间的一切,自然也被你吸引过。
生命的丰盛,其实本来就和自己在一起,并不需要另外去追求,但人们常常把自己遗失了,现在只是要去把真正的自己和丰盛一起找回来。
体会到让注意力回到根源后,那该如何继续寻找丰盛呢?

02 轻轻松松地让自己存在,完全接纳自己
寻找丰盛的过程中,许多人对自己的要求比对别人更严厉,常常懊悔没有做得更好,这就是我们烦恼的主要来源。其实,要消除烦恼,人们首先要懂得包容自己。
有个没包容心的国王,打猎时被花豹咬断了小指,他找宰相诉苦。宰相却说,少一个手指比被花豹伤了性命好,说不定这就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气极了,说那把你关进牢房,也是最好的安排吗?宰相安然地说,如果这样,我相信也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伤好了,想找宰相一起微服私访,却想起宰相已被关在牢房,只好独自外出。
外出的国王不巧被原始部落抓去祭祀完美女神。国王被剥光衣服绑在蒸锅上,眼看就没命了。突然,他被祭司发现少了一个手指,不是完美的人不能用来祭祀,祭司只好放了他。
国王回宫后,马上放了宰相,与宰相一起互贺重获自由。国王说,果然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要不是被花豹咬了,这次就没命了。
宰相说,如果不是被您关进牢房,我定陪您出访,祭司发现您不适合祭祀,那肯定是把我给蒸了,谢谢您关我进牢房,救了我一命,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接受生活的一切遭遇,坦然面对当下人生,就是最好的安排。
《丰盛》同理指出,你完完全全地接纳自己、理解自己和原谅自己,让自己轻轻松松存在,这也是最高的丰盛。

其次,时时正向表达和感恩,是消除烦恼的另一个好途径,是心想事成背后的秘密。
华特斯的“富足的科学”认为,一个人想要心想事成,要随时在脑海守着一个目标的画面,然后全面信仰(这个画面已经完成、结果已经发生),并为此一直诚恳地正向感恩。
杨定一博士则指出,华特斯的富足很好,但还停留在物质层面,丰盛着重的不是财富的成就,而是健康和身心的平衡,追求的是人间价值。他把东西方的心想事成观念带回“全部生命”的轨道,整理出真正发自内心的正向思考、正向表达和全面感恩的练习。
这些练习,可以集中头脑的注意力而达到脑波单纯化,让念头减少,为自己创造一个感恩和显化的空间。
人们将念头和生活简化,总有一天,可以轻松地落在丰盛的层面。

03 简化和给予带来生命丰盛的满足感
在生活中,也许你会发现,其实你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东西,就如海滩上的渔夫。
海滩上,远道而来的富翁问在海边晒太阳的一个渔夫,你每天打鱼用多长时间呀?
渔夫说,我每天工作两个小时左右。
富翁又问,那你余下的那么多时间都去干什么呀?
渔夫说,余下的时间,我陪孩子们玩一玩,帮妻子邻居干点粗活,与朋友们聊聊天,然后在海滩上晒太阳养养神呀。
富翁疑惑地问,你为什么不多花一些时间去打鱼,赚多一些钱,买一艘大一点的渔船,让生活更好一些?接着,继续赚多一些钱,可以组建一个自己的渔船队,再去赚更多的钱。然后,自己开一家鱼干加工厂。这样,你会赚更多的钱,就可以离开这里,去发达城市生活了。
渔夫问,那这样要用多长时间呢?
富翁想了一想,说要20年左右。
渔夫认真地看着富翁问,然后呢?
富翁很开心地说,然后你就可以高高兴兴地退休了,就像我一样,可以和家人到海边度假,安安心心地晒太阳了。
渔夫开开心心地说,我现在就安安心心地晒太阳了,何必想太多呢?
《丰盛》指出,少,才是多,这是一个和丰盛的主题最相关的观念。生命的丰盛其实只是一种满足感。
人们常常因为停不下欲望、舍不下旧物、放不下往事,才累积那么多的负面情绪。化解过去的情绪创伤,可以从环境的简化开始,通过断舍离,把旧物清理送人,这也是和过去的伤情告别。
简化生活,清理不要的东西最好是转送给有需要的人。因为愈给,愈多,是丰盛的另一个核心观念,丰盛是一种均衡的状态,有东西流出去,才有新能量进来。不只是物质上的慷慨,在精神上也慷慨地庆祝、赞美别人。愈是给别人正向的鼓励,自己更是充满了能量。
简化和给予都是建立新的路径,路径变了,生命也就跟着改变了。简化和给予,带给自己和身边的人能量和平安,本身就是带动了丰盛的机制。
随时给,随时正向,和身边的人合一。这样,你随时活在瞬间,不会回顾过去,也不需要期待未来,也就活出了生命的丰盛,成功和幸福会滚滚而来,心想事成的秘密也知晓了。

人生充满种种曲折,那是你的五官和头脑显化出来的,对整体来说,这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唯有透过意识,体会到你与我是一体的,任何你可以体验到的世界的一切,全都是与自己是一体的,没有分别。
我们把全部的注意力带回到大我上,把人生交给心,透过信仰随时活在恩典,活出每一个瞬间,活出真实的丰盛,才可以自由地走下去,成为自己好运的真正掌控者,平安地走过这一生。
《丰盛》作者杨定一先生,用理性而简朴的语言清晰地阐述了真实的丰盛,并详细列出八个练习,指引读者进行丰盛的实践。
这是一本改变命运、实现自我的好书,值得你与它结伴同行。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小学阅读有方法》:所谓富养,就是打造一颗经得起眼前的苟... (静待春风)
- 《复利效应》:时间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付出的人 (邓布利多)
- 职场上遇到不公平待遇,你会怎么做呢? (ameiy)
- 这是一本再鲜活不过的打工人实录 (竹喧喧喧)
- 【书评】《小王子》:愿你走出半生 归来仍是少年 (初感悟)